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隐显”统一的认知体系摭谈

2019-07-08李欣展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统一

李欣展

摘要:针对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缄默知识的教学误区:学生“先入为主”认知的偏见,学科知识客体化的失联,课堂教学同理心的缺失等,本文从儿童生活、实践智慧、学习时空等三个方面予以剖析并提出改进策略,在低段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构建“隐显”统一的认知体系和培养路径。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缄默知识    “隐显”统一

“缄默知识”是由英国著名科学家、哲学家波兰尼提出的,即指人类知识一般分为“外显”和“缄默”两大类。所谓外显知识,通常指那些可以用言语、文字或符号的方式加以表达的知识;而缄默知识就是一种依附于个体的,无法言传或不清楚的一类隐性知识。当缄默认知与实践目的相一致时,外显知识就容易获得;反之,则较难获得。

为此,笔者以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中学生缄默知识的应用为出发点,联系一年级学生的身心年龄特点以及该学段的课堂教学侧重点,拟从《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儿童缄默知识的认知、融合、显化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剖析。

一、缄默知识的认知:“先入为主”的偏见

学生作为世界中的人,文化中的人,时代中的人,是带着这个世界的丰富背景和经历来到课堂。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对于品德的理解,并时常践行自己的理解,这种影响还会在课堂上“余音缭绕”。

[场景1]试教《别伤着自己》,笔者围绕“不小心受伤了,我们要不要告诉大人呢?”(课件出示:被狗咬伤图)请学生讨论,小代表汇报交流,就有“小代表”表示:“不会告诉大人,担心被打骂。”“若伤口小,坚强的孩子应该忍住,不让大人担心。”笔者猝不及防……

心理研究表明,一年级的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喜欢按照原有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去思考。学生的“自理解”带有鲜明的“个体性”,容易将课堂显性知识“拒之门外”,失去了内省自身缄默知识的机会。

策略:“回望”学生生活,“扶手”学生反刍缄默知识

低年级学生的道德辨析能力有限,我们必须从学生生活中找到撬动其道德自主构建的“杠杆”,而这个杠杆就是“回望”。选择具有实效性的体验内容,通过观察生活“现场”,容易打开学生情感体验窗口,检验自己的缄默知识,从而走向自觉生长。

[案例1]教学中,播放近期热议的新闻报道——《男孩被狗咬,13天离世》。教师发问:“同学们你们惊讶什么?”“小男孩为什么会惨死呢”一连串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在谈论中明辨事理。继而教师选取绘本故事《细菌王国入侵地球-抵御狂犬病毒》植入课堂。绘本描述了细菌国王派出了凶悍强壮的狂犬病毒军队,命令小狗咬伤人类,通过唾液传播攻占伤口周围的神经节,最后进攻大脑的中枢神经细胞……

师:如果你被狗咬了,很有可能会遭到狂犬病毒军队的恐怖袭击,那你应该怎么做呀?

生1:我知道要和大人说,这是很危险的事情。

生2:狂犬病毒军队太可怕了,我必须要叫大人帮我一起对付它们。

……

低年级学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生活反思意识,而“回望”则激活了学生和同伴的生活经验。选择发生在最近的,生活中能引起关注的时事性话题为“脚本”,扶手学生的缄默知识,在反刍中实现道德的自主构建。

二、缄默知识的融合:学科客体化的失联

道德与法治课堂,究其根本是一个引导学生去探寻生活意义的课堂。若教师只是将道德与法治课程视为学科设置的知识道德,那么这种所谓的道德对于学生来说就会相对陌生、生疏,容易成为一种独立的知识。

[场景2]教师教学《校园里的号令》,围绕教学重点“为什么要听它(号令)的话”,旨在引导学生对校园号令有进一步的思考,明白、认同、理解集体生活中统一号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在上课时播放各式各样校园的号令,让学生根据号令做出相应的行动。课堂表象上是生动活泼,但对于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听号令的话”并无助益。学生只是停留在“号令叫我们去干什么”“老师要求我们听号令”这种浅显的思想层面,不过一种从众的心理罢了。

