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应立足“小微”

2019-07-08王秋芳王鹏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小微小学生

王秋芳 王鹏

摘    要 国家安全是国之大事,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和生存发展。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安全局势更加错综复杂,对全体国民尤其是小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面对小学生的实际特点,国家安全教育应该大育化小,立足“小微”,以小求精、以小求适、以小求新,通过微目标、微课程、微实践、微文化、微组织、微评价等,见微知著,提升小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实效。

关键词 小学生 国家安全教育 大育化小 见微知著

国家安全教育,是根据维护国家安全的目的和要求,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全体公民进行的关于国家安全意识、国家安全知识、国家安全能力等方面的教育与影响的系列活动。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屆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将每年4月15日确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在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2018年4月9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对做好国家安全教育提出具体要求。小学生作为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对其进行国家安全教育尤为重要,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公民意识、责任意识、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针对小学生的实际特点,国家安全教育应大育化小,见微知著,提升教育实效。

一、大育化小,回归教育原点

提到国家安全教育,给人的感觉是“高大上”,虽然之前我们一直将国家安全教育作为小学德育的组成部分,但是因为它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距离导致了传统的国家安全教育只是书本上某个章节的“照本宣科”和规范说教,使得本就生疏的概念更加让人迷惘。国家安全教育立足“小微”就是要实现教育思维的转变,变“宏大叙事”为“小微工程”,大育化小,化繁为简,入脑入心。第一,微近生活,回归真实。国家安全教育的小微工程,将更加贴近和对接日常的学习生活,联系身边的时事,将宏大高深的国家安全知识分解为若干小微知识点,充分利用学生的“微时间”和“微空间”,无痕融入真实的现实生活。第二,微易入脑,简单明了。传统国家安全教育的知识说教或原文背诵,因为形式枯燥,内容乏味,根本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与同感。国家安全教育的小微工程,大事化小,以小见大,浅显易懂,通过“微课程”和“微实践”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并以简单易行的方式,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掌握。第三,微便操作,活学活用。因为国家安全教育的宏大性,如何开展有效的教育一直是研究与实践的焦点,也成为制约教育效果的关键。国家安全教育的小微工程以“微活动”和“微组织”等方式,让空洞的知识“活起来、用起来、动起来”,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和接受程度,更加便于教育者的组织与管理。

二、见微知著,提升教育实效

《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著,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汉朝班固在《白虎通·情性》中说:“智者,知也。独见前闻,不惑於事,见微知著者也。”国家安全教育的小微工程就是要转变传统思维观念,通过小微形式,从小处着眼,达到“精、适、新”的教育目的。第一,以小求精,做足做深。国家安全教育的小微工程就是要让整个教育过程精准化、精细化和精深化。即将整个庞大而复杂的国家安全教育体系和内容分解为若干“小而精”的环节和措施,紧扣“微+”国家安全教育的目标,精细准备,精益求精,在操作层面上做足做透,做精做深。第二,以小求适,精准施教。国家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教育部文件中也提出要“把国家安全教育覆盖国民教育各学段,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层面,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面对不同学校和不同年段的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不存在某种普适性的教育形式,小微工程就是要为不同的教育对象提供精准施教。第三,以小求新,持续发展。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安全教育将日益成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和关键领域,国家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也将不断推陈出新,持续改进。以小求新就是要在点点滴滴上创新,在小事上做大文章,通过点滴的积累、持续的创新,增强国家安全教育的生命力和持久力。

三、无微不至,植入教育基因

国家安全教育的小微工程就是要实现与学生学习生活的“无微不至”,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情境中植入国家安全教育基因。第一,微在目标,具体可行。虽然对于国家安全教育的目标已经做出规定,但不同学段的具体目标各不相同。在教育部《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小学生应了解国家安全基本常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将上述目标更加小微化、具体化,以便在实际教育和活动过程中达到预期,如在基本常识方面,应确立让小学生了解什么是国家安全、什么是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等目标。第二,微在课程,有机融合。课程仍然是小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主渠道,其中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应注重小微。可以在已经确立的若干小微目标下,结合时政热点和学生现实生活,既可以在专门的德育类课程中,也可在其他学科课程中设置微话题,运用微案例,展开微讨论,形成微体验。通过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将理论宣传、案例分析、讨论质疑等多种形式有机融合。第三,微在实践,主题生动。通过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进行行为养成。国家安全教育的实践活动既需要宏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并能被小学生广泛接受的微活动,可以是正式的活动,也可以是各种非正式活动。微实践既表现在人数的少而精、主题的小而明,也表现在组织的小而细、体验的新而深。

四、小微大作,扩大育人效应

小微的形式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小微大作就是要充分挖掘各类小微的内在价值,通过多种形式最大可能地放大教育效应。第一,微在文化,平台覆盖。当下,各式各样的“微”现象正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异彩纷呈、目不暇接的“微”天地,不妨称其为“微文化”。当然,我们不是要否定实体的或者已有的校园文化,但是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实体文化的育人功能有限。尤其是对于国家安全教育如此宏大的教育,应充分利用各种微平台,运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手段,发挥微课及在线开放课程优势,结合政治、德育、历史、语文等相关学科内容强化国家安全教育,推送和普及国家安全知识。第二,微在组织,协同共育。充分依托少先队、学生社团等组织,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表演、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的国家安全教育主题活动。重视国家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完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同时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环节和要素吸纳进来,充分发挥国家安全机关各部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安全教育展馆等教育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配合的国家安全教育格局。第三,微在评价,持续改进。国家安全教育的评价,既是对学校国家安全教育工作的考核与评估,也是对此项工作的调控与改进。微评价就是要改变传统整体评价的模糊性与形式化,针对具体的细节,确立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既要注重效果的评价,也要注重实施过程和条件资源的评价,既包括对学校、学生的评价,也包括对教师、管理者的评价,健全档案,充分发挥评价结果的甄别与导向功能。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小微小学生
小微课大应用
小微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小微企业借款人
我是小学生
小微逃婚
邮储银行:小微金融的冬日暖阳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