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课程设计
2019-07-04朱紫健
摘 要:“产出导向法”是近十年来新兴的一种适合中国外语课堂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输出驱动”的假设下设计真实的交际场景,以完成任务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最终完成产出。在遵循该教学法原则的基础上,文章以教材《新一代大学英语》的一个单元为例,完整地设计了该单元的教学过程,并在之后将此设计付诸实践,同时进行教学反思。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输出驱动假设;课程设计
作者简介:朱紫健,海军航空大学基础学院外语教研室,讲师。(山东 烟台 26400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2-0046-03
国内的外语教育者一直都在探索适合我国外语学习者的教学方法。从开始的注重纯语言结构,到后来逐渐注重语用;从之前的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到之后流行的功能主义教学法、交际教学法,国内的英语教学法经历了从照搬模仿到自主探索的过程。这其中,“产出导向法”是近几年文秋芳教授提出的一种较为适合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法。经过国内一系列研讨会和研修班的推介,很多大学英语教师也开始逐渐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应用这种教学法。笔者也尝试着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并遵循该教学法的指导思想设计了一个课例,以期能与同行共同探讨和交流。
一、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课程设计应遵循的几点原则
1.以产出为导向。“产出导向法”的前身是“输出驱动假设”,简单来说,就是以学生的输出为最终教学目标,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开始,驱动学生的下一步学习。在以往的课堂上,无论是话题的引入、课文和练习的讲解,还是课前热身的演讲、课堂小组讨论活动和师生的问答互动,都是以课文为最终学习目标。而在产出导向法中,课本是为了最终输出所做的准备中的一环,除此之外,教师还应精心地设计任务话题,选择输入材料并巧妙地设计课堂组织形式。
教师设计的任务应该是这种教学法中最有亮点的地方。为了真正体现出“驱动”的效力,教师应为学生设计真实的交际场景,同时该场景要有挑战性,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语言上的不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以产出任务为导向,了解完成传出任务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2.学生和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互动。以往的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满堂灌”还是单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都不甚尽如人意。在“产出导向法”中,学生还是学习的主体,但教师的作用也不可忽略。该教学法将教学流程分为“驱动”“促成”和“评价”。这三个步骤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其中“促成”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这其中教师应该起到“脚手架”(scaffolding)的作用,为学生的输出搭建平台,提供引导。
另外,在评价阶段,教师的作用也非常重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出现,教师可将课上的师生合作评价延伸至课下,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实时评价。同时,也可兼顾课上课下的生生互评。教师在任务设计伊始那就应同时设计出评价标准和维度,并在布置输出任务的同时让学生了解该标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重点地进行选择性学习,并使生生互评具有效度。
3.选择性学习。网络技术的发展让“智慧教学”成为可能。依托一些智慧教学平台或者网络学习终端,课程内容可依据教材内容与实际教学重新设计,助力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传统的精读学习能带来的语言输入非常有限,除此之外,教学大纲规定的大学英语课时又在不断减少。因此,“产出导向法”也鼓励教师尽量不拘泥于课本,广泛取材,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学习材料,配以趣味性与思辨性兼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的知识储备,为课文学习和最终任务的输出做好准备。
二、课程设计案例
基于以上的原则和指导思想,笔者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一代大学英语(提高篇)》第一册为教材,选取其中第五单元“品味文化”(A Taste of Culture)中第一篇课文《饮食与文化》(On Cuisine and Culture),对其设计了四个课时(180分钟)的教学实践。
1.學情分析。我校为一所海军重点理工类大学,所录学生的高考分数均在各省一本分数线以上。海军是国际化军种。对于将成为海军军官的学生来说,英语语言技能是其日后与外军交流甚至晋职晋衔的必备素养之一。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一年级高级班学生。这里所说的高级班是根据我校学生入学后进行的摸底考试(口试+笔试)成绩,挑选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组建而成。高级班人数约占该级总人数的20%,每班为30人。该班学生英语基础比较扎实,具备基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够就所熟悉话题展开简短的讨论(约2分钟),并能将部分讨论内容付诸纸面(约120词)。
本单元以文化为主题。其中,iExplore 1探讨了饮食中的文化。学生们对自己家庭、家乡,甚至全中国的饮食文化有着感性的认知和丰富的情感。这非常有利于本课任务的开展。但同时,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时也可能会遇到如下困难:一是语言表达上的困难。中国的饮食菜品繁多,技法多样,独具特色。学生在课前需要借助网络搜集、整理、归纳、总结关于中国饮食的英语表达。二是文化意识上的困难。本课是从文化的角度来探讨中国饮食的。如果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仅注意描述某种饮食外在的口味和品相,而不注重从文化角度探讨饮食背后的故事,那任务就失掉了其原有的意义了。
三是思辨能力上的困难。本课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学会使用例子解释自己的观点。能否总结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辅以恰当的例子说明,对学生来说将是一个“头脑风暴”。
2.教学目标。一是知识目标。能够了解并掌握有关中国饮食方面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简要总结有关中国饮食方面的英文表达规范。二是技能目标。能够用例子解释自己的观点;并运用所学介绍自己家乡或者中国的某种饮食或饮食习惯背后文化故事。三是思辨能力目标。能够归纳总结作者观点;并补充例子说明作者观点;能够发散思维,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辅以例子说明。
