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宝丰县乡村产业发展的问题与思考

2019-07-08张少豪

农家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产业化农民建议

摘 要:“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本文介绍了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乡村产业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农民;产业化;问题;建议

党的十九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产业融合方式,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为乡村振兴助力添彩。

一、基本情况

宝丰县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属平顶山市辖县,有9镇3乡323个行政村,总面积722平方公里,农业家庭11.93万户,农民43.8万人,劳动力27.4万人。2018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45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6.5亿元,林业产值2.3亿元,牧业产值24.6亿元,渔业产值0.05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3%、9%、4.3%、10%、1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77元,同比增长9%;先后荣获全国第一批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河南省旅游标准化试点县和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二、主要问题

1.缺乏创新意识,农民收入不高。优秀人才外出务工多、返乡创业少,致富带动效益不强。农民种地成本高、收益低,农产品滞销现象时有发生,农民增收渠道狭窄,增收难度加大。一些农民思想保守,因循守旧,缺乏对新事物、新技术的认识,没有引进新产品的意识,不能运用先进生产技术实现增产增收。

2.农业生产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农业生产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生产规模小,市场风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少,服务范围不大。龙头企业发展滞后,大路农产品多、高端农产品少,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农业产业化链延伸不够,农产品附加值低。

3.农民文化程度偏低,科技生产水平不高。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较少,大部分农民受教育程度在高中文化水平以下,科技生产能力低,在家种地只能粗放经营,外出打工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

4.信息网络利用少,农产品流通不畅。农村没有专门的农业信息机构和工作人员,市场需求与生产之间的信息严重不对称,县乡两级市场信息服务平台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农产品流通成本高、产销衔接不畅。

三、对策建议

1.依法依规流转土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本着自愿、平等、协商的原则,依法依规推进土地流转,通过有偿转包、入股、反租倒包等形式,促进土地向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集中,杜绝以任何理由侵犯和变动农户的土地使用权、经营权。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鼓励和提倡农民利用土地使用权、产品、技术和资金等要素入股,采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等多种组织形式与龙头企业或种植大户形成利益共同体,使农民分享土地流转带来的收益。

2.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果蔬,促进农业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遵循市场规律,依靠科技进步,因地制宜推进农业产业化。推广康龙公司“百亩田千头猪”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实施统一秸秆还田、统一机械深耕、统一供种、统一机播、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收“七统一”技术,推進农产品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最大限度地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3.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推广“互联网+”模式,利用赵庄镇“大黄第一街”电商平台、李庄乡电子商务创业园和石桥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利用远程教育、手机微信等网络媒体,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让现代农业知识入心入脑,使农民在短期掌握必要的农业生产技能。促进农产品流通。整合县、乡、村三级物流,建立商品综合网络服务平台,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大力培育农产品流通组织,简化证照办理手续,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农民、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协会及农民经纪人队伍进入流通领域。大力发展农村运输、储藏、保鲜业等产地市场建设,杜绝乱设卡、乱收费现象,确保“绿色通道”畅通无阻。

4.支持乡村创新创业,加快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外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等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新创业,支持建立多种形式的创业支撑服务平台,完善乡村创新创业支持服务体系,支持发展小微企业。利用“旅游+”模式,将汝瓷、魔术、观音、曲艺等文化资源,与农村自然风光相融合,发展乡村旅游业。利用“生态+”模式,抓好康龙、荣欣、天原、弘叶等休闲农业项目建设,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利用“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模式,推动万青粮食加工、翟集米醋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建立健全产业链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产加销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全面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10.

[2]现代农业基础知识.邓蓉等著,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01.

[3]增加农民收入—案例与分析.农业部信息中心,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02.

作者简介:张少豪,男,专科,农经师,从事农业经济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产业化农民建议
耕牛和农民
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经受市场考验,汉服步入产业化进程
农民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三代人的建议
论国产青春片的青春消费与怀旧叙事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
做农民的贴心人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