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2035发展探析
2019-07-05张元
[摘要]21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是我国职业教育高速发展、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根据2019年初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新文件,从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至2035年,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将体现在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产教融合深度发展、体系建设日臻完善、人才培养路径通畅、教与学深度变革等方面。遵循职业科学与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全面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2035远景目标,将为我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培养支撑。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代化2035 产教融合 中国教育现代化
[作者简介]张元(1963- ),男,天津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 30022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技术技能人才纵向贯通‘立交桥制度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VEWT-003)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9)09-0016-0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逐步进入现代化发展的快轨。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持续增长,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空前的进步。2019年伊始,为顺应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的新时代人才需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密集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新文件,这标志着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进入了攻坚期,同时也宣示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了高速奋进时代。
一、职业教育现代化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实现新时代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提升,于社会发展而言,意味着届时我国职业教育高水平服务能力能够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时俱进的增长需要,能够支撑世界经济强国的人才需求;于教育发展而言,意味着职业教育的全纳性充分体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贯通,以技术技能为主体、融专业技术于一体的应用型人才成长渠道通畅,教育法制化常态发展,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于学校发展而言,意味着我国职业院校布局将更加合理,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将更加充足,职业教育教学设施建设达标率、“双师型”教师达标率、职教人才培养社会满意度等均达到高水平;于学生而言,理想信念、创新精神、工匠精神、文化素养、健康意识得以养成,爱国主义情怀、品德修养得以增强,知识见识、实践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得以增长。
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2035旨在建设世界一流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逐步建立以中国为引领的职业教育标准,聚焦职业教育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服务“一带一路”国际化发展能力以及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提升等,它以基于国际视野、先进产业导向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衡量标准为特征,以服务生产制造服务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标志,以贯通式职教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为表征,以服务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贡献成效为检验。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产教融合深度发展
从本质上看,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征,其发展应以社会职业为起点。职业教育遵循职业科学规律以及教育育人的基本原理,职业教育的历史反映着人类不同发展时期职业活动的轨迹。人类诞生之初并无职业,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均是自发行为,劳动方式因生理与客观环境随机而定,无所谓职业教育。但是,随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以及工具体系的使用、定居生活的产生,逐步出现了社会分工,人类文明的发展最终形成了社会职业。社会分工的出现是职业产生的本源,分工所形成的劳动规则催生了职业培训与职业教育的发展。从人类社会早期形成的职业称谓、职业活动内容、职业技术、职业技能、职业活动行为等职业认知及传承历史来看,职业教育总是要不断适应产业、行业与职业的发展而得以存在的。一般意义上讲,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对接产业现场的实际需求,专业设置应对接企业生产技术、生产工艺与生产服务需求,课程设置应对接工作岗位的职业技术需求,教育教学方式应对接职业技能与职业行为需求。
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深化具有实质内涵的产教融合方式是根本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发展,由于相关环境因素影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不均衡,呈现出浅层形式融合、间断性融合等现象,两者融合度在不同的行业与院校存在一定差异。随着新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对接产业需求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已毋庸置疑,产教深度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唯一的选择。学校积极为企业提供所需的课程、师资等资源,企业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促进人力资源开发,校企双方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适应未来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职业教育新政策旨在强调产教融合发展模式是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任。
面向2035的我国现代产业发展,必须适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蓄势待发到群体迸发的客观发展态势。现代社会的信息革命进程持续快速演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渗透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信息经济繁荣程度成為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增材制造(3D打印)、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超材料与纳米材料等领域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推动传统工业体系分化变革,将重塑以制造业为基础的产业发展国际分工格局;新能源革命正在改变现有国际资源能源版图;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深度融合,数字创意产业逐渐成为促进优质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的智力密集型产业,创意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正在兴起。创新驱动的新兴产业逐渐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的主要动力,引发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重构,全球创新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未来15年是面向强国发展的现代化建设决胜阶段,也是职业教育发展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产业结构加速升级的要求,逐步渗透到社会众多职业领域。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发展,国家建立新职业发布制度和职业分类动态更新机制,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无人机驾驶员、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等15个新职业信息。新职业发展迫切需要现代职业教育迅速做出积极的反应,坚持产教融合的指导思想,加强统筹规划,全面营造有利于现代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生态环境,创新发展思路,提升发展质量,加快发展壮大一批对接新兴支柱产业的高水平职业学校和应用型大学,特别是聚焦服务于京津冀、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经济产业集群发展的人才需求,推动现代职业教育成为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从根本上确立现代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使之成为中国教育现代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旗帜。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体系建设臻于完善
