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订单班”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
——以广西中医药大学高职“订单班”为例
2019-07-06邓远美
邓远美,温 健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
“订单班”是学校与企业根据事先协商一致的原则,共同合作培养的学生班级,其主要特征是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带薪顶岗实习以及学生毕业即到订单企业工作。理论上“订单班”的学生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企业工作岗位、具备更熟练的技能、拥有更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广西中医药大学自2009年开始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截至2018年秋季入学,已经走过了整整十年的历程。为了解并掌握校企合作“订单班”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笔者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和访谈。现报道如下。
1 “订单班”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
1.1 调查对象 选择校企合作培养的高职2012届、2013届、2014届、2015届、2016届毕业生作为调研对象。所涉及的行业包括医药零售、医疗美容、养生保健等,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市。
1.2 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非结构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调查时间从2018年6月8日至10月15日。调查问卷分毕业生卷、用人单位卷两种类型,从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团队精神与团队协作、组织管理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岗位适应性、职业发展、薪酬待遇、晋升机会等多个方面设计问题,力求全方位摸清订单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现状与发展轨迹。非结构性访谈围绕毕业生实践能力、归属感、社会适应性、个性心理特征等进行。
1.3 统计工具 本次问卷调查使用“问卷星”平台的网络调查问卷。在问卷数据分析方面,使用“问卷星”平台的在线统计分析、在线SPSS分析功能。
2 结果与分析
2.1 问卷调查结果 随机抽取“订单班”毕业生、用人单位校企合作负责人作为调查对象,通过QQ发放网络问卷链接,调查对象在线填完问卷点击“提交”按钮,“问卷星”后台智能系统自动回收问卷。毕业生问卷发放210份,有效回收175份,有效率为83.3%;用人单位发放11份,有效回收9份,有效率为81.8%。
2.1.1 基本能力 与普通班毕业生相比,调查对象对“订单班”毕业生基本能力的评价如表1、表2。
表1 “订单班”毕业生对自己基本能力的认知 [人(%)]
表2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基本能力的评价 [人(%)]
调查数据告诉我们,在专业知识与技能、人际交往与沟通、团队精神与协作、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订单班”毕业生与普通班毕业生相比,毕业生认为“一样”的比例最大,用人单位认为有“比较优势”的比例最大。这反映出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相对较高。
2.1.2 岗位适应性 “订单班”毕业生岗位适应性方面与普通班毕业生相比,调查对象认为如表3。
表3 “订单班”毕业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岗位适应性的评价 [人(%)]
在岗位适应性方面,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选项比较统一,认为“比普通班适应性强”所占的比例都是最大的,都超过“与普通班一样”的比例。
2.1.3 职业发展优势 “订单班”毕业生与普通班毕业生相比,职业发展具有哪些优势,调查对象认为如表4。
表4 “订单班”毕业生、用人单位对职业发展优势的认识 [人(%)]
在职业发展优势方面,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认为“职业生涯初期更容易上手”的比例较大,这是双一致的地方,其中用人单位在这一点上的比例达到少有的100%。
2.1.4 薪酬待遇与晋升机会等 “订单班”毕业生对薪酬待遇等的满意度如表5。
表5 “订单班”毕业生对薪酬待遇等的满意度 [人(%)]
表5数据显示,在晋升机会、单位发展前途、培训和学习机会、薪酬待遇等方面,“订单班”毕业生选择“一般满意”的次数最多,“比较满意”的次之;其中,对薪酬待遇“不够满意”的占到15.43%,为负面评价中占比例最高。对企业文化、企业生活条件,毕业生认为“比较满意”的相对多一些。
