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挽雕弓如满月
2019-07-04南翔
南翔
楔子
一个夏初之夜,在一栋商城里的一个老旧的酒店里见到伊春光,看到他艰难的步履,以及他双目失明的老伴,还有转不开身的床边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药瓶子。我就想,一定要给他留下一篇文字记录;是夜,听完他两三个小时的讲述之后,这种念头就更为强烈了。
我是在深圳会展大厅的乌市非遗馆认识伊春光的。
此前我曾应乌鲁木齐图书馆馆长的邀请,于一个白雪皑皑的季节自深圳飞行五个小时,到乌鲁木齐市政府的机关大讲堂和市图书馆各做了一次讲座。得知乌市的老朋友过来参加深圳文博会了,特去相见,当时就被他们带来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之一:弓箭制作技艺(锡伯族弓箭制作技艺)所吸引。一排垂挂的各式弓箭令不少顾客停步注目,此时弓箭制作大师——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伊春光不在,一旁是他的老伴,还有他的儿子伊陈辉。待得小伊电话把老父亲叫来,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个壮似铁塔(后来才得知他多病缠身,尤其双膝手术失败后不良于行)的锡伯族男人。略一介绍,伊春光便从壁上摘下一把弓来,挽而作射状。我接过也想试试,却连一半弓都拉不开。他用方言音很重的普通话告诉我,一把成功的弓拉满四十五公斤,抛射射程能达到三百米。
会展大厅人来人往,喧闹嘈杂,不是一个理想的谈话场所,当即约定晚饭后去他下榻的酒店采访。
一
我没有想到,老夫妇俩——一个腿不利索,一个双目失明——会住在这么一个阴潮局促、曲里拐弯的酒店里,带着助手几经打听,才找到伊春光夫妇的房门。
房间小到两个采访者坐下之后,其他人就再无转身之地。
在全国五十六个民族中,锡伯族是我很不熟悉的之一,更准确地说,在见到伊春光之前,我对锡伯族几乎一无所知。为了做一个合格的采访,来前我抓紧做功课。得知锡伯族,口语称“Siwe”,书面语作“Sibe”。在汉文史书中,不同时期曾有几十种不同译音与译法,如:须卜、鲜卑、犀毗、犀比、悉比、失比、失必尔、师比、西卑、室韦、失韦、斜婆、西伯、史伯、洗白、西北、席白、席北、锡北、锡窝等,直到明末清初才统一为锡伯。
这二十来个译名当中,我稍微熟悉一点的词语只有一个:鲜卑。
伊春光告诉我,他祖籍是辽宁,从小生活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后面还有一个小地名,只能让他写在练习本上,我才能辨识:扎库齐牛录那达其生产队。
此“牛录”并非地名,乃是清八旗组织的最早基层单位,起源于满族早期的狩猎组织。最初每一牛录下辖十人,后来录满三百人为一牛录。牛录还可借指清兵。锡伯族先人原本居住在诺尼河流域,他们是十六世纪末,被努尔哈赤击溃的九个部落之一。多年以后,锡伯人被编入八旗,驻防在齐齐哈尔和满洲等地区。乾隆皇帝征服新疆后,一七六四年锡伯人就被征调驻防,长途迁徙到新疆,屯垦戍边,在察布查尔聚居。成立于一九五四年的察布查尔县,乃中国唯一以锡伯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县,幅阔达四千四百八十五平方公里,是深圳的两倍半,人口不过二十来万,尚不及深圳一个街道的人口。
由于历史原因,居住在东北(满洲)的锡伯人早就讲汉语了,而在新疆这些昔日八旗驻军的后代仍然会讲一种满语的方言,即锡伯语。他们使用锡伯文,一种在满文基础上稍作修改的文字。还有人认为,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名称即来源于锡伯的族名。
中国的很多地方性语言包括一些民族语言都濒危了,譬如满语。我问伊春光会不会锡伯语?他说,我会太多种语言了,小学就开始读汉语,一直读的是汉语,会讲锡伯语,那是因为父母亲一直讲锡伯话嘛。我们锡伯族人都有语言天分,一般都会讲三种以上的语言,多的有四五种,一般会讲的三种是汉语、锡伯语和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会讲的人也多,身边会碰到很多哈萨克族人。我一九九四到一九九六这三年去蒙古、独联体几个国家做过外贸生意,所以蒙古语、阿塞拜疆语都懂一些。