职业教育2035将构建产业人才培养培训新体系,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新体系构建是促进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保证,职业院校以“应知+应会”教学为主,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两张皮”的教育方式将被改革,取而代之的是以产业现场工作岗位实际需求为导向,以社会职业标准为参照,以融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养成为目标,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职业教育现代化2035将不断健全产教融合的办学体制机制,以2035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国民经济产业发展为基准,厘清目前20个门类、97个大类、473个中类、1380个小类的行业人才需求定位,以国家职业分类为基础,细分8个大类、75个中类、434个小类和1481个社会职业,按照管理类、专业技术类、技术技能类、生产制造类和生产生活服务类职业发展需求,结合传统与先进科学技术发展态势,调整办学布局,实施分类发展政策体系,引导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以优质校建设为龙头,按照基于产业现场的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体系要求,优化专业结构设置,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完善学校设置、专业教学、教师队伍、学生实习、经费投入、信息化建设等系列制度和标准,有效促进职业院校的规范化发展。
在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国家一系列新制度将逐步发挥其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强化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将根本保障学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使命传承;健全学校办学法律支持体系,将有力促进学校办学法治化、健康发展;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将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递增;教育发展监测评价机制和督导问责机制,将有力地促进全社会关心、支持和主动参与教育现代化建设良好氛围的形成;依托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成效将得到有效保障。
四、职业教育现代化人才培养路径畅通
我国职业教育2035将融入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与全面普及的高中阶段教育以及竞争力显著提升的高等教育有效衔接。普通高中实现多样化有特色发展,中职学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将真正进入协调发展时期。一方面,中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将共同撑起职业教育的广阔天地,有效对接经济社会专业、技术、技能以及相互复合的职业领域人才需求;中职、高职、本科及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融合衔接体系,搭建畅通的人才成长立交桥,建立适应社会各职业层级岗位群发展、相互依托、相互衔接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应用复合型人才、高端技术技能研究型人才体系;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职教人才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不断提升,职业世界的传统等级观点逐步淡化,“学而优则仕”将被新时代“学做融合生”(现代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事相融合”的新时代职校生)所取代。另一方面,国家资历框架的建立将促进跨部门、跨行业的工作机制和专业化支持体系的形成,有助于各类教育的衔接发展;国家学分银行制度和学习成果认证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更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建设;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服务,多类型、多形式的职工继续教育将使得更多的人受益。
五、职业教育现代化教育学习深度变革
面向2035,新时代新技术革命势如破竹,教师教育教学与学生学习也将面临新理念和新技术的变革。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不断革新的招生考试、弹性学习等方式将使得学生具有更大的学习自主权。新时代实施差异化教育教学方式,能够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职业教育高考制度的改革、“1+X”证书制度的实施以及职业教育评价方式的变革,将改变传统职业教育注重企业需求而忽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历史。全面涵盖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和技能操作水平的“1+X”证书,将成为反映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评判的重要依据,将有效促进证书融通,以人才评价模式改革带动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现代职业教育秉承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实际培养与之相适应的知识能力结构。学生根据自我需求与能力倾向,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所修专业与课程以及灵活的学习方式,根据生涯发展规划,考取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形成较强的就业竞争力,保证校企一体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成效。
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职教教师将是毕业于高水平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系统接受过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以及国内外系统培训且具有丰富企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职业教育教学采用科学规划且具有思想性、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和系统性的课程教材,运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以及走班制、选课制等教学组织模式,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通过科学公正的考试评价制度,培养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审时度势、全力以赴投入国家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是现代职教人的光荣使命,也是全社会共同发展的要求。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密切的教育类型,是将人类传承创新的科学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教化于广大从业者自身并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方式,是培养和提升高素质劳动者不可或缺的渠道。实现世界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将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提供宝贵经验与借鉴,为促进教育公平、体面就业和绿色职业发展开拓一条创新之路。展望2035,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关乎未来国家现代化的进程,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将为国家的强盛、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实现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Z].2019-01-24.
[2]新华网.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2019-02-23)[2019-03-01].http://www.xinhuanet.com/2019-02/23/c_1124154392.htm.
[3]新华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現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EB/OL].(2019-02-23)[2019-03-0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2/23/c_1
124154405.htm.
[4]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7号)[Z].2016-11-29.
[5]刘延东.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开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新局面[N].中国教育报,2017-01-24.
[6]胡鞍钢,王洪川.中国教育现代化:全面释放巨大红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