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小麦新品种佳源6号高产栽培技术
2019-07-04范玲玲
范玲玲
笔者经过几年来试验示范与研究,通过大面积推广示范,系统总结出周麦27高产栽培技术现作以简要介绍供大家参考。
一、品种特性
佳源6号是以周麦18为母本,烟农19为父本杂交,经系谱选育于2012年选育而成,定名为J6,系谱号为2005(08)—26—7—19—5—11—6小麦新品种。2018年被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证号:豫审麦20180016。该品种突出优点有:1、高产稳产。2014-2015年度参加河南省冬水C组区试,10点汇总,7点增产,3点减产,增产点率70%,平均亩产522.2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0.88%,不显著,居14个参试品种第11位。2015-2016年度参加河南省冬水D组区试,12点汇总,10点增产,2点减产,增产点率83.3%,平均亩产544.2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4.77%,显著,居15个参试品种第7位。两年汇总均增产,平均增产点率76.7。2016~2017年度参加河南省冬水C组生产试验,14点汇总,14点增产,增产点率100 %,平均亩产553.2kg,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5.5%。2、抗性好。2015年接种鉴定(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感条锈病、中感叶锈病、中感白粉病、中感纹枯病、高感赤霉病;2016年接种鉴定(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高抗条锈病、高感叶锈病、中感白粉病、中感纹枯病、高感赤霉病。3、品质优。2015 年区试混合样品质分析(郑州),蛋白质含量13.46%,容重814g/L,湿面筋含量27.4%,降落数值466S,吸水量61.1mL/100g,形成时间3.5min,稳定时间4.3min,弱化度110F.U,出粉率69.5%,沉淀指数67mL,硬度65HI,白度74.0%。2016 年区试混合样品质分析(郑州),蛋白质含量13.26%,容重778g/L,湿面筋含量31.2%,降落数值381s,吸水量58.6mL/100g,形成时间3.9min,稳定时间3.9min,弱化度110FU,出粉率69.6%,硬度67HI,沉淀指数57mL,白度75.1%,恒定变形拉伸阻力167EU,延伸性153mm,最大拉伸阻力186EU。以其茎秆弹性好,抗倒伏能力强、高产优质等在我县广泛种植。
二、适期精量足墒播种
按照玉米晚收和小麦晚播的“两晚技术”及精量播种的要求,一般在10月15—25日播种,播量在每亩8-12千克,播种前应浇足水,严禁趁墒或借墒播种,以保全苗。
三、加强冬前管理,确保壮苗越冬
1.适时化学除草 小麦越冬前及时进行化学除草,可根据不同类型的杂草,在11月中旬-12月上旬选用对路除草剂进行防治。针对单子叶杂草如:野燕麦、看麦娘等可选用“骠马”“异丙隆”等药剂,针对双子叶杂草可选用“巨星”“笨璜隆”等。冬前没化学除草的地块,开春要及时进行,但拔节后的田块要谨慎进行,以免产生后茬药害。
2.促弱控旺,确保壮苗越冬 对于墒差、出苗差的地块,要尽早浇水,对底肥不足的麦田,应在冬前分蘖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8-10千克,对秸秆还田等土壤悬空不实、土壤缺墒的田块必须冬灌,对播期过早、冬前达到7叶、过旺的麦田,每亩用多效唑20-25克对水30千克喷施,并严禁牲畜啃青。
四、抓好春季管理,促进小麦分化
1.根据苗情、分类管理 对地力一般、群体小、苗弱的麦田,于2月中下旬-3月上旬及时浇水施肥,对地力较高、群体偏大、根系弱的旺苗要控,对播种早、播量大、冬害严重的麦田应提早追肥浇水、中耕增温,春季追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5-20千克或碳铵45-50千克。
2.结合防治纹枯病、全蚀病 合理化控防倒伏。对纹枯病、全蚀病发生的地块,在2月下旬小麦返青后每亩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50-100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500克对水50-100千克,对准小麦茎基部喷施防治,也可在防病时加入磷酸二氢钾、天丰素等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逆性。
3.预防晚霜冻害 晚霜冻害一般发生在4月上中旬,对小麦生长危害极大,拔节后一般气温降到0℃以下、持续4小时以上小麦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凍害,轻则叶片受冻后脱水枯干、重则幼穗被大量冻死,严重影响分蘖成穗率,受冻小麦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减产50%以上,预防和减轻冻害的最好方法是冻前浇水。
五、加强科学管理 实施“一喷三防”防治病虫害
1.浇好孕穗水、酌施孕穗肥 小麦孕穗期对水分敏感,是需水临界期,各类麦田均应浇好孕穗水,一般在4月中旬浇孕穗水,结合浇水每亩施尿素3-5千克,也可在扬花后用1%-2%尿素溶液加入磷酸二氢钾、天丰素30-40克叶面喷施,对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灌浆、增加粒重具有一定效果。
2.小麦生长中后期实施好“一喷三防” “一喷三防”是一次用药混合喷洒,达到防病、防虫、防干热风的目的,具有省时省力的特点,小麦进入拔节期以后,要重点做好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叶枯病、吸浆虫、穗蚜等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工作,
3.病虫害的防治 小麦病害: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可在发病初期每667m2选用12.5%烯唑醇WP35g-50g、15%粉锈宁WP50g-80g,三唑酮等杀菌剂兑水50kg-60kg喷雾防治。小麦赤霉病可在扬花期667 m2用40%多菌灵150毫升或70%甲基托布津WP75g-100g兑水50kg-60kg,施药时重点对准穗部进行均匀喷雾防治;防治吸浆虫可用20%速灭杀丁乳油667 m220毫升或乐斯本50%辛硫磷进行防治效果较好。在综合防治中,进行复配农药,可在当地植保部门指导下进行,以免降低药效及对作物产生药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