伊春光出生在共和国创建之前,父亲念旧,存留了不少老照片,其中有糊了布面的硬壳精装相册,包括他和一些高级干部的合影,有两三百张之多,如果留下来都是珍贵的历史文物。“文革”开始之后,全家都害怕,更何况十七八岁的伊春光还当了民兵队长,趁着父亲出工不在家的时候,他跟妈说,要是被人发现这些旧时代的东西不得了,便把父亲的老照片一把火全烧了。父亲第二天知道以后,边骂边流泪。伊春光小声嘟囔道,你那些破旧东西,有什么值得保留的。父亲在一九九一年病逝了,现在想来,把他的旧物都烧了,真是对不起他老人家。察布查尔的历史文化都找不到了,不仅文字资料在那个年代“破四旧”都烧了,八个牛录的城墙也都拆光了。
察布查尔地广人稀,是一个农业县,水稻小麦,瓜果菜蔬,以及畜牧业都有。两百多年前从东北迁徙过来的锡伯族男女老少,沿袭了八旗的军事编制,有火枪连、弓箭连之类。一七六六年春,迁移到察布查尔地区,将六个旗扩编为八旗,组建锡伯营,成为“伊犁四营”(索伦营、锡伯营、察哈尔营和额鲁特营)之一。锡伯营是集军事、行政、生产三项功能于一体的组织,在漫长的戍边经历中,建设边疆、抵御外侮,功不可没。
伊春光小时候在家里种地,播种,施肥,收割,扬场……样样农活都做过。他有兄弟姐妹九个,两个姐姐,三个妹妹,三个弟弟,连同父母一家十一口人吃饭。三年困难时期,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吃过。他初二上了一个学期就辍学了,因为一个学期九块钱的伙食费交不起。辍学之后,回到生产队务农,分配干什么就干什么。水稻、麦子、苞谷、胡麻、油菜……都种过。“文革”头几年,一切军事化,冬天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温,房子也沒有,住在地窝子里挖水渠,一条水渠挖了三十多公里。吃穿都谈不上,窝窝头上沾着一粒粒的老鼠屎,用手一擦就吃了。喝的水打自山上挖的一个水池,人、狗、马都饮的是一个池子里的水,夏天水上漂着一层红虫子,用纱布过滤一下就行了,烧开了再喝。
就在那样的条件下干农活。因为年轻,扛得住,也没觉得特别艰苦。
二
当工人之初,伊春光在父亲手下学木工——这便为他后来制作弓箭埋设了基础。
伊春光的父亲是一名老中专毕业生,手上功夫很厉害。父亲在农机修造厂工作,设计过手推收割机,会裁缝,懂做鞋,长木工,能打铁,擅制银器。他做的杆子秤,盘秤,跟外面卖的一模一样。父亲一手毛笔汉字也写得呱呱叫,当时用锡伯音登录当兵人的姓名,譬如属于哪个牛录,都是他父亲的拿手活儿,一般人还真替代不了。
至今忆起,伊春光都忍不住夸赞父亲:“他太全能了!”接下来是自夸:我遗传了父亲,当年在县农机厂,木工,钳工,车床,镗床……我都会,只要领导安排的,我都会去学,上手很快。
确实,从伊春光之后三四十年的履历可证,他是做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直到迷上锡伯族角弓——可以说是前无师傅领路,中无场院盘桓,后无资金驰援,全凭一份热情、兴趣与痴迷,便将一个濒临失传的民族文化技艺钩沉、拼接、打磨,使其重放异彩。
自一九七〇年到县农机厂当工人,一干就是十五年,直到一九八五年企业画上句号,农机厂破产关门。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察布查尔县成立了一个公路养路队,那是为了响应一个在全县所有乡、镇、场铺设柏油路的规划。全县甄选技术人才,有制图基础的伊春光被录为公路工程桥涵技术员。才没干多久,又有一个更令人头疼的企业需要“救火”,伊春光被县领导指名去了县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下属的一家知青地毯厂。这家地毯厂的情况与他此前离开的农机厂不相伯仲,都是应该破产关门了。地毯厂一无资金,二无市场,三无技术——技术人员都跑了,只剩一名南疆过来的中年女子。如果企业接二连三地倒闭,把老少职工都推向社会,那会带来更大的麻烦。因此,即便地毯厂开建八年换了八任厂长了,也还得继续换。伊春光是第九任厂长。
看到眼前一个冷寂萧索的摊子,伊春光也颇为清醒。他知道自己不是救世主,虚头巴脑不行,豪言壮语更不能挽狂澜于既倒。不去最好,前面八任厂长,也不能说人家都不尽心尽力,人家干栽了的地方,你伊春光未必就能站起来。孩子们都阻拦他,爸别去,连年亏损的厂子,你要是也栽了,丢脸就丢大了。几次推辞未果,伊春光便提到,企业账上一分钱都没有,都是负数,你们让我怎么干?你们起码给我两万块钱启动资金吧?
