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临床预后的影响效果观察
2019-07-06管秋蓉
管秋蓉
【摘要】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对宫颈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18例宫颈癌患者,根据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n=59)、对照组(n=59)。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术后3 d白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研究发现,宫颈癌腹腔镜手术预后单因素中,盆腔淋巴结有转移、脉管瘤栓、临床分期>Ⅰb2期、基层浸润深度为深肌层浸润,对于宫颈癌复发率、5年内生存率,会构成直接的影响。观察组临床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单因素分析可明确患者盆腔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临床分期,以及脉管瘤栓和肌层浸润深度等情况,建议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以此改善宫颈癌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白细胞指标,提高淋巴结清扫数,值得在宫颈癌治疗中予以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宫颈癌; 预后; 治疗效果; 影响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5.01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5-00-03
宫颈癌,为妇科恶性肿瘤,当前这一病症呈年轻趋势发展,发病率、病死率均非常高。宫颈癌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性行为、分娩次数、沙眼衣原体等,存在紧密的联系[1]。主要症状:阴道出血、阴道排液、便秘、尿急、尿痛等。宫颈癌可直接威胁到女性的身体健康,需在早期通过适宜的方法治疗,以便切实改善患者的预后,防止出现病情恶化的情况。而为改善宫颈癌患者的预后,本次研究将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重点观察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开腹手术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所收治118例宫颈癌患者,入选标准:通过病理诊断确诊为宫颈癌者、病理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妊娠期者、哺乳期者、其他重要脏器损伤者、对本次手术禁忌者。按照患者的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年龄36~60岁,平均(48.6±5.1)岁。
对照组年龄34~57岁,平均(45.5±4.8)岁。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宫颈癌病例的一般进行处理、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研究前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通过开腹手术治疗,分层将组织、肌肉切开,然后实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手术后合理放置T形引流管。
1.2.2 观察组 通过腹腔镜手术治疗,在脐部上缘位置作为手术切口,穿刺气腹针后,构建气腹并放置腹腔镜。全面探查盆腹腔,对双附件、骨盆漏斗韧带,以及圆韧带等进行处理。将髂外淋巴结、髂内淋巴结、閉孔位置淋巴结、股骨沟深淋巴结切除,对输尿管实行游离处理,有效分离直肠侧窝。这时,应将骶韧带凝断,打开子宫膀胱反折腹膜,借助电凝的作用离断子宫动脉,并采用超声刀将膀胱宫颈韧带离断。推移输尿管后,使用双极电凝子宫深静脉。对主韧带和阴道旁的组织实行凝断处理,将阴道切断,通过阴道将子宫、双附件及淋巴结等取出。最后,对阴道断端加以缝合处理,合理留置腹腔引流管。
两组手术后预防使用抗生素3 d,根据宫颈癌患者的引流状况,选择拔除腹腔引流管的时间,一般多在手术后3 d将腹腔引流管拔除。然后,需鼓励宫颈癌患者及早下床活动,其中手术后7 d可加强膀胱锻炼,第14天可将导尿管拔除。然后,对患者腹腔镜手术单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盆腔淋巴结有转移、脉管瘤栓、临床分期>Ⅰb2期、肌层浸润深度为深肌层浸润等。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淋巴结清扫数、术后3 d白细胞计数、术后3 d血红蛋白)、腹腔镜手术单因素(盆腔淋巴结有转移、脉管瘤栓、临床分期>Ⅰb2期、肌层浸润深度为深肌层浸润)、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118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均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术后3 d白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腹腔镜手术预后单因素影响分析
宫颈癌腹腔镜手术预后单因素主要包括:盆腔淋巴结有转移、脉管瘤栓,以及临床分期>Ⅰb2期、肌层浸润深度为深肌层浸润,见表2。
2.3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拔除尿管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
观察组中,下肢淋巴水肿者、排便障碍者、术后输尿管远端狭窄者各3、2、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86%(7/59)。对照组中,下肢淋巴水肿者、排便障碍者、术后输尿管远端狭窄者各8、4、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42%(1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575 8,P<0.05)。
3 讨论
宫颈癌,属于临床方面发病率比较高的病症,为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多通过手术、放疗、化疗等方法治疗[2]。当前,腹腔镜手术不断完善,在宫颈癌治疗中应用,临床疗效确切。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病症易于复发,并且5年内的生存质量会受到威胁。为此,临床方面需明确宫颈癌术后预后危险因素,以便排除危险因素,有效改善宫颈癌患者的预后[3-4]。近年来,采用腹腔镜手术对宫颈癌患者实行治疗效果较好,并且可改善患者预后。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淋巴结清扫数、术后血红蛋白及白细胞计数比较,观察组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可见,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能够达到非常理想的效果,将宫颈癌切除,将盆腔淋巴结清理干净。开腹手术虽然手术视野较大,操作范围比较广泛,能提高淋巴结清扫数。然而,对于宫颈癌患者机体构成的影响非常大,手术后不利于患者及早获得康复[5]。为此,本次研究使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可充分发挥腹腔镜摄像头的放大作用,以此扩大手术的视野,清楚观察病灶部分,显露宫颈癌病变位置,明确宫颈癌病变的具体范围。这时不但能防止对四周正常组织构成损伤,还能保障手术操作的便捷,将淋巴结完全清除[6]。与此同时,这一手术治疗方法操作器械较小,因此不会占据较大的空间,能减小手术切口,降低对患者机体构成的损伤。可及时观察到细微出血情况,严格控制术中出血量,促使患者术后在最短的时间恢复身体健康[7-10]。合理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还能清扫盆腔淋巴结,避免对宫颈癌构成挤压,此时能控制宫颈癌细胞发生脱落情况,防止发生淋巴结转移,减少术后复发率,提高宫颈癌患者术后5年内的生存率。相关研究表示,宫颈癌术后预后和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有直接联系。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见,单因素中盆腔淋巴结有转移、有脉管瘤栓,以及临床分期>Ⅰb2期、肌层浸润深度为深肌层浸润等,均会提高宫颈癌患者的复发率,降低其5年内宫颈癌患者生存率。由此能够看出,实行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治疗,为改善患者的预后,应关注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等情况[11-12]。如果出现盆腔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深肌层浸润情况,临床方面需予以重视并经对症处理,以便降低宫颈癌患者的复发率。
综上所述,宫颈癌患者治疗中,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较佳,操作简便、无创、有效,利于患者及早恢复身体健康。同时,还能改善宫颈癌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白细胞指标,减少淋巴结清扫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改善宫颈癌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应找到预后的影响因素,从而针对性的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熊旭光,孙静,胡超峰.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7,23(9):79-83.
[2]任红英.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宫颈癌的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17,32(3):458-460.
[3]黄颢,唐卫清,张团英,等.腹腔镜与经腹宫颈癌根治术317例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2):22-24.
[4]郄朝雍,任书贤,马志军,等.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1):144-145.
[5]徐世琴.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优势及临床进展[J/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990.
[6]彭涛,王琪,余瑛,等.低分化癌影响宫颈癌预后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2):66-67.
[7]陈雨柔,张蔚,吴寒舒,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的安全性和生存结局比较[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7,26(10):727-730.
[8]谷倩云,赵卫红,郝敏.腹腔镜下和开腹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7):146-147.
[9]李朔,赵雪杰,杨艳玲.腹腔镜與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疗效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9):76-77.
[10]孙琴花,易蓉,杨丹.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及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J].癌症进展,2016,14(5):497-499.
[11]梁真娇.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患者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药,2016,29(3):541-544.
[12]孙秀利,任倍莹.腹腔镜手术治疗Ⅰa2~Ⅱb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7):1156-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