3.任务设计。为完成主任务,本课计划4学时完成。第1、2学时和之前的课前子任务1的目的是为学生搭建“语言脚手架”,为后续课前子任务2和第3、4学时做好语言准备。以下的教学设计将具体说明主任务的实施完成过程,即课前子任务2和第3、4学时及其后的过程(见图1)。
在主任务环节中,教师为学生设计真实的交际场景,以此驱动学生的下一步学习,帮助学生以产出为导向,建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在此,笔者选取课文中作者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某一观点(主推),或借用《舌尖上的中国》中对某种中国饮食文化的观点(建议),或就自己对中国饮食文化的某方面看法(有能力者可选择),口头介绍自己家乡或中国的某种饮食或饮食习惯背后的文化意味,并辅以例子进一步说明自己的观点。(约2分钟)
在课前子任务1环节,为了使学习任务完成得更有效,教师将主任务拆分成若干个子任务来进行。学生需要查询整理有关中国饮食的英文表达,包括菜品名、味道、食材名、烹饪技法等。采用小组协作的方式,将搜集整理后的表达按菜品名、味道、食材名、烹饪技法等范畴分类,形成成果汇编报告,上传至微信班级群共享,报告中每个范畴至少要有5个项目的英文表达。教师在微信班级群中对各小组上传的报告进行评价,综合各小组报告内容,帮助学生总结粗略的翻译规则。
基于课文的语言学习环节中,教师以iExplore 1课后Understanding the Text 中Section 1的表格、Section 2中的难句和Building your language中的习题为依托,讲解课文中的语言知识点,继续为主任务的完成做好语言准备。
在课前子任务2环节,要求学生在课下观看《舌尖上的中国》,找出该纪录片中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一种或两种食物,在微信班级群中分享发现,分享内容必须在80个词以内,需要包括食物名称和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原因。需要注意的是,“原因”指的是食物背后的文化意味,而非食物本身的口味。教师在平台上对学生的分享内容通进行评价。然后,教师将学生的分享内容进行汇编,留在课上使用。
当课程进入基于课文的观点提炼、例子的辅助、主任务表达提纲环节,教师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提炼课文作者对于中国饮食文化的观点;总结学生在微信班级群总分享的观点;讲解用例子进行辅助的语言表达技巧;帮助学生列出主任务表达提纲。
在主任务产出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先个人产出列出提纲,然后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进而选出最佳观点小组成员合力找出进一步解释这一观点的例子。小组生成发言提纲,派代表参加全班的课堂小演说。
4. 教学实施步骤。按照“产出导向法”提出的“驱动”“促成”和“评价”的教学流程,本课例将教学实施过程分为课前准备、课堂授课和课后巩固三个阶段,共计4课时。课前教师要尽力激活语言知识,要求学生通过微信班级群温习第一、第二节课前各小组生成的关于中国饮食方面的英文表达的汇编报告。完成iExplore1课后练习中Building your language部分。教师可以在微信班级群里传该部分练习答案,供学生自查。教师还应当在此阶段布置课前子任务2。在课后巩固阶段,教师可以要求各小组在班级群里上传本小组观点和所举例子的提纲。要求每个人就主任务要求写一个段落(80个词以内)。告知学生对该部分的评价将侧重语言的准确度和复杂性。
“促成”在第三、第四个课时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因此,以下将就第三、四课时的课堂授课步骤进行具体说明。课堂授课时,又可分为任务完成前、完成中、完成后单个阶段。
任务完成前阶段(35分钟);首先,展示代表性学生留言(10分钟)。教师挑选出平台上具有代表性的学生留言,在课堂上展示;对学生留言进行评价。同时教师也要提示学生,挑选出这些留言其实是他们对于中国饮食现象总结出的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观点和看法。其次,提炼课文中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观点(15分钟)。教师可将学生分组。要求每个小组负责人找出指定自然段中作者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观点。最后,介绍“例子”的作用(10分钟)。聚焦第4和第8自然段。
任务完成中阶段(40分钟),教师向学生布置主任务,告知学生主任务的评价维度和标准。首先,确立个人观点(5分钟)。学生先需要选出自己家乡或中国的某种食物或饮食习惯;然后思考这种食物或饮食习惯背后的文化意味。这一过程中,学生可借用课文中作者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某一观点(主推),或借用《舌尖上的中国》中对某种中国饮食文化的观点(建议),或完全依照自己的想法(有能力者可选择)。其次,确立小组观点(15分钟)。小组成员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评价选出最佳评价。教师在期间巡视,对各小组的观点进行指导评价。再次,举“例子”进一步说明小组观点(10分钟)。各小组合力找出进一步说明本小组观点的例子。教师要进一步提示学生注意评价标准中对于该项的评分原则。最后,形成口头表达草稿(15分钟)。任务完成后(15分钟),教师选取3名小组代表进行当堂展示,同时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
三、对基于“产出导向法”课程教学的设计反思
“产出导向法”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方法,它的效果还应进一步用教学实践来检验。笔者曾将本课例付诸具体的教学中。通过实践发现,学生受到笔者设计的交际场景的驱动,意识到自己的语言知识和表达技巧的不足,在其后的各项课上和课下的学习活动中反应积极,能够进行自主选择性学习。同时,笔者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扮演着设计者、驱动者、脚手架、引领者和评价者的角色。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也有疑惑的地方。我们现在越来越强调学生思辨思维的培养,可在“产出导向法”中,却对思辨能力的培养没有许多可以参照的原则和标准。如何在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课堂上培养学生具有思辨性仍有待進一步研究。另外,在大学英语课时不断缩减的情况下,如何将线上线下的学习统一起来提高课堂效率,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文秋芳. 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J]. 外语界,2013,(6):42-48.
[2] 文秋芳. 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构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理论的尝试 [J]. 中国外语教学,2014,(2):3-12.
[3] 文秋芳. 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 :387-398.
[4] 王洪林.以口头汇报为输出驱动的批判性阅读行动研究[J]. 中国外语教育,2015,(2):12-21.
责任编辑 陈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