当时银行行长都来了,问以什么方式借贷呢?伊春光说,他的编制留在劳动就业局,工资与企业挂钩,自负盈亏。银行行长同意了,办理一应手续。签字之后很久,贷款却下不来,银行把这个皮球踢回给了劳动就业局。伊春光接着跑劳动就业局,每次去都是坐冷板凳,这样拖了一个多月,他的工资也没着落了。还有一群嗷嗷待哺的工人呢!如此下去大家伙儿都得坐以待毙。回去跟家人商量,上下左右都不行,只得咱自救了,忽生一计:把咱家的房产证拿出去抵押贷款吧!
全家都反对:你这是想干吗呢?要是哪一天厂子彻底关张了,咱家的房子被银行收走了,你让我们去露宿街头不成?!
没有别的出路了,想到的就要去试一试,尽管违背了全家人的意思。伊春光趁老婆不备,将房产证从橱子里偷出来,跑去公证抵押,找工行贷款。这时他留了一个心眼,提出不把房产证给银行,就存放在公证处。他跟公证处的人说,我是为政府排忧解难办企业,银行原来答应给贷款的,现在不给了,是银行失约在先。我实在是山穷水尽没有办法了,硬着头皮也想把这个厂救活过来。
公证处酌情,也进一步了解了问题的来龙去脈,答应了他,给银行出具了证明,使之拿到四万块钱现金。
这四万块钱捧在手,真是有一种火烫的感觉,伊春光眼圈儿都红了。
尽管房产证押在公证处那儿,从此这套房子也就悬了,说没有也就可能没有了!靠唯一值钱的身家抵押得到的这笔钱可不敢乱花,首先得拿去买材料,还得留一些给工人发工资,不然人心不稳啊。当时地毯主要是外贸出口,全疆各地县、团、场都建有厂子,企业没有出口权,是代工性质。原材料由南疆一家大企业供给。伊春光所在的知青地毯厂,从省轻工业厅付款领回各色染好的专用毛线,同时领回的还有国外客户定制的图纸,织成半成品送省轻工厅,经主管地毯出口的部门请专家验收评出等级之后才能回收货款。
编织地毯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强度大,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技术要求高,刚起步厂里才有一二十个人。招工不易,为了迅速招工,伊春光想到一个点子,这个点子也足见他脑瓜子灵活。
十七八岁的姑娘个个好动爱玩,当年卡拉OK方兴未艾,在各大小城市如野火燎原。夜晚女孩儿外出唱歌跳舞,做父母的既有花费的考量,亦有安全的担虑。歌舞厅普遍缺少女孩,没有这一半,另一半——男的就去得少,生意就冷清了。伊春光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歌舞厅单人门票是三元,他跟老板约定,只要本知青毛毯厂由领队带职工来唱K,每人只收五角门票并保证女工的安全。歌舞厅老板略一思考,也觉得这是个办法,只要有人来,歌厅才不至于歇业。因有了夜晚文娱活动的吸引,白天烦累的织毯工作变得可以接受了,一个月内前来报名的人数达到四十多人。如此两全其美,地毯厂快速招到了工人,又丰富了员工的业余生活。
织地毯不仅是一项需要耐力和体力以及细心的艰苦劳动,还是一个技术活儿,工序多而杂,即便磨刀剪——这是织毯须臾不能离手的工具。眼前这一群莺莺燕燕的丫头们什么也不会,得厂长伊春光亲自操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厂里所有织毯机都归伊厂长调试,各种实操工具如剪子、刀子、耙子,亦由伊厂长打磨、调整,他简直是万能工啊!刀剪不利,半成品的毯子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绷线也很讲究技巧,要绷得根根笔直,如果线错位了,即使错一星半点,出来的也是次品。品质决定价格!如果是正品,每平方尺可以挣四百元;如果出了次品,如织错了花纹,厚度、密度不达标,每平方尺则要赔两三百元。
这些姑娘在家都是金枝玉叶(只有一个守门的是男生,其余都是女孩儿),还有不少是干部子女,得用各种法子拢着她们,谈及此,伊春光一声喟叹:那几年可真是难啊!