因为没有适宜联结的建构点,学生的思想就会迷失在显性知识的“丛林”里,难以在自己的精神认知中进行显性知识的构建。即便是外部力量指引学生应用记忆和逻辑力掌握了道德与法治课堂知识,那也是没有关联的两种知识体系。

策略:提升实践智慧,体悟缄默知识

道德教育最重要的不是道德推理,而是要让学生体悟、理解和感动。学生生活阅历有限,经常只能看到一些表面现象而忽视其本质,从而产生一些错误的缄默知识。只有让学生不断审视、反思,才能提高认知水平,提升分析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案例2]经过细致观察,笔者发现一年级的学生对于校园的号令经常充耳不闻,尤其是大课间出操时,前前后后慢半拍地走出教室去排队。于是,笔者拍摄剪辑了一年级小朋友和高年级哥哥姐姐出操的场景在课堂展示,首先播放高年级哥哥姐姐听到号令以后的视频片段:他们自觉快速离开教室,有序排队,迅速下楼,用时仅一分钟!此时,镜头投射到一年级出操:号令响起,有些同学拖拖拉拉不肯出教室,有些同学排队时嘻嘻哈哈……因为散漫无序,用时2分有余。同学们纷纷低下了头,羞红了脸,他们对自身的出操行为进行了反思……

笔者借助自媒体进行了教学改革,去放大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努力寻找教材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结点。这促使学生在已有的碎片化生活经验基础上自查自纠,“无声胜有声”地提高自省和辨析能力,逐步把规则内化为生活中的道德习惯。

三、缄默知识的显化:同理心的缺失

教學作为传递、掌握显性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缄默知识检讨、修正、应用的显性化过程。然而有的道德与法治教师视教材为“蓝本”,生本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我—它”的对话关系,忽视学生缄默知识的认知模式。

[场景3]教学《花儿草儿真美丽》中,教师通过情景创设“公园里有小朋友摘花草”,穷尽所能地辨析与花草相伴时行为的对错,强调“花儿草儿不能采”。进行深入明理后,教师自认为已将“爱护花和草”教条根植于心,追问: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爱护花和草?学生发表各类洋洋洒洒的爱护花草宣言,教师激动有余也是难免尴尬——孩子们的护草宣言要么机械化,要么口号连篇……

学生找不到自己的原型,感受不到作为一个主体的人在实际中经常面临的道德冲突,他们只好隐藏自己的观点,去争做所谓的“优秀学生”。学生自身的认知倾向、价值取向、主观愿望被放逐,缄默知识成了“被流放者”。

策略:融入社会时空,应用缄默知识

道德与法治课程情感目标的达成是需要累积的,社会实践活动很好地解决了学生生活中“知行分离”的问题。学生品德养成和社会性发展,正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从而直面检验、应用自己的缄默知识。

[案例3]低段学生以形象思维和直观感受为主,让学生到自然中体验探究,有助于学生思维和情感的深度发展。为此,教师设计了“我和植物有个约会”的社会探究活动(见表1)。人人力争做优秀的“观察员”。

由于年龄特征,一年级学生对花草树木多停留在表面上的感性认识。用简单的任务驱动营造积极愉悦的活动氛围,引发学生去发现各种各样容易被自己忽视或轻视的生命,提升了与花草的共在感。

结语:缄默知识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占据着得天独厚的地位,教师应在课堂实践中开拓更多的路径,有意识地利用课本资源和学生缄默知识相互作用、融合显化。努力帮助学生将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真正联结起来,最大程度地解决低段年级《道德与法治》中知识分裂或实践活动中“眼高手低”等现象。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缄默知识与教学改革.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3).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统一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统一数量再比较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UC统一通信在高速公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