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思想与青年的人文精神
2019-07-05杨佳妮贾方李娜
杨佳妮 贾方 李娜
【摘要】在十九大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儒家文化影响了中国几千年,是中国的重要传统文化。虽然由于受到历史的局限,儒家文化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是,若我们能以辩证的角度来看待儒家思想,仍能挖掘到儒家文化的思想精华,从而汲取其中的人文精神,提升中国当代青年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
【关键词】儒家思想 青年 人文精神
一、儒家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内涵
1.“和合”的人文精神
在儒家看来,人性在天,“天”是道德的本原,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生而为人,就自然地具备道德原则。但是,由于人有着与生俱来的欲望、情感及原始的知觉冲动,这些潜能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从而不断扩大直至妨碍人的持续发展,甚至于破坏个人的道德修养。因此,儒家主张“仁”和“礼”。人如果能“克己复礼”,就达到了“仁”的境界,做到“仁”便能“为人”。通过不断地提升,就能完成“君子人格”的崇高追求。再者,儒家强调“君子慎独”,这是一种自我的超越精神,具有纯粹的自由意志和强烈的本体意识。从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人在本初,就具备天人合一的意识。人的终极追求,亦是在动态的天人合一中不断自我实现,最后完成人的价值的本体存在。
儒家的“仁”不仅包括人际道德,还包含了一种生态道德。作为君子,应该存有仁爱之心,在他人的交往中,做到诚信、友善。同时,君子对待其他生命,也应该持有平等、友善的态度,要追求人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综上所述,儒家的“和合”精神,从个人出发,就是要有自省意识,要不断提升自我的道德境界,做到“慎独”;从社会出发,就是要遵从人伦秩序,能够做到推己及人,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就是要有“畏天命”的意识,热爱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
2.仁爱之心和“民本”思想
孔子曾曰:“我欲仁,斯仁至矣”。因此,在儒家思想中,“仁”是对人的主体性的肯定。在儒家文化中,“仁”是最具备人性关怀的观念。一般情况下,均认为“仁”是儒家最重要的价值。孔子认为“内圣外王”的成圣之道是极少数人才能达到的。对于大部分人,儒家主张“能近取譬”,即从现实的小事实践。而人们从实践和道德规范中得到的价值,即为“仁”。
另外,“仁”自身就具备特殊的伦理意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一个人的高尚道德。传统的孔学认为“仁”是自以亲亲,以孝悌为本。虽然也主张爱他人,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在现代的儒家思想中,“仁”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关系,要求人们普遍的爱每一个人和一切人。儒家的“爱人”体现为“应当达人助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儒家的文化中,倡导彬彬有礼的君子人格,以“至善”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儒家思想中的“仁”不仅是个人道德的评判标准。立足国家层面,“仁”的思想不仅要求民众具备爱国情怀,也要求统治者具备民本意识。儒家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主张,认为人不能只满足于生命的完满,更应该追求精神的超越。虽然这样的思想在今天看来未免有些偏激,但其切实体现了儒家对爱国意识的重视。
3.自强不息和笃行精神
儒家提倡积极入世,儒家主张人们“立德、立功、立言”,表现出对人生价值的肯定。同时,儒家认为人生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要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作为个人,不仅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而且要具备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要为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做出贡献。在儒家自强不息的思想中,強调“有为”,集中体现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以厚德载物”。谦谦君子,不仅要积极进取,还要有良好的德行和宽广的胸怀,能够做到包容万物。
儒家提倡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因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极的修持,才能够进德修业。儒家重视学习的作用,也提倡“学以致用”。一个人若能始终如一,则终能成圣。儒家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的体现,是人文主义的精华。
二、发扬儒家人文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意义
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大众对文化的思考会更为集中。在当今社会,全球化的挑战、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不平衡矛盾、科技迅速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等都对人文精神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因此,现在,社会确实存在着物欲横流、人情冷漠、知识贬值等一系列问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中国就急需依靠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从而传扬人文精神,让当代青年树立文化自信的意识。
1.积极进取,自强不息
儒家倡导积极入世,积极进取,这种精神也是中国当代青年应该继承和学习的。首先,我们要注重学习的作用,做到自觉地、自主地去学习。其次,我们要做到“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树立好笃行意识。