光靠哄着当然不行,既然是一个企业,还得有规范的企业管理及奖惩制度。
先说管理,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质量不能等到送去出口再做检验,而是首先得自己把关,从每一道工序上把关。只有在厂里技术人员这儿能合格,送去外贸仓库等待验收才不会心虚。送去检验的产品不合格,不仅耽误了工期,浪费了材料,减少了收入,还会降低企业的可信任度。
再说奖惩,各色毛线都是花钱买回来的,浪费少就节约了成本。有些姑娘手重,毯子上常常留出长长的毛来,咔嚓一把就给剪了。必须从源头上解决问题,量体裁衣,看人做饭,也就是讲你织毯是一米七宽的还是一米八宽的,三米八长的还是四米长的?一个平方尺要用到不同颜色的毛线都给你算好,要是节约了一百公分,奖励十块钱;要是浪费了一百公分,罚二十块钱。这就是一个考核指标。指标也是有人情味的,柔性的,年轻人都有一个学习过程嘛。上岗头三个月出超了用料不计,三个月之后开始严格实行。
本县知青地毯厂是一个小厂,员工最多时也只在八十人上下,产量也不高,不像其他地区的厂子,动辄几百人。可是,小可以博大——那就是以质取胜。三个人一组,各组较劲,最多的月薪可以拿到四百五六十块钱。伊春光与劳动就业局签了合同,他的工资收益与企业效益紧密挂钩,盈利有奖;如果亏损了,他的工资便归零,所以他得带头铆足劲儿干。当同行不少企业在质量竞争中如秋叶飘零,纷纷败北,他们的厂却逆风飞扬,扭亏为盈,第二年即获得省轻工厅地毯科的奖状与奖品。
伊春光接手第一年,地毯厂不仅一举改变了开办以来长年亏损的旧貌,按时发放了职工工资,还盈利了五千元。不过合同答应给他的奖励并没兑现,甲方提出折旧没有计算在内,这颇令伊春光来情绪。他一边继续干着,一边开始打官司。一审二审他都胜诉了。
伊春光站起来道,我当时在地毯厂做了两年都盈利,以后就开始打官司,他们对我的承诺不兑现,我胜诉了也拿不到钱,还把我的工资停了。还想把我的房产证拿走,幸好我提前拿回来了。为四万块钱贷款,银行请了律师,可我留下七万块钱地毯没织完,他们给我停产关了,这能怪我吗?我能不生气吗?!
三
从官司中脱身出来,已经到了一九九四年,适逢边贸日趋兴盛,出国经商者也不少。伊春光跃跃欲试,有心横渡商海,却无资金置办舟楫。他便利用自己的语言天赋,给老板们当翻译。他在蒙古以及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近十个国家,都留下了奔走的足迹。做翻译是一个苦差事,挣钱不多,年入三四万吧,却比当厂长省心多了,按月取薪,也算是衣食无忧了。
另外,频频外出也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九十年代那三年,跟随那些胆儿肥的各路“豪杰”走出国门,虽然不算出将入相,也还是体察了不少世态风情。感悟到经商挣钱确实比做实业便捷多了。
那时候所到的一些国家,发现他们家里什么都有,房子,汽车,电话,冰箱,洗衣机,办公室都是电脑打字。所到的这些国家,虽然贫富不一样,但基本生活设施都很齐全。我们国家的经济刚在爬坡,家里连座机都远未普及。
只有对比才能看出差距。
一九九四到一九九六三年的商界跨国跨语种翻译,伊春光把这种经历也看成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他于八九十年代之交,曾去阿尔泰干部学校读了两年经济管理,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他觉得更能增长才干。
在工厂学技术做管理,出国后做翻译学经商……这一条二三十年的人生脉络,与伊春光晚年矢志锡伯族角弓有无明显的关联?如果说角弓是技艺亦是文化,那么如何在将此濒于失传的民族技艺赓续之时,也经受住商品市场的淬火,令其绽放出甫出炉的钢锭一般的幽蓝之光?
