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不良事件预防价值分析

2019-07-05汪宁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血压控制老年高血压

汪宁

【摘要】 目的:分析个体化延续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良事件预防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1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n=55)、对照组(n=55)。观察组接受个体化延续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基本健康情况评分、生理功能评分、躯体疼痛评分、精力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生理职能评分、精神健康评分及情感职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个体化延续护理,可严格控制收縮压、舒张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个体化延续护理; 老年高血压; 血压控制; 不良事件预防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3.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3-0-03

当前,我国老年人群数量不断增加,而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约占50%。以往,普遍认为老年高血压的发生和年龄的增长有关,不需进行治疗,对生活影响较小。但相关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压直接影响老年人群的正常生活与生活质量,且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只有通过积极的治疗才能控制脑卒中发生率[1]。老年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和主动脉内膜、中层变厚、中层弹力纤维断裂、胶原沉积、脂质沉积等有关。主要表现为收缩压增高、舒张压增高等[2]。为了研究个体化延续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良事件预防情况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照患者的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将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所收治11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纳入标准:通过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高血压诊断标准者[3],收缩压140 mm Hg以上,舒张压90 mm Hg以上。排除标准:老年痴呆者、精神病症者、恶性肿瘤者、严重肝肾病症者。观察组中男33例,女22例;年龄65~73岁,平均(69.2±6.6)岁;体重58~62 kg,平均(60.4±6.5)kg。对照组中男36例,女19例;年龄66~70岁,平均(68.5±6.4)岁;体重56~62 kg,平均 (59.8±6.3)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给予降压治疗,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后即可出院。然后,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接受个体化延续护理,首先,需结合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日常生活等,构建个体化延续护理的计划。告知患者出院后遵循护理方案内容进食、服药、运动等,若发现异常需及时与医护人员取得联系,以便经针对性措施处理。然后,在出院时为患者发放24 h动态血压检测仪,教会患者24 h动态血压检测仪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便于实时了解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同时,还应做好24 h饮食、日常生活(服药、运动等)情况的记录工作。其次,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7 d实行电话随访,主要对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服药和饮食等情况进行了解。出院后14 d进行家庭访视,结合患者的心理状态加以对应心理疏导,对其日常生活进行指导,使其能严格遵医嘱服药、进食,并加强适当的机体锻炼。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生活质量(包括基本健康情况、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评分,加以比较。收缩压正常范围90~140 mm Hg,

舒张压正常范围60~90 mm Hg。经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两组基本健康情况、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进行评分,分数和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呈正比,分数越高表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对比

护理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基本健康情况评分、生理功能评分、躯体疼痛评分、精力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生理职能评分、精神健康评分及情感职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多并发心脑血管病症,发病率、死亡率、病残率均较高。近年来,我国高血压发病率持续增加,临床通过控制血压方式治疗,以此减少心脑血管发生的概率[4]。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具有不可逆性、永久性特点,病症易于反复发作,所以需要长时间接受治疗、护理[5]。相关研究表示,低剂量降压药物可控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由于高血压患者的病程时间较长,因此患者会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经济压力,无法保证治疗的依从性,达到最理想的血压控制效果[6]。针对此,本次研究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提供了个体化延续护理服务。延续护理,能将医院护理延续到出院后,实行家庭护理,护理效果较好。本次研究证实,实行个体化延续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而经电话随访、家庭访视方式干预,可及时了解到患者出院后血压控制情况[7]。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指导。常规护理在患者出院后无法提供护理服务,需要患者入院复诊接受护理干预。但是,个体化延续护理,能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具体情况分析,将医疗护理干预延伸到家庭护理,严格控制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8]。同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正常的范围,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9-10]。个体化延续护理的实施,对于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预防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均具有积极的影响[11-12]。

综上所述,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实行个体化延续护理,能有效控制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晓慧.个体化延续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不良事件预防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4):14-16.

[2]张泓,冯少馨,俞燕等.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0):48-49.

[3]刘春兰,李治刚.延续护理干预对58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及血压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7,7(8):329-330.

[4]古文帆.个体化延续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7,4(5):137-138.

[5]唐箱.延续性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5):142-143.

[6]赵伟青.延续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7,11(11):949-950.

[7]哈孜扎·尼亚孜,周梅,哈丽比努·坎加库力.依那普利联合个性化延续护理对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9):175-176.

[8]赵颖,侯春菊.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19):105-108.

[9]赵冰.个体化延续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8):244-246.

[10]栗红艳,金海青,袁丽,等.个体化延续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心理医生,2016,22(12):118.

[11]张驰.延续性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及血压控制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3):89-90.

[12]施彩萍.个体化延续护理在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中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2):29-31.

猜你喜欢

血压控制老年高血压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治疗及管理的效果分析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在高血压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
氨氯地平与松龄血脉康合用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观察
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探讨
缬沙坦分别联合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对比
不同脉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分析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的血压控制的效果评价
家庭医生责任制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