此外,我们也要树立起忧患意识和远大理想。儒家要求每一个人都以天下为己任。因此,我们不仅应该为个人的幸福努力奋斗,更应该具备一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刚健精神。中国当代的优秀女科学家颜宁就很好地践行了这样的精神,她于2015年获得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又在2016年因深入研究细胞膜上嵌入蛋白质的结构,入选《自然》杂志评选的“中国科学之星”。另外,颜宁目前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被视为中国一流高校达到世界一流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除此之外,中国当代还有很多这样的优秀青年,如嫦娥一号研发团队、用生命探索地球之门的海归教授黄大年等,他们通过自强不息的奋斗,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国家甚至于世界做出重要的贡献。
2.修身立德,诚信守法
儒家倡导“仁”,相较于外在的言行,他们更关注培养伦常和人的内心情感。儒家认为人际关系尤为重要,在与他人相处时,儒家强调用“仁”来协调和维护社会关系,用个人的道德去待物处事。这种追求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友善尊重的人际关系准则,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在2017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中,海岛医生王珏匿名捐款十五年,烈火英雄杨科璋在坠楼时仍抱紧孩子,他们是中国青年的一个个缩影,做到了“仁”“智”并重。
3.热爱自然,保护生态
“和合”是儒家人文精神的核心,它包括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五大原理。在全球化的今日,我们要以慷慨、开放、和谐共处、求同存异的心态去看待国家关系,兼容并包地汲取优秀的外来文化。同时,在人与自然矛盾加剧的21世纪,我们也应秉持儒家“畏天命”和天人合一的思想去看待人与其他生命的关系。
今日,中国青年遵从儒家热爱自然、天人合一的人文关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他们已经成为建设绿色家园的生力军,例如,青年导演王久良拍摄了保护环境的纪录片,引发社会的广大关注。“‘Y4E绿色青年行动”这群热爱环保事业的90后大学生志愿者于2014年倡议并发起的青年环保组织,并得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华战略伙伴——佳粹环境大力支持。现代青年正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而奋斗。
三、弘扬儒家人文精神,提升青年的人文素质
1.深化教育改革,重视素质教育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因此,学校应该重视人文学科及素质教育。一方面,可以从传统的优秀文化中汲取智慧,开展相关的课程,举办一定的比赛,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同时,学生在接触相关思想的同时,又可以加入自己的观点,给传统文化加入时代内涵,最终达到相辅相成的结果。另一方面,作为老师,也应该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要帮助学生了解儒家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正确的区分儒家文化的精华和糟粕,最终将其人文精神的精髓传授给学生。
此外,深化教育改革也应做到兼容并包,在加强素质教育的时候融入西方优秀的文学、艺术、哲学等,让同学具备一种比较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世界观。
2.弘扬优秀文化,加大社会宣传
目前,社会的传媒方式已经有了巨大的变革,新媒体成为当代媒介的主流,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因此,社会应该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形成积极的文化导向,从而加强当代青年的思想底蕴,加深他们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
现在,纸质媒介仍然受到大众的青睐。因此,学界应该以新的视野研究儒家文化,给青年提供符合潮流的优秀读本。作为广播媒介和新媒体的工作者,也应该充分遵守自己的职业素养,做好文化传媒的把关,不能仅为博大众眼球就传播一些价值观不正、娱乐至死的文化。
相反,在倡導文化自信的今日,传媒工作者应该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所创新,创造一些大众喜闻乐见且有文化内涵的节目。
3.加强自我修养,选择优秀文化
当代青年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选择优秀文化,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儒家文化的价值体系在现代有其优越的一面,也有其落后的一面,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必须扬弃儒家文化中不适合当代青年的落后内容。
但是,我们也要继承和弘扬其积极的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需要艰苦奋斗、砥砺自我,树立远大的理想。另外,今日的中国虽然强大,但一些问题和短板还亟待解决、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加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不断奋斗。此外,在社会交往中,我们应该遵守儒家提倡的“仁”,做到诚实守信、宽容友善。同时,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也应秉持“仁”和“天人合一”的思想,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再银,徐毅文.儒家人文思想精华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4,(03):72.
[2]赵红梅.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研究概述[J].哲学动态,1998,(11):8.
[3]杜维明,陈静.新儒家人文主义的生态转向:对中国和世界的启发[J].中国哲学史,2002,(02):5.
[4]李承贵.人文儒学:儒学的本体形态[J].学术月刊,2009,(12):34.
[5]平飞.近十年来人文精神研究的知识社会学考察[J].社会科学论坛,2006,(0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