伊春光告诉我,他自一九九〇年就开始断断续续做弓箭了。最早接触到的弓箭是父亲的手艺,父亲是木工,先是给生产队、后是给农机厂做木器。家里的弓箭是他早年做的,等到伊春光有兴趣的时候,父亲早已不做弓箭了。但是挂在墙上的弓箭,是一个暗示,是一个提醒,是一个呼唤。一旦有了合适的土壤与气候,一个游牧与征战民族的血液便会在他的子孙后代身上涌动与奔腾。如果做一个简单的划分,锡伯族由东胡——鲜卑——室韦——锡伯的顺序发展演变而来,骁勇的弓箭文化贯穿其中。从先民的山林射猎,到后来很长年代的草原游牧,再到近两三百年的东北农垦,新疆戍边,及至当下的市场经济,一个民族的文化,与其生活状态相伴而生。
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有一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
诗中的“将军”“角弓”“都护(官名)”“铁衣”在百丈寒冰、万里凝云的茫茫西域,更显得遒劲与苍凉,俨如雕像。
弓箭无疑是冷兵器时代最具俘获力与威慑力的武器之一,弓箭文化贯穿了这个民族漫长的演变与迁徙过程。锡伯族弓箭制作技艺伴着清代锡伯族人的降生和成长,与其灵魂融为一体。那时锡伯族村村有箭场,家家有弓箭,视“神箭手”为无尚荣耀。锡伯族弓箭制作技艺也是原始萨满文化的遗存,历史悠长。
只要在網上检索与锡伯族角弓相关的条目,多为伊春光的制作或弯弓图片。他也是二〇〇八年六月由国务院公布、文化部颁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弓箭制作技艺·锡伯族弓箭制作技艺”的唯一代表性传承人。
伊春光对已逝的父亲充满怀念,每每提到自己的遗传或传承都来自父亲。
“爸爸做弓箭我没有看到过,但是他做好的弓箭看过很多。我为什么做弓箭会那么快呢?就是有一点他的基因、他的智慧在脑子里。我爸爸是一个爱讲故事的人,人情好,手艺好。每次外面干活回来,他就把工具卸下来,把绳子松了,把油抹上。为什么?保持工具再用时好使,不偏不倚。他做事的地方总是拾掇得清清爽爽,干干净净的。休息的时候抽烟,给我们兄弟姐妹讲故事。他的记性真好,讲《一千零一夜》《今古奇观》……很多故事可以从头讲到尾。他也讲了锡伯族的历史,讲了制作锡伯族角弓的过程,怎么做有弹性,怎么做拉力好……我对弓箭的喜欢和了解,就是从父亲那里开始,从父亲嘴里得到的。”
从父亲那里得以亲炙是第一方面;从实物引申是第二方面,他制作锡伯族角弓的用材及方式,最先是依照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体委保存的一张古弓——锡伯族奉清廷之命西迁伊犁戍边屯垦时带来的清弓,硕果仅存;自己一边学习,一边实操是第三方面,他说为了制作角弓,他确实没有少读书,譬如《考工记》《天工开物》他都读过。他认为《考工记》虽然有“弓人”篇,但是对于制作弓箭来说,读它是远远不够的。
为撰写此文,我特意买了一本《考工记》。拢共七千一百字的原文,注释多到喧宾夺主,涉及“弓人”的实在不算短,开篇即道:“弓人为弓,取六材必以其时,六材既聚,巧者和之。干也者,以为远也;角也者,以为疾也;筋也者,以为深也;胶也者,以为和也;丝也者,以为固也;漆也者,以为受霜露也。凡取干之道七:柘为上,檍次之……”名人制弓,采用六种原材料都须适时。六种原材料都已具备,以精巧的技艺来配合制造。弓子,用以使箭射得远;角,用以使箭行进快速;筋,用以使箭射得深;胶,用来做黏合剂;丝,用来缠固弓身;漆,用来抵御霜露。采用干材的来源有七个,最好用柘木,其次用檍木……(白话译文引自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考工记译注》)