2.2 开放性访谈结果 除了问卷调查,课题组分别走访了大参林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健之佳连锁健康药房有限公司、桂中大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百丽雅美容有限公司、伊丽莎白美容健身有限公司等校企合作企业的领导以及订单班毕业生,就毕业生就业状况(包括实践能力、归属感、社会适应性、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综合问题进行座谈。访谈结果显示,订单班毕业生实践能力比较强,对于履行岗位职责或完成公司下达的工作任务,他(她)能较好地跳出学生思维,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反应,有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做事取得好的效果。其次,订单班毕业生对企业归属感较好,77.78%的就业单位受访者认同。另一方面,从企业相关负责人的口中,课题组也了解到,订单班毕业生也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一是部分毕业生个性心理特征还不够成熟、不够稳定,具体表现在遇到困难选择逃避、退缩,甚至辞职;二是有的毕业生社会适应性较弱,在公司内部不能很好适应职场人际关系、工作压力等,在社会生活中不能适应当地风俗、语言、文化等,在生活压力面前容易陷于动摇、迷茫等消极状态。
3 “订单班”毕业生就业优势
3.1 岗位适应性优势 在当前,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订单班”毕业生相比普通班毕业生,岗位适应性上更有优势。那么,现实是如何的呢?调查结果显示,44.57%的“订单班”毕业生明确认为“比普通班适应性强”;用人单位方面,55.56%的人认为“订单班”比普通班岗位适应性更强。通过进一步分析,我们得知,“订单班”毕业生岗位适应性相比普通班更具优势的假设是成立的。另外,订单企业在这一点上要比毕业生本身认同度更高。这说明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企业与毕业生的认知度并不是完全同步的;二是在合作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企业的需求获得更多的满足。
3.2 职业生涯初期上手度优势 从效率的角度出发,毕业生能否在上岗初期尽快上手工作,是企业相当看重的一个因素。这是由于职业生涯初期磨合时间越短,人力资源的效率越高,产出效益就越好,同时能够较好减少员工刚熟练工作就跳槽、离岗对企业造成的损失。调查数据显示,62.86%的订单班毕业生认为“职业生涯初期更容易上手”,订单企业对这方面的认同度达到100%。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订单班”毕业生在职业生涯初期上手度优势是比较明显的。毕业生到岗之后,能很快上手工作,既符合企业对效益的追求,也符合其对人力资源效率的期望。至于订单毕业生与企业的认同度有偏差,可以推断更多地是由于个体原因,例如对人生第一份工作的期盼过高、刚离开校园象牙塔心理还不成熟、对社会变化的认知不足等等。总的来说,职业生涯初期上手度优势是“订单班”毕业生的一个显著特征。
3.3 就业有保障 就业有保障也是校企合作“订单班”的一个明显优势。这个很好理解,“订单班”学生在入学之初,就与企业签下了协议,协议学生毕业之后即到订单企业上岗。这种用协议确定下来的形式,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就业率,理论上可以达到100%的就业率。调查数据显示,59.43%的订单毕业生认为其比普通班的就业更有保障;订单企业认为订单毕业生就业更有保障的比率达到77.78%。我们此次研究的目的是了解订单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优势,虽说仅以就业率论英雄显得有些以偏概全,但是保障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无疑是占权重比较大的一个因素。
3.4 实践能力强 实践能力包括技能操作(即动手能力)、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反映到实际中就是一个人的所说、所做、所想、所为是否符合周围的环境与人事,其本质就是能否在现实中将事情办好,而不是空有满腹经纶、现实寸步难行。在我们检查、走访的过程中,订单企业普遍对订单班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有较好的印象。究其原因,可以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中找到关键,除了订单班与普通班学生一样都有的实训基地,他们还具有校企合作共建的模拟实训中心、模拟药房、模拟店面等,在人才培养过程,企业多方位参与,包括课堂、素质拓展活动、企业参观、顶岗实习等,将企业的文化、制度、行为规范潜移默化地播种在学生的意识里,这是造就订单班毕业生实践能力强的有力措施和保障。
3.5 归属感好 归属感是一个主观层面的体验,这似乎无法量化,但它切切实实在发挥着作用,影响着员工的幸福体验、影响着人力资源队伍的稳定性与凝聚力。企业尊重爱护员工,员工对企业归属感好,愿意为企业付出,提升工作效率,维护企业利益,这无疑是良性发展的好局面。我们认为,毕业生对企业的归属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学校期间,作为“订单班”的一员,其集体荣誉感以及参加各项活动表现出来的凝聚力、战斗力。第二个阶段是在企业工作期间,认同企业的文化、制度,主动融入企业的环境氛围,将自身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与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访谈中,大部分人的观点支撑订单班毕业生在企业有着较好的归属感。这得益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参与学生教育管理的各个阶段,特别是企业文化宣讲进课堂等有力措施,学生从入学之初即走近企业、了解企业,班级建设也营造出订单企业特色,这些措施都逐渐地在学生心中培养出较好的认同感、归属感。这是订单班能够持续、健康办下去的有利条件,校、企、生三方都应该努力营造好这种氛围,争取达到三方共赢。
4 “订单班”毕业生存在的不足
