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绝经期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动力学检测及其临床特点

2019-07-05虞蕾虹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11期
关键词:非典型绝经期反流

虞蕾虹

(湖北省武穴市中医医院 妇产科, 湖北 武穴, 435400)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内容物流回食道并对食道黏膜造成持续损害的疾病,是消化道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升高。GERD发病高峰年龄为40~60岁,而该年龄组女性大多处于围绝经期[1-2]。GERD是临床常见的复发性疾病,在生活中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GERD的临床症状多样,给疾病诊断带来了更多的困难[3]。目前,关于围绝经期女性GERD特征的报道很少,临床实践发现,患有GERD的女性经常被漏诊或误诊。GERD的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胃食管动力障碍,故临床有必要注意患者治疗期间对运动障碍的处理。目前GERD食管动力指标尚未统一规范,不仅给临床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而且阻碍了GERD食管动力学的深入研究[4]。本研究选取110例GER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GERD患者的食管动力学特点和临床症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GERD患者中选取110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9~74岁,平均(48.46±11.73)岁,病程15~32个月,平均(26.45±9.47)个月。根据月经情况,将其分为围绝经期组45例和非围绝经组65例。纳入标准: ① 患者确诊为GERD, 将24 h食管动态pH值监测结果反流指数(DeMeester评分)≥14.72分或胃镜下发现食管炎(RE)作为入选GERD的标准; ② 年龄18~75岁; ③ 1周内未服用会引起反酸或胃灼热的药物。排除标准: ① 恶性肿瘤、消化性溃疡等恶性病变患者; ② 因患有其他疾病可能导致食管动力学改变的患者; ③ 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 ④ 因其他原因配合度低下的患者。本研究已征得患者本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组患者病程、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 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GERD典型症状和非典型症状。典型症状有反酸、胃灼热和反食; 非典型症状有咽喉炎、吞咽困难、咽部异物感、嗳气和睡眠障碍。② 采用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评定GERD患者的GerdQ积分。③ 对患者进行24 h食管阻抗-pH监测,采用便携式阻抗-pH监测仪进行24 h动态pH值监测。检查前1周患者停用抑酸药和促胃动力药,检查当天禁食、禁饮至少持续6 h。检查过程中,将阻抗-pH导管通过鼻腔置于食管内,阻抗导管的中心位置分别位于食管下括约肌(LES)上方3、5、7、9、15、17 cm处, pH电极位于LES上5 cm处。监测过程中,准确记录患者饮食、立卧位时间和症状相关事件。

1.3 观察指标

⑴ 比较2组患者的典型症状发生率和非典型症状发生率。⑵ 比较2组GERD患者的GerdQ积分。GerdQ积分评定标准[4-5]: GerdQ问卷要求患者回忆过去7 d内各症状发生频率,按频率分为4个等级,分别为“4~7 d”、“2~3 d”、“1 d”和“0 d”。症状包括3个部分: ① 阳性症状计分,包括反流和胃灼热症状的发生频率; ② 阴性症状计分,包括恶心和上腹痛症状的发生频率; ③ 阳性影响计分,包括因反流或胃灼热症状影响患者睡眠以及另外服用其他非处方药物的频率。GerdQ问卷共6题,每题0~3分,总得分最高18分。GerdQ积分≥8分即可诊断为GERD。⑶ 比较患者的24 h食管阻抗-pH监测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2组患者典型症状发生情况比较

围绝经期组反酸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非围绝经组(P<0.05); 2组间反食症状和胃灼热症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典型症状发生情况比较[n(%)]

与围绝经期组比较, *P<0.05。

2.2 2组患者非典型症状发生情况比较

非典型症状中, 2组患者咽喉炎和咽部异物感发生率均较高,而围绝经期组嗳气和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围绝经组(P<0.05), 见表2。

表2 2组患者非典型症状发生情况比较[n(%)]

与围绝经期组比较, *P<0.05。

2.3 2组GERD患者GerdQ积分对比

围绝经期组、非围绝经组GERD患者的GerdQ积分分别为(9.57±1.82)、(9.87±2.2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2组患者24 h食管阻抗-pH监测结果比较

2组GERD患者的总反流次数、酸反流次数及非酸反流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围绝经期组的弱酸反流次数与非围绝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24 h食管阻抗-pH监测结果比较[M(P25, P75)] 次

与围绝经期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围绝经期是女性从性成熟期进入老年期的一个过渡阶段,在此过程中,女性的卵巢功能逐渐退化,表现为生育能力下降,月经模式变化,各种慢性病风险逐渐上升,甚至可能发生一些心理和情绪问题[5]。女性进入围绝经期后,卵巢功能和体内激素水平逐渐衰退下降,同时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部分女性也可能存在多种器官功能障碍,导致绝经综合征的一系列症状,使生活质量下降。

GERD是消化道常见的复发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反流症状一直是最常见的GERD临床症状之一,但诊断仅依赖于症状,会导致临床诊断不足或过度诊断[6]。西方国家GERD的发病率为15%~20%, 而中国的GERD发病率相对较低,为5%~10%。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的变化,中国的GERD发病率逐渐升高,同时,人们对GERD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诊治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在女性患者中,围绝经期GERD患者占很大比例[7-8]。女性围绝经期间,激素水平的波动会带来一系列症状,除身体症状外,还存在心理和精神症状,如容易出现失眠、抑郁、焦虑以及各种胃肠道和心血管症状,极大影响了围绝经期女性的生活质量。

研究[9-11]发现,围绝经期女性GERD的发生率可能明显升高,这与本研究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国外研究还发现,围绝经期女性的GERD发病率明显高于育龄期女性。本研究中,围绝经期GERD患者占入选女性的40.9%, 女性GERD患者比例明显增高。大多数非典型症状很难被立即判断是否与胃食管反流有关,并且由于月经模式的改变,工作与生活压力的增大,围绝经期女性可能会出现睡眠障碍、焦虑等症状[12-15]。这些症状与GERD患者的非典型症状重叠,可能掩盖典型的反流症状,并被误诊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或其他疾病。

研究[16-19]表明, GERD不仅是由LES减弱引起的病理状况,食管任何节段的蠕动减弱或紊乱都可能导致病理性GERD。GERD食管动力学综合分析[20]显示,GERD患者完全吞咽成功率明显下降,食管远段各节段压力均比正常人偏低,食管体远端收缩评分明显低于正常人。GERD患者的LES长度明显短于正常人,男性患者LES中心至鼻孔的距离明显长于女性患者,与患者身高呈正比。

综上所述,围绝经期女性GERD患者多以非典型症状为主要表现,其中咽喉炎和咽部异物感的发生率比较高,食管动力学检测特点可作为诊断围绝经期女性GERD的重要诊治依据。

猜你喜欢

非典型绝经期反流
非典型内脏异位综合征1例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非典型猪瘟的流行现状及防控措施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滋肾解郁宁心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观察
非典型纤维黄瘤一例
绝经期与非绝经期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对比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