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驱动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创新研究

2019-07-02姚跃冯莉莉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15期
关键词:技能型人才培育路径供给侧改革

姚跃 冯莉莉

摘要: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的提出,社会对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供给端的高职院校应从人才有效供给以及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出发,优化专业设置,提升学生实践技能,优化师资水平,深化校企合作,充分发掘技能型人才培养路径,为技能型人才有效供给提供积极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技能型人才;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5.038

1问题的提出

2015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经济发展战略,拉开了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的大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通过改革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质量,满足市场需求的灵活性,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仅只局限于经济领域,在教育领域同样适用。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就是对教育生产进行结构性调整,提高人才输出质量,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只有当高职院校向市场输送的人才在数量、结构、质量上与劳动力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数量、结构、规格协调一致时,才能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吻合,达到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驱动下,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体,应顺应改革发展趋势,契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精神需求,探索技能型人才培育模式,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策略,从而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有效供给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量身打造的紧缺人才。

2供给侧改革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关系

2.1供给侧改革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肩负着向社会输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加快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在“互联网+”、“中国智造2025”、弘扬“工匠精神”的新形势新要求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新常态下,助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必须重视技能型人才的培育。目前,中国各行各业需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工匠型”人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育质量不仅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现实需求,更是时代的呼吁和渴求。因此,在供给侧改革的助推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为了各大高职院校追求的重要目标。

2.2供给侧改革推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驱动下,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以前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到现在的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了实现从“Made in China”到“China Manufacturing”,促使产业转型升级,拉动行业竞争实力,需要大批德技双馨,与市场需求相吻合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作为技术和技能支撑。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职教育的转型发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不断与时俱进,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加以调整,才能确保所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相吻合。因此,在供给侧改革的视域下,高职院校应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职教育的吸引力,提高技能型人才供给的精确性。

2.3高职教育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互为需求、互为供给

目前,我国已迈入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阶段,产业转型升级使产业结构技术含量不断提升,对人才需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要求呼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入。经过精雕细琢,反复打磨出来的产品,能大大提高供给侧的质量,更好的满足广大市场的需求,而高质量高水准的产品的打造则需要更多的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型”人才,从而使教育与市场实现共进互补。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两者之间是互为需求、互为供给。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驱动下,需求端与供给端之间相互转换,通过需求拉动供给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思路和方向,实现人才供需的动态平衡。

3供给侧改革驱动下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策略探析

3.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专业设置与市场紧密对接

在供给侧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任务变得更加坚定和紧迫。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体高职院校理应担当起时代的使命,应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将“工匠精神”培育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有机融合,将技能型人才打造成社会需求的工匠型人才。高职院校应以“工匠精神”培育为重要抓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专业设置与市场的紧密对接,将学生培养成追求卓越的复合型人才。专业是学校教育连接市场的重要纽带,也是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要以区域经济为依托,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合理设置专业,使转移和产业化紧密契合。在当供给侧改革战略发展背景下,职业院校应该紧紧把握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改革创新专业设置,为企业行业输送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2以实践教学为基础,锻造职业院校准职业人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紧跟市场步调,通过对市场调研,把握市场动态,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市场输送量身定制的高素质人才。锻造技能型人才,具体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需要创新学校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尤其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跟学术型人才相比,更加注重是理论和实操能力的统一培养。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需要为学生创造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实践活动过程中收获扎扎实实的技能。在实习实训中,教师要注重实践知识的传授,将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做”的方式向学生示范。让学生真正实现从做中学,通过切身的体验,获得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为强化实践性教学,高职院校应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式,完善校内外实训条件,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更有效的途径。

3.3以人才培养为引擎,打造双师教师队伍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高职院校“双师型 ”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在推进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不仅要能站得稳讲台,还要下得了车间,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拓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一方面可以通过引进优秀的“双师型 ”教师扩充学校教师资源;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双师型 ”教师。如针对可塑性强的青年教师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将部分教师下放到企业进行技能锻炼,或从企业中邀请成功的企业家对教师进行专门的指导。建设“双师型 ”队伍,需要职业院校立足实际,逐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根本转变。

3.4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企业对市场需求更具灵敏性,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的协作培育出得人才与市场需求更加吻合。技能型人才培养以学校教育为主,但也需要企业加入,通过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和训练的场地。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中,产教融合是当前高职院校运用最广泛和最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的全面协作,实现资源共享,企业为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提供实践的场地,高职院校为企业行业输送与市場需求相匹配的技能型人才,从而实现校企双方的互利共赢。高职院校加强与企业合作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通过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实现校企共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何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地方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J].镇江高专学报,2018,(1):29.

[2]董奇.“互联网 + ”时代的大国工匠精神[J].当代职业教育,2016,( 1) :1.

[3]林惠玲,林子华.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供给侧改革”[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58-61.

[4]张伟萍.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院校 “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4,(4):57-58.

[5]秦素粉.利益博弈下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路径选择[J].重庆高教研究,2014,(02) : 53-56.

猜你喜欢

技能型人才培育路径供给侧改革
浅谈高校动画专业将理论引向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