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初衔接毕业课程的探究调查报告

2019-07-08林芸妃陆凤兰蒙菲

教育界·上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调查问卷

林芸妃 陆凤兰 蒙菲

【摘要】现阶段,进行小初衔接毕业课程的研究具有一定的迫切性。文章通过开展相关项目的调查研究,寻找有效的研究方法及策略,帮助小学毕业学生尽快适应初中学习生活,在更高一级的学业上能更平稳地度过崭新的适应期,从而在各方面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关键词】小初衔接;调查问卷;结果及策略

长期以来,小学和初中的教学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没有交流和沟通。不仅教材、学习环境差异大,教学目标、学习方法等更是存在很大的脱节现象。不少小学六年级毕业生进入初中一年级后,难以适应初中的学习,学习兴趣出现减退,学习质量下降。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与学习难度的加大,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愿望进一步减退,甚至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从而出现大批学生的“分化”与“滑坡”。因此,在小学六年级阶段进行小初衔接毕业课程的研究具有迫切性。

小初衔接是指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之间的过渡和对接。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了解小升初的毕业班学生的需求状况,明确课题后续的研究方向和目标,本课题组设计了《小升初衔接需求调查问卷》。此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围绕调查者对小初衔接工作的认识、小升初的学习内容与学习困惑、对初中学习的展望等方面展开。调查对象为六年级学生、六年级学生家长、六年级教师及初中教师。在调查过程中,采取不记名的方式由学生单独完成调查报告。问卷的调查没有时间限制,学生在填写的时候,如果对问卷报告有疑问,可以询问教师,旨在采集到最真实可靠的信息。本次收集到的有效问卷共574份,其中:六年级学生有效问卷224份,所占比例为39.02%;六年级家长有效问卷276份,所占比例为48.08%;六年级教师有效问卷23份,所占比例为4.01%;初中教师有效问卷51份,所占比例为8.9%。

一、学生、家长及教师都认识到小升初衔接工作的重要性

瑞士心理学教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儿童认知是持续发展的,上一个阶段的建构为下一个结构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于全部儿童都是相同的。”[1]根据阶段论,儿童的身心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低年级的学生主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到了五六年级,他们开始从具体运算阶段过渡到形式运算阶段,逻辑推理思维开始发展。因此,学生在该阶段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更好地衔接这一过渡,为进入初中做好准备。对于小升初衔接工作存在的認识主要体现为第2、3、6题。由调查问卷的数据可以看出,被调查者都认为小初衔接工作非常重要。在第6题追问中小学之间是否很有必要进行衔接教育研讨中,超过半数的人认为“非常有必要”。可以看出,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教师,都认为做好小初衔接工作很有必要,这也为我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现实基础。

二、对小初衔接工作的准备都指向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调查问卷的第4题“为了迎接小升初,学生应该做哪些准备”中,80%以上的被调查者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选项A“全身心投入学习”和选项D“做好行为习惯和心理准备”,一小部分人选择了选项B“发展特长,拿到特长证书”,选择C选项“顺其自然,不用准备”只占极少的比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D选项在六年级教师和初中教师中占比分别为91.3%和90.2%。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和家长都十分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我们都知道,初中的学习量相比小学有了显著的增加,难度也逐渐增加,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学生,才能更容易平稳地过渡,继续保持自己原有的良性水平。

三、小初衔接准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心理素质欠佳,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缺乏旁人的正确引导。

对学生在小初衔接学习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主要体现为第7题。从调查问卷的数据可以看出,被调查者普遍选择A和B选项,学生选择此两项的人数分别占67.41%和61.61%,家长、六年级教师和初中教师选择此两项的人也占很大的比例。可见,在小初衔接的学习中,“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背的东西易遗忘”是大家普遍存在的烦恼。选项E“课后没人进行巩固和辅导”所占比重也很大,可见,学生对家长、教师还有很大的依赖性,期待旁人对自己的帮助。而C选项的选择在数据上有所差异,学生中有45.98%的人认为“学的东西枯燥乏味”,而其他的被调查者选择此项的人数都偏低。学生在小升初的学习中,学习内容都是已经学过的,只是进行归纳、总结、巩固,因此很容易提不起学习兴趣,这便牵涉到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的养成问题,而学习习惯与方式的培养需要教师及家长的正确引导。