4.1 个性心理特征不稳定 企业相关负责人反映有部分毕业生个性心理特征不稳定、不成熟。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处于青年期的“订单班”毕业生,其心理特征不稳定性可以说是普遍存在。对于学历较低的医学高职类学生来说,就业的地域、待遇、岗位等问题是制约其顺利就业的主要原因[1]。从生物学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青年期的人“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能力正在逐步生长,气质继续孕育,性格(个性、脾气)躁动不稳定,这一切因素都是个体成长的必然过程,特别是刚从走出象牙塔进入职场的年轻人,其不稳定性特征表现得更加鲜明。个性心理特征所包括的能力、气质和性格,主要通过工作中的一系列活动表现出来,例如岗位日常业务、团队协作、同事(上下级)之间关系处理、个体意见表达等等。总的来说,其不稳定性具体表现为业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但处理现实问题时经验不足;气质逐渐摆脱学生烙印,但离成熟的职场精英还有距离;性格的躁动使得他(她)们在面对困难、遭遇挫折或者遇到超出自己理解范畴的事情时,可能做出退缩、逃避或者破坏性行为,最常见的是思想涣散、消极怠工、辞职走人等。这些因素的存在给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职场素有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规则,对于少数人的来去进出,也有相应的人事制度缓冲,不至于对生产经营造成太大的冲击。
4.2 社会适应能力有待提高 社会适应是“订单班”毕业生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这是个体的观念与行为随着场域变化以适应当前所处环境的过程,具体来说包括社会交往能力、为人处世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以及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单单限于其具备多少理论知识[2]”,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相比,社会适应能力显得更加宏观,也更加难以把控,因此需要更多的时间、经历去锻炼与感悟。书本、课堂、实验室的知识可以通过三年的学习获得,社会适应能力更多地需要毕业生亲自到社会职场去历练、提升。从调研资料的分析中,我们了解到,人际关系是“订单班”毕业生普遍面临的一大难点。工作中要处理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客户关系,这些社交关系处理得好坏,有时候关系到整个工作任务的成败,容易让职场新手陷入困扰之中。因此,“订单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应该被我们自始至终重视起来,90%以上的职场中人遇到过人际关系紧张问题绝不仅仅是调查数据,而是成为制约毕业生职场生涯顺利进展的一大公认难题。
5 对策与建议
5.1 增强订单班学生心理素质 针对部分订单班毕业生个性心理特征不稳定问题,需要我们在订单人才培养中增强心理素质拓展这方面的工作。较强的心理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技能的稳定发挥,在遇到困难与挫折时,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战胜困难的勇气,抵抗青春期躁动不安的个性弱点,顺利成长成才。在校期间,除了常见的心理健康课程,还要增加心理团队辅导,“将心理咨询与就业指导相结合,引导毕业生克服不良心理障碍[3]”,让订单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合作,学会互助互爱,借助他人的力量战胜困难,达成目标。
5.2 提升订单班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能力 订单班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老师要鼓励其通过参与学生干部竞选、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创新创业等途径,接触社会交往、了解社会生态、增强社会适应的能力。要避免读死书,坚决杜绝将学生培养成温室的花朵。我们所说的社会空间,其实就是由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组织的关系、组织与组织的关系等组成的,当学生在校期间对社会、对职场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才能避免在工作中带有“学生气”,更好地适应岗位,在遇到困难时懂得分析与克服。
5.3 重视对毕业生的人文关怀 从整个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来看,我国这方面的事业仍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各行业的职业教育存在不少弊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产业链的逐步升级与成熟,高职教育必将为社会培养更多符合需求的人才,这些人才是产业做强的希望所在。因此,引导订单企业重视对毕业生的人文关怀,是凝聚人心、巩固人才队伍的必然选择。重视人文关怀,就是要肯定人性与人的价值,肯定人性中积极正面的部分,摒弃消极负面的部分,将员工真正视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在工作上、生活上、思想上关心毕业生,营造一种爱惜人才、尊重人才、培养人才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