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体验,让概念教学水到渠成
2019-07-03邢瑾
邢瑾
[摘 要]概念是数学的“细胞”,也是学生认知的起点。学生对概念掌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后续的数学学习。教师应优化教学策略,注重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厘清概念、掌握知识本质、完善和发展认知结构,以便学生能清晰地理解、准确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体验;概念教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7-0052-02
数学概念是人类对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概括反映,是建立数学法则、公式、定理的基础,也是运算、推理、判断和证明的基石,更是交流数学思维的工具。概念是数学课本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它是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有效载体,也是学生学会判定的前提,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对小学生而言,掌握概念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为此,我们在概念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将抽象、复杂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形象化,使之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从而促进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一、调动多重感官,掌握概念内涵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本身所蕴含的知识本质属性之和,也就是概念的具体内容。要想清晰地理解概念,必定要先掌握概念的内涵,而数学语言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严谨性,学生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难以直观、形象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因此,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构数學概念。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在屏幕上出示了民间剪纸、故宫、天坛、伦敦塔桥等图片,通过视觉盛宴,将学生引入神奇的轴对称图形世界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紧接着,教师出示半只蝴蝶图,学生觉得它一点儿也不美,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在练习纸上画出蝴蝶的另一半,并思考怎样验证所画图形的正确性。学生纷纷将两部分进行对折,看所画图形和原来图形能否完全重合。如果两部分完全重合,就证明画对了;反之,说明画错了。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什么叫轴对称图形。教师还趁机引出对称轴的概念,然后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画出它们的对称轴,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不同图形的对称轴数量不一定相同。
上述案例中,面对抽象的概念,教师设计了多种数学活动,变以往的“学数学”为“做数学”,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推理等探究过程,逐步感知和理解了轴对称图形概念的内涵。
二、巧妙引入符号,建构概念模型
英国著名数学家罗素说过:“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符号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语言,也是人们进行数学思考和数学表达的重要形式,在探索数学、理解数学和运用数学的过程中,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概念教学中也不例外。教师应让学生逐步了解符号语言,正确地处理数学概念和符号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真正理解符号的价值和意义,帮助学生运用符号建构概念的模型,体验概念问题“符号化”的优越性,高效地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逐步提高运用符号表示抽象概念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加法交换律”时,根据教师出示的情境图,学生收集到下列信息:操场上有28个男生、17个女生在跳绳,有23个女生在踢毽子;要解答的问题是跳绳的有多少人。根据情境图中的数量关系,学生列出了两道加法算式:28+17=45(人),17+28=45(人)。显然,这两道算式的结果是相等的,求出的都是跳绳的总人数。由此,学生提出这两道算式可以用一个等式表示:28+17=17+28 。教师趁势提问:“你还能再写几个形如 这样的算式吗?”学生列举了很多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没有发生变化的算式,加法交换律的概念自然而然就出来了——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教师没有满足于此,因为此时学生对加法交换律的理解还是不够深刻的,于是继续抛出问题:“你能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换律吗?”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在汇报阶段,他们展现了很多不同的表示方法。
生1:可以用文字进行描述,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生2:可以运用画图的方法表示,▽+◇=◇+▽。
生3:可以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a+b=b+a。
上面三种方法各有特点,但无不属于符号,这是学生符号化意识的无意识体现。教师顺学而导,让学生比较这三种表示方法哪种最简洁,让学生的眼光自然地集中在a+b=b+a这种表示方法上,感悟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的优势,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认知动机。
上述案例中,教师以情境图为推手,让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凸显出加法交换律的关键特征,帮助学生用字母建构概念的模型,体验用字母表示算式的准确性、简便性,培养了学生的符号意识,深化了学生对概念本质的理解。
三、借助变式辨析,深化概念理解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灵活性,学生需要进行缜密的思考与探索才能获得。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对于与例题同类型的题目都能够轻松解答,但对于变式问题的解决却差强人意。因此,在引入相关概念后,教师还应针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设计一些具有辨析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解答这些问题,深化对概念的理解,提升认知的深刻性与运用的灵活性。
例如,教学“认识周长”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头脑中建立了周长的概念,但此时学生对周长的认识还是肤浅的,并没有真正掌握周长的本质属性,于是教师出示了四个图形(如图1、图2、图3、图4),然后抛出问题:“你能指出这些图形的周长吗?”很多学生不知所措,不知道从何入手。教师点拨道:“为什么大家找不到图1和图3的周长呢?”这时学生意识到,这两个图形不是封闭的,所以没有周长。“谁来指一指图2和图4的周长?”教师提问。学生在指的过程中明白了,图形的周长和内部的线段没有关系,只是外围一圈的长度。
上述案例中,教师在教学了周长的相关概念后,为学生引入了变式练习,使学生对周长的认识进一步加深,明确“周长就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四、开展比较活动,厘清数学概念
很多概念的表述相似、内涵相近,随着学习的深入、概念量的增加,学生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经常会混淆这些概念。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开展比较活动,让学生在比较中进行区分,弄清易混淆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强化认知和理解。只有厘清了相关的数学概念,学生才能准确分辨概念。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有很多学生误以为面积大周长就大、面积小周长就小。学生之所以形成这样的错误认知,是因为没有真正区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如果生硬地讲解和纠正,学生未必能真正理解,于是教师让学生每人用一根长18厘米的细绳围成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的长方形,看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学生发现不管怎么围,它们的周长总是相同,都是18厘米,但面积有4种不同的情况:8平方厘米、14平方厘米、18平方厘米、20平方厘米。几经比较,学生深刻认识到周长和面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面积大,周长不一定大;周长相等,面积并不一定相等。
上述案例中,在学生未能真正区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时,教师没有生硬地讲解,而是设计了比较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有效揭示了这两个概念的区别,避免再次混淆。
总之,概念教学是数学课堂的基本教学内容和不可回避的话题。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应让概念教学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理解、内化和升华,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编 吴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