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肩痛穴配合中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86例疗效观察

2019-07-03朱卫东于世超崔学超明松林

食管疾病 2019年2期
关键词:肩痛肩部肩关节

朱卫东,于世超,崔学超,明松林

肩关节周围炎又称粘连性关节囊炎,祖国医学称之为五十肩、冻结肩、凝肩等。其为滑液囊、关节囊、肌腱以及肩周肌肉等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发展所致,导致肩关节内外粘连,关节活动受限[1]。本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人群,女性多于男性,多为单侧发病。主要以肩部疼痛、肩关节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特别是患者肩外展、外旋、后伸受限,甚至局部肌肉萎缩为临床表现,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2]。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经过数月或1 a以上的时间,多数病人疼痛症状可缓解或消失,关节功能自行恢复[3]。目前针对本病的治疗方法有许多种,如针灸、按摩、穴位及关节腔内注射药物、小针刀、手术及功能锻炼等[4]。本研究采用针刺肩痛穴配合自拟中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8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针灸科和疼痛科以及其他有关科室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明确诊断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86例,按其就诊顺序编号,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86例患者中男36例,女50例;年龄40~73岁;病程0.5~2 a;有明显外伤史患者26例,偏瘫患者12例,骨折石膏固定术后患者3例,糖尿病患者10例;左肩37例,右肩49例。观察组43例中男19例,女24例,年龄40~72(50.26±3.32)岁;对照组43例中男17例,女26例,年龄41~73(50.43±3.50)岁。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标准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肩关节周围炎的诊断标准:①肩部疼痛、缓慢发病并持续性疼痛,夜间或天气转阴时疼痛加重,局部怕冷,影响睡眠;②肩关节外展、上举、内外旋受限:上举<140°,外展<85°,后伸<30°,内旋、外旋均<40°,或有“扛肩”现象;③肩周压痛;④肩周肌肉萎缩或痉挛;⑤日常生活动作受限,如梳头穿衣、脱衣、系带、患臂上举、掏裤兜等动作均感困难;⑥有风、湿、寒等外邪侵袭病史或外伤史[5]。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6项诊断标准;②对本研究中的自拟中药组方药物既往无过敏反应病史;③患者本人或授权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①既往有精神、免疫及血液等系统疾病者;②合并有心、肾功能不全者;③有习惯性肩关节脱位、肩关节骨折、肩部感染、骨肿瘤和严重的骨质疏松者;④中药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

1.5 治疗方法对照组针刺肩痛穴:①取穴:平衡针灸中的肩痛穴,通常定位于足三里下2寸(1寸=3.33 cm),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或髌骨中线与外踝连线之中上1/3处,单侧肩关节周围炎取对侧穴位,双侧则取双侧穴位。②操作:患者针刺体位取坐姿膝直位,局部常规碘伏消毒,取30号3寸一次性无菌毫针1根快速垂直刺入,进针1.5~2寸,并缓慢提插,以捻转平补平泻手法1~2 min,以肩痛穴出现触电般针感[6],或酸、麻、重、胀等气感,向下或向上传导为宜,向下传导至足面、足趾,向上传导可至腹部。同时嘱患者做肩关节内收、外展、前屈、后伸及旋转活动。每次留针15 min,每天1次,7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肩凝口服液,基本方药组成:黄芪30 g、威灵仙30 g、川芎12 g、红花10 g、桂枝12 g、细辛3 g、奏芜12 g、苏木2 g、干姜20 g。随症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连续服用2周。比较两组综合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scale,VAS)。

1.6 功能锻炼除急性期外所有患者均辅以功能锻炼,鼓励患者进行患肩关节外展、旋转、前屈和后伸等动作,完成肩关节内旋和外旋、摸背、摸耳等进行功能锻炼。

1.7 疗效观察观察指标:按照VAS评分标准评估两组患者肩部疼痛程度,评分0~10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疼痛越明显[7]。疗效评价标准: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临床治愈:肩关节疼痛消失,并且活动恢复正常,可参加日常工作和学习;显效:肩关节疼痛基本消失且功能轻度受限;有效:肩关节疼痛部分消失且功能中度受限;无效:肩关节疼痛无缓解且功能仍严重受限。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8]。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比较两组VAS评分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6,P=0.948);在治疗后VA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2,P=0.032),提示两组疼痛症状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

2.2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02%(40/43),对照组总有效率79.07%(34/4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09,P<0.05)。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43) 例(%)

3 讨论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机制主要由于肩部在风寒湿侵袭、劳损、外伤等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下,肩关节周围的肌腱、肌肉、关节囊、滑囊、韧带等组织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组织液外渗,进而造成组织粘连,肌腱与关节囊紧密结合,最终限制了肩关节的正常活动。

针灸可用于治疗痛经、骨关节炎、纤维肌炎、三叉神经痛和手术后疼痛等,而且针灸可成功治疗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和血液中5-羟色胺和脑啡呔增加所引起的精神紧张和压抑[9]。首先,能够刺激大脑释放脑啡肽,增加机体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从而缓解疼痛。其次,针刺可以减少中性、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在损伤部位局部聚集,减少其对损伤部位的影响,促进损伤修复[10]。本项研究采用针刺肩痛穴,针灸可增强对穴位、病变组织的良性刺激,快速镇痛,加快肩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增强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自我修复功能。功能锻炼使纤维化的软组织逐渐恢复弹性,并增加筋肉的活力,进一步松解粘连并且预防新的粘连,达到止痛、抗炎、通利关节的作用,最终达到综合治疗的目的。

肩关节周围炎属于中医“痹证”“肩痹”范畴[11],痹证发病的内因主要是肝肾阴虚及阳明脉虚,积久筋凝,日久则气滞血瘀,气血渐亏。外因主要是风寒湿邪侵袭肩部及外伤劳损致使经络阻滞,气血不畅,经筋失养。故本研究以祛风散寒、行气活血、消散淤滞、通络止痛为治则。本研究选用黄芪升补阳气、调和脾胃、增强机体免疫力;独活祛风胜湿、散寒止痛、活络通痹;细辛具有解热镇痛、散风除痹之功;桂枝散风祛寒、去肢节间之风痛;威灵仙活络通经、散瘀止痛。诸药合用达益气温经、和营通痹、祛风达络之效,对肩周炎起到了良好的治疗作用。

总之,针刺肩痛穴配合自拟中药肩凝口服液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疗效良好,是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具有简便价廉的特点。

猜你喜欢

肩痛肩部肩关节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强化肩胛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
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