高中历史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培养
2019-07-08胡茂强
胡茂强
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讲述,只关注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单纯地要求学生记忆、掌握历史基础内容。有些学生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只能死记硬背,但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教学内容。现代化教学背景下,为了有效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可以在探究实践中产生历史学习的兴趣。
一、激发兴趣,培养探究意识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往往是单向灌输式教学,教学内容也仅仅是教材呈现的知识点,导致学生在枯燥的学习氛围下产生抵触心理。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首先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观察,及时发现学生感兴趣的点,组织学生探究相关的内容,从而达到既定的效果。
笔者在教学《辉煌灿烂的文学》时,发现很多学生对明清小说十分感兴趣,很多学生甚至在课堂上讨论起有关内容。了解这一情况后,我并没有批评学生,而是決定以此为题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学生自由分组,每组八名学生,合作研究一本明清小说。学生通过合作,需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小说的创作背景是什么?小说主要讲述的内容是什么?你认为小说中存在哪些不合理的地方?然后,安排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学生必须充分了解小说内容才可以较好地回答教师设计的问题。由于学生对明清小说的兴趣,以及小说存在的故事性,学生的探究积极性较高。
二、探究问题的优化创新
在现在的高中历史教学中,虽然也有一些教师会安排学生进行一定的探究活动,试图通过探究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但这些教师设计的探究问题往往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问题难度过大,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不知如何下手;有些问题过于简单,导致学生很难有探究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要重视探究问题的合理设计。问题的设计必须围绕教材内容展开,既要涉及教材中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巩固有关内容,也要适当地进行拓展,增加对课外内容的探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笔者在进行《启蒙运动》的教学时,设计的题目是:你认为启蒙运动发生于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启蒙运动没有在中国出现?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首先,学生需要对启蒙运动发生的背景进行探究。其次,了解17至18世纪中国的国情。最后,结合当时的国情分析启蒙运动为何没有在中国出现,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启蒙运动是否影响了当时的中国。这道探究题目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对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有较高要求。而通过分组的形式,学生相互协作完成探究,有助于提高探究训练的完成质量。
三、开展实践活动
很多教师开展的探究活动主要为书面形式,其实,探究与实践的结合也是培养探究性学习方法的重要途径。很多家长和学生认为,历史学习在实际生活中毫无用处,只是因为是考试课程才学习。但通过将探究问题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能让学生明白历史学习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提出问题:我下周要去西安游玩,你们有什么景点推荐吗?联系秦兵马俑,我决定就此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实践活动。学生利用多种途径了解秦兵马俑的有关内容,撰写有关秦兵马俑的介绍短文。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后,后续的探究活动也会积极参与。
高中历史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培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共同努力,在教学中突破创新,实践有关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案。教师可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设计合理的问题,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