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2019-07-08刘威
摘 要:在西瓜的各个生育时期,有多种病害发生,笔者对几种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症状表现等方面作了介绍,并从防治时期、药剂选择、栽培措施等方面作了阐述,供大家参考。
西瓜是大多数人喜爱的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糖分,尤其适合老人和小孩防暑降温,同时又是我县农民群众抓好经济、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为使西瓜提早上市,错峰销售,我县西瓜种植主要是采取大棚+小拱棚+地膜形式,空间小,湿度大,空气流动性差,田间小气候不易调节,从而使在西瓜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多种病害。其中危害较为严重的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枯萎病、炭疽病、病毒病、蔓枯病等。病害防治要以预防为主,实行综合防治,下面对几种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作以介绍。
一、苗期病害
1.猝倒病
(1)症状:此病是西瓜苗期的主要病害,发病初期在幼茎近地面处呈水浸状病斑,逐渐变为褐色而干枯收缩,幼苗近地面处明显缢缩而倒伏。苗床开始只见个别幼苗发病,几天后即以此为中心向四周蔓延,引起成片猝倒。土壤温度低、湿度大时有利病菌的侵入及繁殖,引起猝倒病的严重发生。
(2)防治:配制苗床土时,每m2床土加入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00g进行预防。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用58%甲霜灵锰锌或64%杀毒矾或72.2%普力克600倍液喷雾,重点喷苗基部及表土,并注意改善苗床通风透光条件。
2.立枯病
(1)症状:西瓜苗茎部发病,病斑黄色并凹陷,地上部生长缓慢,病重时瓜苗干枯,直立死亡。
(2)防治:选用无病土育苗,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或3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
3.苗期叶部病害
(1)症状:叶部出现病斑、烂叶等,主要由炭疽病、叶斑病引起,易在多雨、低温、阴天时发病。
(2)防治: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均匀喷雾。
二、中后期病害
1.枯萎病
(1)症状:枯萎病俗称萎蔫病,在西瓜产区发生普遍,其典型的症状是萎蔫,从幼苗出土到结果期都可发生,尤其在结瓜期发生较重。病势扩展迅速,有的几天或十几天可蔓延全田。初在病蔓的基部出现萎蔫,似缺水状,中午明显,早晚尚可恢复,持续3-6天后,萎蔫叶片沿一侧蔓或整株向上发展,10-15天使病株叶片萎蔫下垂。基部缢缩,常有茶褐色胶质物溢出。病根变褐腐烂,茎基部纵裂,病茎纵切面上,高湿时病蔓上有粉红色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连作重茬、耕作粗放、排水不良或氮肥施用过量的地块发病较重。
(2)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播种前将种子入冷水浸1小时,搓洗后浸入50%多菌灵500倍液1-2小时,捞出后清洗干净播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g加细干土150kg拌匀,可在育苗时上盖下垫苗床10m2。发病初期用50%扑海因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或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灌根,每株250g。
2.疫病
(1)癥状:此病在西瓜植株的各个生长期和各个部位都能发生,下雨次数多、空气湿度大、大雾天气时该病更容易发生。苗期发病,子叶上出现圆形水浸状暗绿色病斑,然后中部变成红褐色,近地面缢缩倒伏。叶片上初生暗绿色水浸状圆形病斑,湿度大时,软腐似水煮,干时易破碎。茎基部发病生暗绿色水浸状凹陷病斑,茎部腐败,病部以上全部枯死。果实发病多从花蒂开始,初期发病部位呈暗绿色水渍状凹陷,潮湿时病部长满白霉,病果皱缩。
(2)防治:5月份天气出现大雾或降雨前后及时预防,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均匀喷雾。对已发生疫病的瓜田,可采用58%甲霜灵锰锌或64%杀毒矾500倍药液喷雾,对发生较重的田块每间隔7-10天喷洒1次,连续2-3次。
3.炭疽病
(1)症状:此病在西瓜植株的叶、蔓、果实等部位均可发生,以叶片和瓜蔓为主。一般在5-7月份、气温在25-30℃时,如田间排水不良、通风透光不好时,最易发生此病。一般老叶先发病,叶片边沿或中间出现水渍状病斑,后变为淡黄色并迅速扩大,病斑中间逐渐变黑,病重时病斑相连、枯死。幼果发病出现水渍状,扩大后变褐色,显著凹陷,面上生小黑点。潮湿时蔓上溢出粉红色粘质物,幼果感病后多成畸形。
(2)防治:西瓜炭疽病发生前3-5天或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间隔7-10天喷施1次,连喷2-3次,并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减少菌源。
4.西瓜病毒病
(1)症状:多在开花结瓜后发生,发病初期,顶部嫩叶呈现深、浅绿色相间的斑驳、花叶,后表现疱斑或皱缩畸形,有的叶片变小,严重的呈鸡爪状。高温、干旱、强光是发病的主要条件,植株缺肥、长势弱,容易感病,此病主要由蚜虫传播。
(2)防治: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防治蚜虫,杀灭传毒媒介。发病初期用20%盐酸吗啉呱可湿性粉剂500倍或1.5%植病灵1000倍液防治。
5.西瓜蔓枯病
(1)症状:蔓枯病也叫黑腐病、斑点病,主要为害茎蔓,也危害叶柄和叶片。发病时,在茎蔓近节处出现灰白或淡红褐色病斑,呈椭圆形病斑,严重时病部可环绕茎蔓,叶片上形成暗褐色的圆形不规则形病斑,雨水多时,病斑遍及全叶,叶片变黑而枯死。
(2)防治:合理密植、及时整蔓、雨后及时排水。发病初期在摘除病叶基础上,及时喷洒75%百菌清600-800倍液。
6.霜霉病
(1)症状:为害叶片,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最初叶片上呈水浸状淡绿色小斑点,逐渐变黄,潮湿时,叶背有灰黑色霉层。湿度大时发病快,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种植过密、生长势弱地块均易发病。
(2)防治:可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
作者简介:刘威(1978-6-)男,汉族,河南省柘城县人,大学本科学历,农艺师,常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