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苏期护理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应用

2019-07-05陈晓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临床应用效果

陈晓

【摘要】 目的:探讨复苏期护理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1月9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护理干预,试验组开展复苏期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复苏总有效率;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血气指标;死亡率。结果:试验组患儿复苏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血气指标相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苏期全面护理在新生儿窒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新生儿生命体征和提高复苏成功率,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 复苏期护理; 新生儿窒息; 临床应用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1-0-03

新生儿窒息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胎儿因缺氧,出生

1 min后不能建立正常的自主呼吸,导致新生儿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从而导致内脏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如果新生儿得不到及时治疗,很容易出现各种严重并发症死亡。新生儿窒息发生主要和产妇宫内环境異常、分娩进展异常等因素有关,且多数新生儿因呼吸道阻塞而出现窒息,死亡率风险高[1-3]。本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1月9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护理干预,试验组开展复苏期全面护理,分析复苏期全面护理在新生儿窒息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9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为研究对象,本研究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符合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无合并其他异常情况。排除标准:合并新生儿脑病等异常情况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试验组男30例,女15例;

胎龄32~42周,平均(36.22±2.13)周;其中,胎龄<37周的新生儿10例,37~42周的新生儿28例,胎龄>42周的新生儿7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17例;胎龄31~42周,平均(36.46±2.19)周;其中,胎龄低于37周的新生儿11例,37~42周

的新生儿27例,胎龄>42周的新生儿7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常规遵医嘱给予用药等护理,监测新生儿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试验组开展复苏期全面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早期生命体征监测和病情评估。在窒息新生儿的早期病情评估中,需备好相关急救设备和药物,如呼吸囊、面罩、肾上腺素等,若出现窒息,需立刻给予有效治疗。(2)复苏期间的护理措施。新生儿窒息复苏过程中的护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①通畅气道。新生儿娩出后对皮肤颜色、呼吸和羊水进行观察,给予保暖护理,擦干全身,摆好体位,将呼吸道分泌物清除干净。②建立呼吸。给予触觉刺激促使患儿出现自主呼吸,若仍未出现自主呼吸且心率在100次/min以内,需用复苏器加压和给氧,一般通气频率是40~60次/min。若经处理后呼吸仍无改善需给予气管插管正压通气。③恢复循环。患儿呼吸恢复后,若心率低于60次/min,需立刻进行胸外心脏按压。④药物治疗。经胸外按压30 s之后,若心率仍低于60次/min需给予用药治疗,遵医嘱给予1∶10 000肾上腺素静脉或气管内滴入,并予以扩容,纠正低血压和酸中毒,症状改善后可暂停用药。⑤评估。复苏后,及时评估新生儿情况,进行准确的记录。⑥复苏后的护理措施在于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如体温、呼吸、心率等,病情稳定后需给予创造暖箱环境,确保新生儿处于保暖环境,确保生命体征平稳。要求护理人员和家属接触新生儿之前需洗手、更换衣服等,避免出现交叉感染[4-5]。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患儿复苏总有效率,显效:经护理,各项生理指标均恢复正常;有效:经护理,症状改善,但需进一步监测生命体征;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6]。比较两组新生儿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患儿血气指标;新生儿死亡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复苏总有效率比较

试验组患儿复苏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儿血气指标相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儿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试验组患儿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儿死亡率比较

试验组患儿死亡率为4.44%(2/45),低于对照组的20.00(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823,P=0.000)。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的常见病症,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严重危害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因此,在照顾新生儿窒息患儿时,护士需要加强对新生儿生命体征的密切监测,以便及时发现意外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处理,从而确保患儿的生命安全[7-8]。复苏期全面护理的开展可从多方面对患儿进行护理,主要包括早期生命体征监测和病情评估复苏期间护理及复苏后的护理。而在复苏期间的护理主要包括呼吸道分泌物清除、给予触觉刺激、维持患儿呼吸循环正常、给予胸外按压处理、药物治疗、和病情评估、生命体征监测等,可有效确保新生儿生命体征稳定,并加速其复苏,减少意外的发生[9-11]。

本研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护理干预,试验组开展复苏期全面护理。结果显示,试验组患儿复苏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血气指标相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杨树仙[12]的研究显示,复苏期护理在新生儿窒息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肯定,经全面护理之后,护理显效的新生儿45例(75.00%),护理有效的新生儿14例(23.33%),护理无效的新生儿1例(1.67%),可见在对窒息新生儿的护理中,合理的复苏期护理方式可以較好地提升护理成功率,进而可以有效地挽救窒息新生儿的生命安全。笔者的研究和其研究有一定相似性,证实了复苏期全面护理在新生儿窒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肯定,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加速其生命体征复常,并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对于减少医疗费用和家庭经济压力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复苏期全面护理在新生儿窒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新生儿生命体征和提高复苏成功率,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 Wang B,Armstrong J S,Jeong-Hoo L,et al.Rewarming from therapeutic hypothermia induces cortical neuron apoptosis in a swine model of 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J].Journal of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Metabolism,2015,35(5):781-793.

[2]马文辉.整体护理程序在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3(6):212-213.

[3]华霞.针对性护理干预在184例胎膜早破患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0):102-103.

[4] Sahin C,Eryildirim B,Kafkasli A.Predictiveparametersformedicalexpulsivetherapyinureteralstones:acriticalevaluation[J].Urolithiasis,2015,43(3):271-275.

[5] Kumar A,Nanda B,Kumar N,et al.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mparison Between Shockwave Lithotripsyand Semirigid Ureteroscopy for Upper Ureteral Stones Less Than 2 CM:A Single Center Experience[J].Journal of Endourology,2015,29(1):47-51.

[6]施金桔.T组合复苏器在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20):38-39.

[7]顾海红,俞丽君,张豪,等.持续新生儿复苏培训对新生儿窒息和病死率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9):1512-1515.

[8] Doluoglu O G,Kilinc M F,Karakan T.Early postoperative effects of ureterorenoscopy on morbidity and renal functions in ureteral stone patients with nondialysis-requiring renal insufficiency[J].Renal Failure,2015,37(5):810-813.

[9]贾宇燕.新生儿窒息过程中助产护理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6):200.

[10]黄金英,潘结琼.口咽通气管对小儿气管插管麻醉复苏期并发症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27):118-119.

[11] Sur R,Shore N,LEsperance J.Silodosinto Facilitate Passage of Ureteral Stones:A Multi-institutional,Randomized,Double-blinded,Placebo-controlled Trial[J].Europeanurology,2015,67(5):959-964.

[12]杨树仙.复苏期护理在新生儿窒息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5):214-215.

猜你喜欢

新生儿窒息临床应用效果
新生儿窒息复苏操作对专科医生基地学员培训的效果评价
生化检验项目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亚低温疗法在新生儿窒息早期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护理
新生儿窒息延迟断脐的临床探析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和复苏抢救的体会
钛镍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临床分析
窒息新生儿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超声诊断应用于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两种方法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