四、对小初衔接学习内容的选择

对于小升初课外功课的选择,体现在问卷的第5题,所选集中在“认真复习课本”以及“查询以往小升初考试题目,反复做”这两个选项上,可见,对于小初衔接学习内容的选择以复习(或预习)课本知识点为主,辅以题海战术,提升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更好的学习状态应对升学。问卷第8题、第9题更深入地探究了学生更愿意选择何种学习内容和形式。从结果看,对于课程学习内容的选择,每个选项被选择的比例都很大且很相近,无论是“对初中各科知识进行预习和辅导”学习内容的准备还是“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对知识面的拓宽及综合能力的提升”各方面的能力提升,都有很大的需求。问卷第9题接着询问选择何种形式来准备“如何安排暑假”,所选集中在A、B、C三项,占比最大的是选项B“参加学科辅导班”,选项C“外出旅游”仅跟其后,选项A“参加暑假特长班”也占了相当的比重。可见,随着时代的变迁,相比于从前的埋头苦读,现在大家更注重劳逸结合,既要通过课外辅导的方式学习教材文本的学科知识,更要走出去,开阔眼界,在生活中学习。

无论是小升初课外功课的选择,还是小初衔接班的意愿课程,调查对象的回答都指向教材本身,对课本知识点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不善于独立思考和分析。从心理准备来看,小学六年级学生虽有自主的萌芽,但对家长和教师还有很强的依赖性。六年级学生处于由童年到少年的个性生理发展时期,不仅会呈现过渡阶段的特征,而且必然会出现带有普遍性的转型期综合症。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自主意识与自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意识、有步骤地教给学生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比如如何做好预习,如何做好知识的整理与归纳,如何运用科学记忆提高学习效率等等。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自学,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尽力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为进入中学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对初中的学习生活有着美好的愿景和巨大的压力

一方面,大部分学生比较认可自身的学习能力,教师和家长对学生也很有信心。在调查问卷的第10题“相比起小学,初中开设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你认为学生能学好这些科目吗?”中,被调查者有一半左右选择了“可以”,有一小部分选择了“肯定可以”,极少选择了“有点担心”。可见,大家对于初中的学习还是存在美好愿景的。另一方面,在问卷第11、12题中,被调查者对初中的学习有着较清晰的认识,不仅学习量增多,而且课程难度加大,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学习中去。如此大的变化考验的是学生的适应能力。初中教师与小学教师的之间的课堂教学方式会有很大的变化,学生多少存在不适应,原因和学生积极性、自悟性不高有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基本能适应这样的课堂学习环境。

最后一题是问答题“你对小初衔接工作有哪些建议或意见?”旨在探究被调查者对小初衔接工作的需求和期待。根据问卷整理,大家的诉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是关键,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所以,小学阶段若不能有效地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到了初中势必会降低学习效率。第二,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强,学习积极性很低。因此,要想让学生更快地适应初中的学习,教师必须从教学方法上入手,循序渐进,提前给予六年级学生必要的小升初衔接指导,有意识地改进课堂教学,多进行“走进中学”等活动,让学生对初中课堂有整体的感知。第三,预习初中教材,做到心中有数。学生应树立忧患意识,主动关注下一学段的学习,如此才能承前启后,赢在起点。第四,教师和家长要给予孩子更大的空间,把学习拓展到课外,生活处处皆学问,以减负减压。

根据以上分析,通过小初衔接毕业课程的调查问卷,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思考及策略。

首先,开设爱心工作坊,为学生缓解小升初阶段的心理压力和困惑。

其次,继续加强家校合作,设立六年级家校群。通过QQ群、微信群,毕业班的家长可以互相交流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分享优秀的经验或提出困惑。也可邀请有经验的六年级教师和初中教师为大家答疑解惑。

再次,增加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让六年级和初一的优秀学生代表,通过讨论、座談等形式,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

最后,初中教师和学生“走进来”,毕业班的教师和学生“走出去”。为了让六年级的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初中的学习氛围,必须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可通过结对子的形式让初中的孩子和六年级的孩子结成 “一对一”的形式,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另一方面,邀请初中教师走进小学,以讲座的形式介绍初中学习的整体情况,给六年级的学生答疑解惑。

通过开展“小初衔接毕业课程的探究”调查研究,获得一系列相关数据,有利于进一步思考研究方向,寻找有效的研究方法及策略,帮助小学毕业学生尽快适应初中学习生活,在更高一级的学业上能更平稳地度过崭新的适应期,从而各方面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203.

猜你喜欢

调查问卷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基于HTML5的移动调查问卷设计及图形化分析
基于问卷调查的民族高校大学生民间信仰问题调查分析
SPSS软件在课题研究中的应用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人格特质分析
微信订阅服务中信息过载的调查与防控机制研究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试论解放学生还学生自由
普通二本院校大学生学习动力调查分析
浅谈反习惯性违章在防人因失误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