我阅读《考工记》,见其对于制弓的选材用料,过程细节,靡不备详。形而上的,譬如制弓要體察持弓者的高矮胖瘦,意念宽缓,行动舒迟;形而下的,譬如凡选胶,要颜色朱红而交错纠结为佳。伊春光却说,对于具体制作,此书只讲到皮毛,关键的细节没有。那就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意思了。
角弓用材主要有六种(六材):水牛角、牛蹄筋、胶(皮胶或鱼膘胶)、竹片、桦树皮和桐油。具体说来,弓胎用竹片,弓背铺牛筋,弓面粘贴牛角,弓梢用榆木、桑木、桦木皆可;为防弓弦磨断弓梢,梢头镶嵌牛角;为防弓背受潮变型,再在弓背的牛筋上贴一层桦树皮,于桦树皮上刷一层桐油收工。桦树皮不变形,不开裂,防潮防水——把桦树皮浸泡在水里,一个月都不渗水;而且花纹漂亮,年深月久会变成古铜色。写作之时,我也看到有关资料,东北的一些少数民族,譬如鄂伦春人早年生活中的各种器皿,很多是用轻便的白桦树皮制成的,如箱子、篓子、水桶、碗勺,乃至桦皮船……
我提及《考工记》里的说法:取干(材)之道,竹子是不堪大用的。
伊春光认为,竹子不是不能用,一是要看用在什么地方,清朝的角弓弓胎都是竹子做的;二是要看选什么样的竹子。竹片只能做弓胎,竹节长好还是短好,还有竹头竹梢各安放在哪一头……这些都有讲究,这些《考工记》都没讲,完全是他在实操中一步一步琢磨出来的。制作任何一项器物,工具的得心应手很重要,以前在农机厂、地毯厂是这样,现在做弓箭依然如此。譬如加工牛蹄筋——要选后蹄筋,前蹄筋短,不好用,后蹄筋要加工成不长不短的四十五公分,这里既有选料、温控等问题,还有一项,就是工具也要好使。加工牛筋的流程颇为复杂,得先把干牛筋泡在盛满水的盒子里,等牛筋泡软到适合的程度拿出来晒上一个半小時,湿度适中之时,开始用木锤砸四百至五百锤,待得牛筋纤维发热变软,才能撕出制弓匠所需的牛筋纤维。
水牛角是要材之一,乱七八糟的水牛角也不行,要软硬合适才行,有的角软软的,没有弹性,有的角硬硬的,当当作响,都不能用。
新鲜的羊角弹力最好,上面隐约可见血丝。但找一个好的羊角真是不容易,即使一只新鲜羊角,也常见裂纹。乃因公羊性烈,发情的时候打架,隔得很远,两只羊对冲过去,哐当一下,角就裂了,裂纹都是横着的,没法用。有一些外面看起来是好的,光滑的,剖开一看,深深的一道裂纹藏在里面,只有一声长叹:可惜了!羊角难觅,牛角出材率高,故多用牛角。
熬制胶水,或是鱼皮,或是鱼鳔,或是猪皮。总之全是自然界的天然材料,绝不用任何化工材料。
伊春光也遍寻弓箭制作的书刊,他曾去故宫买过两本几百元一本的古代兵器类书,图文并茂。因图片清晰,他从纹路上就能区别是牛角还是羊角,甚至,能区别大概是几龄的牛或羊。
四
谈及为何对锡伯族角弓一往情深,伊春光说,在锡伯族文化里,弓箭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老祖宗就是拿着弓箭过来守卫边疆的;锡伯族是善于也精于射箭的民族,曾享有“骑射劲军”的美誉,察布查尔曾被誉为“射箭之乡”。两百年前,锡伯人正是挽弓当挽强,靠着手里的弓箭,在伊犁河挡住了沙俄征尘蔽日的数万铁骑。在清乾隆年间的“紫光阁功臣像”里就有锡伯族英雄图伯特的绘像。老祖宗死了以后要把弓箭一起放在棺木里,到天国去了,弓箭是他的一个图腾。伊春光的青少年时代,锡伯族年年都搞射箭比武,谁赢了就宰一只羊吃。尚武精神,可以培育青少年的体魄与人格,他感慨现在沉迷手机、视频的孩子太多,向往在辽阔的草原上奔跑、骑射的孩子太少。长此以往,不仅近视率高,而且身心都会出问题。
伊春光二三十年以来,痴迷做弓箭,首先是喜欢,有兴趣,不然也很难坚持这么久。再则,也有一种荣誉感。因他制作的弓箭不仅仅是售卖,还让一些古代精品得以“起死回生”。
