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十年高考真题 析万有引力应用
2019-07-08陕西
陕西
随着我国发射的“嫦娥四号”登月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软着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问题必将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虽然此类题目难度不大,但是学生在处理此类问题时不能快速、准确地建立物理模型,胡乱代入“黄金代换”公式、盲目利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解题效率不高等现象普遍存在。本文对十年高考真题中万有引力应用题目进行了模型归类和例析,以供参考。
一、“定点”类模型
定点类模型是指在宇宙空间某一位置对物体的运动进行研究,常利用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处理此类问题。
1.地球表面附近“定点”
【例1】(2014年全国卷Ⅱ)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0,在赤道的大小为g;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引力常数为G,则地球的密度为
( )
【点评】如果题目指明具体位置的重力加速度,如两极、赤道、某纬度等,则不能忽略地球的自转。此时只有在两极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即“黄金代换”公式成立;其余位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和自转向心力的矢量和,“黄金代换”公式不成立。
( )
【点评】本题中小球抛出的位置“在某行星和地球上相对于各自水平地面附近”,还有一些题目给出的位置“在地球表面”,这些位置含糊不具体,虽然题目没有说明,但一定是忽略了地球的自转,万有引力等于重力,“黄金代换”公式成立。
2.地球内部“定点”
【例3】(2012年全国卷Ⅰ)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一矿井深度为d。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矿井底部和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 )
3.地球上空“定点”
【例4】(2015年重庆卷)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1号”飞船内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演示了一些完全失重状态下的物理现象。若飞船质量为m,距地面高度为h,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飞船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 )
二、“环绕”类模型
环绕类模型是指卫星离开地面,只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常利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处理此类问题。
1.地球表面(近地)环绕
【例5】(2018年全国卷Ⅱ)2018年2月,我国500 m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发现毫秒脉冲星“J0318+0253”,其自转周期T=5.19 ms。假设星体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6.67×10-11N·m2/kg2。以周期T稳定自转的星体的密度最小值约为
( )
A.5×109kg/m3B.5×1012kg/m3
C.5×1015kg/m3D.5×1018kg/m3
2.地球上空(远地)环绕
【例6】(2013年海南卷)“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中轨道卫星和倾斜同步卫星组成。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中轨道卫星都在圆轨道上运行,它们距地面的高度分别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和3.4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静止轨道卫星的周期约为中轨道卫星的2倍
B.静止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小约为中轨道卫星的2倍
C.静止轨道卫星的角速度大小约为中轨道卫星的1/7
D.静止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约为中轨道卫星的1/7
【点评】卫星绕同一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有“高轨低速(v、ω、a)大周期(T)”的特点。
3.“双星”环绕
【例7】(2018年全国卷Ⅰ)2017年,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根据科学家们复原的过程,在两颗中子星合并前约100 s时,它们相距约400 km,绕二者连线上的某点每秒转动12圈,将两颗中子星都看作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由这些数据、万有引力常量并利用牛顿力学知识,可以估算出这一时刻两颗中子星
( )
A.质量之积 B.质量之和
C.速率之和 D.各自的自转角速度
【点评】双星各自所需的向心力由彼此间的万有引力相互提供。
三、“定点”与“环绕”模型综合类
【例8】(2015年天津卷)P1、P2为相距遥远的两颗行星,距各自表面相同高度处各有一颗卫星s1、s2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纵坐标表示行星对周围空间各处物体的引力产生的加速度a,横坐标表示物体到行星中心的距离r的平方,两条曲线分别表示P1、P2周围的a与r2的反比关系,它们左端点横坐标相同。则
( )
A.P1的平均密度比P2的大
B.P1的“第一宇宙速度”比P2的小
C.s1的向心加速度比s2的大
D.s1的公转周期比s2的大
【点评】本题是表面(近地)“环绕”与地球上空(远地)环绕的综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