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腔镜下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型不孕症患者的疗效及对激素表达水平的影响

2019-07-08彭小凤茹丽贞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12期
关键词:刮宫亚组不孕症

彭小凤,茹丽贞

(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妇幼保健院,广东 阳江529500)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是常见的妇科疾病,是由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所致,是引起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1]。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近年来EP所致不孕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约占不孕症患者的15%,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2]。随着宫腔镜逐渐应用于临床,其在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优势逐渐显现,其可直视患者的宫腔,准确定位,能有效降低临床的误诊率及漏诊率。研究表明,宫腔镜下的刮宫术及电切术对于EP所致不孕症患者均具有较好的效果[3]。笔者比较宫腔镜下刮宫术及电切除术在EP所致不孕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了较长时间的随访,现报道如下。

1 临床材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于阳江市阳东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EP型不孕症患者34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刮宫亚组和电切亚组,每组172例,并选取由其他因素所致不孕症的患者172例作为对照组。刮宫亚组和电切亚组患者均已婚且经病理证实诊断为EP所致不孕症[4],对照组均为非EP原因所致不孕症患者,病理检查证实子宫内膜无异常,排除配偶原因导致不孕者。所有患者均至少3个月未服用激素类药物,术前常规检查均正常,且无其他重大疾病。刮宫亚组年龄24~41岁,平均(29.2±5.8)岁;不孕年限1~14年,平均(3.5±1.4)年。电切亚组年龄23~39岁,平均(31.5±4.8)岁;不孕年限1~13年,平均(4.2±1.6)年。对照组年龄25~38岁,平均(30.7±4.5)岁;不孕年限2~14年,平均(3.9±1.7)年。3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术前1周禁止性生活,手术时间为月经结束后3~7 d。患者在术前12 h给予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68)200μg软化宫颈,采用膀胱截石位进行手术,使用吲哚美辛栓30 mg纳肛,5%葡萄糖液膨宫,以260 m L/min的流速使宫内压力保持为100~150 mm Hg(1 kPa=7.5 mm Hg),常规消毒铺巾后,扩张宫颈至6.5号,打开水闸,排气后,缓慢置入宫腔镜(美国Stryker),观察宫腔形态、内膜情况,确定息肉的大小及数目。刮宫亚组采用刮勺刮除息肉,电切亚组采用环形电极对息肉的基底部进行电切,必要时可切除息肉旁的子宫内膜。息肉切除后均使用负压吸引宫腔一圈,并在宫腔镜下进行检查确定刮除彻底。术后给予10 mg醋酸甲羟地屈孕酮片(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715),每日2次,月经第15日开始口服,连用10 d停药,等待月经,共治疗3个月。对照组用刮勺刮取少量的子宫内膜作为标本。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脏器损伤、子宫穿孔、经尿道电切前列腺综合征(TURP)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②观察3组患者腺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上的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水平:刮宫亚组和电切亚组的部分息肉和对照组的子宫内膜,经石蜡切片后,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读片以棕黄色颗粒出现为阳性[5-6];观察不到阳性细胞为0分,阳性细胞为1%~25%或染色极淡为1分,阳性细胞为26%~50%或染色呈浅棕色为2分,阳性细胞为51%~75%或染色较深棕为3分,阳性细胞>75%或染色为深棕为4分[7]。③术后3、6、9个月的月经量水平、妊娠情况和息肉复发情况。

3.2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8.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例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刮宫亚组和电切亚组手术情况比较 刮宫亚组和电切亚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刮宫亚组和电切亚组子宫内膜息肉型不孕症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2)ER和PR表达情况比较 刮宫亚组和电切亚组ER和PR在腺上皮细胞核中的表达均呈强阳性,间质细胞核中呈散在阳性;对照组ER和PR在腺上皮细胞中呈强阳性表达,间质细胞中部分细胞核阳性,表达较均一。见表2。

表2 3组不孕症患者的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水平比较[(%)]

(3)刮宫亚组和电切亚组月经量改变情况比较 术前,刮宫亚组和电切亚组月经量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刮宫亚组术后3、6个月月经量与术前比较明显减少(P<0.05);术后9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切亚组在术后3、6、9个月的月经量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术后各时间段的月经量均少于刮宫亚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子宫内膜息肉型不孕症患者治疗前后月经量改变情况比较(m L,±s)

表3 两组子宫内膜息肉型不孕症患者治疗前后月经量改变情况比较(m L,±s)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P<0.05;与刮宫亚组同期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3个月 术后6个月 术后9个月电切亚组 172 354.4±43.9 135.2±15.1△▲ 142.9±18.4△▲ 174.1±20.6△▲刮宫亚组 172 337.2±38.6 246.8±26.4△ 279.8±23.7△ 321.5±36.2

(4)刮宫亚组和电切亚组妊娠情况及复发情况比较 刮宫亚组和电切亚组患者在随访的9个月中均未避孕,电切亚组妊娠率显著高于刮宫亚组(P<0.05),宫内膜息肉复发率明显低于刮宫亚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子宫内膜息肉型不孕症患者的妊娠情况及复发情况比较(例)

4 讨论

EP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目前病因未明,育龄期到绝经后的女性都是EP高发人群,较小的EP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因此其发病率较难估计[8]。EP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子宫不规则出血、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下腹坠痛、白带异常、性生活后出血等,严重者可致不孕,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影响[9]。临床上的治疗原则主要为清除息肉,消除炎症,防止复发[10]。随着医学的进步,宫腔镜逐渐被应用于EP的治疗,其可直视患者的宫腔,定位准确,可在对子宫内膜不造成损伤的情况下较好地清除EP[11]。宫腔镜下刮宫术和电切除术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EP所致不孕症的手段。研究表明,宫腔镜下刮宫术和电切除术在短期内减少患者的月经量的效果显著[12]。但目前对两组手术方法的长期治疗效果的研究尚少,因此笔者研究比较了行刮宫术和电切除术的两组患者,发现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脏器损伤、子宫穿孔、TURP等手术并发症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此外,两组患者的ER和P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对刮宫亚组和电切亚组术后进行了随访,发现刮宫亚组术后3、6个月月经量与术前比较明显减少(P<0.05),但术后9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电切亚组在术后3、6、9个月的月经量均明显少于术前(P<0.05),且术后各时间段的月经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此同时,术后9个月,电切亚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刮宫亚组(P<0.05)。此外,电切亚组妊娠成功率显著高于刮宫亚组(P<0.05),以上均表明宫腔镜下电切除术在治疗EP所致不孕症患者上的优势。

综上所述,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EP所致不孕症的效果较好,可明显减少月经量,且术后复发率较低,妊娠成功率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刮宫亚组不孕症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不同煎煮方法及时间对炮附子配伍大黄治疗阳虚型便秘的效果及对心脏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微小RNA-145、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 mRNA水平变化及诊断价值研究
血浆Lp-PLA 2水平评估冠心病患者病情及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
低频脉冲电刺激用于诊断性刮宫术镇痛的效果观察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正文见第45 页)
药物流产联合刮宫与药物流产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假排卵与不孕症
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刮宫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护理干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