二〇〇七年,他以民间团体的形式报名参加了在青海举办的“五彩神箭杯”中国传统射箭邀请赛。回到新疆之后,他在自治区博物馆惊讶地看到有一张形状怪异的角弓——一把一千八百年前东汉时期的弓箭,乃是新疆和田市尼雅县出土的文物。怪异的弓形勾起了伊春光复制的兴趣,他向馆领导表达复制意愿,想用真材实料按原比例大小复制,以期古弓重绽芳华且具有实用价值。馆领导经磋商并了解他的制弓历史,回话道,你复制此弓可以,但馆方因资金紧缺,不支付任何费用;可复制两张,双方各拥有一张。双方就此签订协议,乙方(伊春光)复制持有的弓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售卖,但允许展出。尼雅弓在全国唯有新疆有三张,都是残弓。眼前这张弓出土时即不完整,左弓胎已经开裂。弓形奇特则为伊春光前所未见,弓形和传统弓很不一样,传统的清弓,弓身是两个弧,这把尼雅弓是四个弧,两大两小,两个大弧弓身宽为七毫米。制弓材料则与传统角弓一样。是用四块牛角顺着弓延伸贴在弓胎内,弓胎为桑木,两头的弓梢是用牛大脚骨制作,把手上也是牛大脚骨黏贴的,弓背铺的是牛蹄筋。
一些专家起始判定这是一把木弓,他根据弓箭上的花纹认定是一把牛角弓。因年代过于久远,这件国家一级文物已无法触碰,更不用说搭箭拉弓了。经过精心研究,包括寻找各种资料,在前后约一年的努力下,他终于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成功复制出了一把东汉角弓,交付给博物馆收藏。事先签订了协议,因是一级文物的复制品,原则上他可以复制两把,一把给博物馆,一把自己留存,不能再多,决不允许流向收藏品市场。曾有人想出高价请他复制,均被他婉言谢绝。因材料不凑手,最终他也只复制了供自治区博物馆收藏的一张弓。
中国民族博物馆、中央民族大学各收藏了他两把弓箭。他的专题在央视一二三四……几乎各个频道都有。即便百度检索“锡伯族”,开篇的短视频也是“角弓传人伊春光”,其造型,激发着一种血缘古老的想象:他头戴毡帽,身着民族服装,在辽阔的草原上弯弓试射。
如果说,角弓是锡伯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那么当下,这个符号的代表性人物就是伊春光无疑了。
可是看到他有些蹒跚的步履以及一大堆药瓶子,我很难将不少视频中的射箭壮汉与眼前的伊春光合二为一,虽然,他魁伟的身材犹在。
他说双腿在二〇〇三年三月做膝关节置换术失败了,不走路都疼,走路就更疼了。每天都要吃很多止痛药。回忆当年做手术,他躺在手术台上,因是半麻,听得机子发动之后停了两次,就听到医护人员在对话:这个机子气压不够,昨天就是这样的了。他吓了一跳:机子不好,你们也敢给我上,这是帮我加工吗?转速不够,起码切割就会有很大问题。手术之后,双腿持续疼痛;医生说三个月之后会缓解,三个月过去了,却长期拄着拐杖,双腿简直疼得要命。他说话时又吃了一片药,“这个很影响我的工作,现在慢慢走一公里还可以,再远就疼了。昨天吃的一种止痛片,今天又换了一种,三种合起来吃,一天两次。也要忍着,控制,再吃多了,怕身体吃不消。疼痛是很让人难受的事情,它时时在提醒你,你的腿有问题。我已经老了,也是够辛苦的,再加上这么个倒霉的医疗事故。怨谁呢,即使打个官司赢了,腿也好不了啊,自己认了吧。”
我跟伊春光聊天之时,他双目失明的太太一直坐在床边,一言未发。
伊春光指着老伴说,“她也是可怜人!两眼一抹黑二十年了,她是糖尿病,手术前还能上街去买菜的,手术之后什么也看不见了。有很多糖尿病病人做了眼手术以后是好的,她做了以后却什么都看不见了。那一年她做手术,我提出先做一只,以后再做另一只。他们说,岁数大了,疼两次,不如疼一次,一次做了吧。你看看这个后果。”
提起老伴赵玉香的手术,伊春光既有怨艾,亦有自責。如果“固执己见”,或者两人都去北京大医院做手术,应该会好得多,可能就不是这个结果。他说不能落下她,走到哪里都把她带上。他跟赵玉香一九六七年结婚,那是一个凡事讲出身的年代,赵家祖上是地主,领导劝他不能跟这样出身的女子结婚。他执拗道:“这个地主家的丫头人好啊。”自主结婚的结果,是当年把他民兵连长的职务给撤掉了。
我看了一个《了不起的匠人》的纪录片,记录的是伊春光的工作与家庭。每天一到点他就准时回家,给老伴做饭;饭菜上桌,问她是否可口。老伴也帮他撕牛筋,打下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片子结尾,是伊春光感人的心声:“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一辈子只爱一个人。”
