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2019-07-03■
■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微课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升教学效率。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微课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探索《大学语文》课程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改善当前大学语文课堂教师侃侃而谈、学生昏昏欲睡的教学现状。
一、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概述
目前,关于微课,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微课指的就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的网络视频课程,可以实现某一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情境化教学。而微课的表现方式为短小精悍的在线教学视频,大多数的微课时间都控制在10分钟以内,其内容是对某一重难点知识的集中说明。目前,我国针对微课的研究还十分有限,只集中在前期的设计以及教学资源开发制作上,并没有真正实现应用研究。但是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已经开始组织各类微课比赛,充分调动广大一线教师的参与积极性,旨在加大我国对微课的研究力度,以增强其权威性及说服力。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微课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为核心的内容。加强微课的应用可以实现课前知识的传递,优化整个教学活动方案的设计。也就是说,“翻转课堂”的实现离不开微课的合理操作,所以微课能否成功应用将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效果。
二、《大学语文》课程背景
(一)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教学没有明确的定位。大学教育普遍更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大多数情况下,大学语文课程都是大班授课,且学制很短,一般只排一学年,每周课时不会超过两节。有的高校甚至采用讲座、选修课,质量普遍不高。第二,教学目标也不甚清楚,没有明确的教学大纲,导致《大学语文》教材体系存在一定的混乱,部分高校所使用的教材只是在中文系课本的基础上进行删减,无法满足现阶段大学生学习需求。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越来越不重视这门课程。
而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教学手段依然以灌输式为主,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接受能力,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互动的重要性。第二,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支持力度的加大,大多数高校都进行了扩招,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略有下降。而在考评机制方面,很多教师和学校依然在使用同一张试卷进行测试,以考试分数决定学生的大学语文成绩,影响了语文素养的培养。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意义
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可以满足各类学生不同的知识需要,从而实现层次化教学,以达到补差培优的效果,最终保证并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其次,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将实现资源的永久存档,有利于学生随机复习,不断巩固知识。总之,这是促进教学网络平台搭建的一种有利途径,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第三,翻转课堂把知识输出及传递提到课前,而课堂关注师生互动,知识的内化巩固置于课中并延续到课后,这样反其道行之的设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评价方式将更丰富,给教学各环节设置分值,分配每个模块分数占比,最终才形成期末分数。可见,考核方式的变革一定会通过翻转课堂的实施得以加速推进。
三、《大学语文》课程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一)该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
微课既是一种教学资源,又可以作为教学辅助。在完成了微课的制作之后,站在学科视角探索分析,我们教研团队总结出了一种基于微课的“3116”翻转课堂教学模式:“3”即实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三个教学目标;“1”即确定一个教学主题;“1”即依托一种信息化手段——微课;“6”即实施“读研赛奖评展”六步教学流程。这种教学模式围绕《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特点,利用微课的应用优势,使翻转课堂落地。
(二)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
基于微课的“3116”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包含以下三个阶段。
1、课前筹备阶段
教师要进行各种教学资源的搜集与整理,开发设计制作微课视频并上传到教学空间,而学生则要进行在线观看与学习。此即“读”的环节。教师可以将大面积语文知识点进行分割,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而学生自主进行微课视频的暂停或者回访,查缺补漏。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层次,根据学生的层次进行难易程度不同的微课视频制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性的学习,这样可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教师发布学习任务,要求在线答疑。学生查阅资料、完成练习测试,遇到疑问及时在线与教师交流沟通、需求帮助。此即“研”的环节。教师则要利用这一环节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难点,进而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计划。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习重难点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或结成小组协作学习。将学生练习成果发送到特定教学空间进行展示。设立排行榜,滚动更新,学生互评推优。此即“赛”的环节。
2、课中内化知识阶段
教师要科学调整时间,增加师生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时间,减少授课时长。课堂以学生主讲、教师深化的方式进行。团队展示成果,对于表现优异的小组及个人给予平时成绩加分奖励。此即“奖”的环节。课堂最后十分钟,教师作概括总结。师生点评,思维碰撞。此即“评”的环节。
3、课后拓展延伸阶段
课后,学生将自己主讲的作业作品调整完善后,还可重新上传到教学空间优秀作品区进行展示,师生继续交流。然后教师再有针对性的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性查阅,进行课外知识的拓展与补充学习。此即“展”的环节。
(三)应用实例教学设计
按照以上教学流程,下面以《牡丹亭·惊梦》一课为例,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及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教学设计。
1、教学分析
本课的知识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汤显祖及《牡丹亭》,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喜爱,以此作为进一步鉴赏的基础,能力目标是指导学生品味戏曲语言,体味主人公的思想感情,素质目标是引导学生提出对剧本的看法见解。所以,对著名曲段的鉴赏是重点,理解杜丽娘形象及文化意蕴是难点。这个内容有基础知识又有实际操作,有难有易。
2、教学设计
根据本课程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征,《牡丹亭·惊梦》的教学设计具体见图1。
图1
四、结语
本文系统阐述了《大学语文》的课程背景,详细分析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该课程中的教学模式的构建,设计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流程。文中的“《牡丹亭·惊梦》”课例教学设计图,提高了该模式的可操作性。该模式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弊端,保证《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效率,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但是需要反复实践,不断总结完善,才能实现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