我在撰写此稿时,一是关心一年未见的伊春光的身体,再是关注角弓能否进一步走向市场。
关于身体,他发来两张医院的检查报告。检查结果很不乐观:
高血压三级,Ⅱ型糖尿病,腰椎多阶段退行性病变并椎管狭窄,腰增生性脊柱炎继发椎管狭窄,双膝关节置换术后遗症,双眼视网膜动脉硬化二级,左眼黄斑病变……
视力不好,无怪在我撰稿期间,彼此频繁的微信往返,他的错字率很高。一身多种病痛皆远非癣疥之疾,也严重影响他的生活质量,遑论对工作的干扰了。
伊春光在乌市频频进出医院的空隙告诉我:作为一个工匠,他当然也一直关注市场,多年以来的制作、参展、参赛等等,三个儿子长子伊陈俊、次子伊陈永、三子伊陈辉,均在经济与精神上给予老爸很多支持,前后投入了百万元。可若完全不计市场回报,就很难维持至今。
为了防范恶性竞争,二〇〇三年伊春光将弓箭、皮弓壶、箭壶都申请了外观和实用专利,办公司,申请注册了“锡刀旦”商标(锡伯语箭之意),还有一个商标叫“嘎善宝”(锡伯语家乡之意)。二〇〇四年伊春光被评为自治州级“旅游行业先进工作者”。针对旅游品牌市场,伊春光确实做了不少研发。创新之一,早在一九九二年伊春光就设计制作了针对旅游市场的木质工艺弓箭六个系列,六款弓。这几款木质工艺弓箭不能拉射只能张挂,属于工艺品。其中龙神弓系列,在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东阳),获得二〇一四“中国原创·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工艺木质弓的制作原材料取三种木质,桦木、榆木、大叶白蜡木,客户定制龙头用桃木,寓意吉祥;制作工艺是用以上三种木条,经模具层压制型,多种木条层压成型的弓身不易变形。创新之二,用现代材料玻璃钢片制作传统弓(弓梢用木材)。话说回来,以上两种弓都不在非遗范畴,都属于走平民消费市场的工艺品。
质实言之,伊春光也得用“非非遗”来养“非遗”。
他也想过把锡伯西迁的弓箭文化结合本县的旅游文化,带动经济发展,搞个原生态的文化产业园区,可惜未得到任何响应。
我最后问到他承传等难题,他的回答是:
牛角弓传承的难度不大,给三个儿子都传了,他们都会做,我的产品都是他们帮忙做的,因为我二〇〇三年三月做了双膝关节置换手术失败以后一直疼痛,上下楼,穿裤子,穿袜子很困难。疼了就吃止痛药挺着过日子,右脚手术后成了罗圈了。儿子们都有自己的工作。角弓这个技艺技术含量高,生产周期长,成本也高,市场不大看好。在城市里租个工作室年租费也高,我的家属也是医疗事故而造成双目失明二十多年,有冠心病、糖尿病,每天打四次胰岛素,离不开我半步。所以只能在小区内租了一楼做工作室,打磨机开机了,就有人打投诉电话,我就只能关机回家。如果租远了地方,我就很不方便啊。有些人,我送点礼说点好话也就罢了;有些人死活不吃你这一套,就叫你关门。难哪,就这样我坚持下来了。我有责任传承下去,儿子们也在申请开办射箭场馆。中华弓箭文化博大精深,仅一家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利用我们现有的平台,吸纳多方的志同道合者一起参与才好啊……
读到这里,我鼻子发酸。告诉他,我的一些已经在深圳内外各行各业工作的学生,读了看了有关他的报道与专题片,都心驰神往,谋划暑假飞去新疆骑马射箭。
他回答:
我们正努力在乌鲁木齐申办射箭馆,相信不久的将来就会成功。欢迎你和同学们来大美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锡伯风情园也有射箭场馆,不过距离乌市有六百八十公里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