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创新绩效的影响

2019-07-02肖安娜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15期
关键词:政府补助创新绩效研发投入

肖安娜

摘要:选取沪深两市2012-2016年间112家文化产业上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期研究政府补助对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R&D以及创新绩效的短期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政府补助在1%的显著水平下对公司的研发投入强度和创新绩效存在正向促进作用,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政府补助可以分别促进企业增加0.079个单位的研发投入和0.13个单位的创新绩效;同时,企业的股权性质对政府补助的激励作用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由此说明,政府必须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同时要把握补助资源的均衡,完善评估制度和反馈机制,实现政府补助的激励效用,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政府补助;文化产业;研发投入;创新绩效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5.006

1引言

近年来,文化产业伴随着人民群众文化消费的增长显示出了迅速发展的态势,自政府首次提出“文化产业”概念以来,文化产业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地位逐渐得到凸显,政府也陆续出台了多项制度及政策来促进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在2016年提出的“十三五”的规划建议中对文化产业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要求与规划。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也围绕着文化体制改革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并由此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以期最终实现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截至2017相关统计数据,2016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30785亿元,同比增加13.0%,占GDP414%,同比增加0.17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增长。与此同时,政府补助作为一种最主要的扶持政策也在发挥其愈加重要的调控作用,到2016年文化产业的政府补助金额达到了约54.78亿元,而2012年度补助金额为19.48亿元,5年来补助金额翻了近3倍,反映了政府对于促进文化产业大力发展的力度与决心。

基于我国整体创新水平较低,研发投入力度相对不足的现实情况,如何通过政府的调控手段去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效率和绩效成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而目前学术界对于政府补助的研究多集中在高新技术企业,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尚显不足,因此基于上述背景下研究政府补助的宏观调控行为对于文化产业企业的研发投入以及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

2现有文献与研究假设

2.1政府补助与企业研发投入

目前对于政府补助与企业研发的相关研究比较丰富,但研究具有行业性,针对文化产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与创新绩效、研发投入R&D的研究相对较少。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是三种结论:一是政府补助与企业的研发投入正相关产生激励作用,从而能够提高企业的研发效率。解维敏、唐清泉经过研究证实了政府补助在一定程度上能对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起到促进作用;王俊基于来自多个行业中的大中型企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也证实了政府对企业的科研补助在企业的自发性R&D的投入方面能发挥明显的激励效应。二是有部分学者认为政府补助对企业的研发投入产生负面影响,即挤出效应。杨晔采用了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研究结果证实了政府补助对企业的R&D投入存在显著的挤出效应。除此以外,也有学者认为二者之间存在“U型”关系。Dominique and Bruno研究发现,政府资助率对企业自身研发支出具有一定的激励效应,且两者呈“倒 U 型”曲线。三是刘虹认为在一定政府补助范围内对企业的R&D投入能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超过一定范围后反而会产生负面的挤出效应。

以上,综合研究成果来说,政府资金的注入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研发风险,从而提高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加大对科研活动的研发投入。而文化产业由于其行业特性造成的高投入与收益的不确定性导致风险把握难度较大,再加上行业特点决定文化企业资产中无形资产的比重较大,企业将其转化为实际经济效益的能力受资金约束较大,故而政府补助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市场的自发的资金资源配置产生相应的引导作用,加大企业对研发活动的投入。

因此,本文提出假设1:政府补助对文化产业企业的研发投入有激励效应。

2.2政府补助与企业创新绩效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自主创新,因此各国政府都会运用各种资源来增加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国内外的学者针对政府补助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做了许多研究,研究结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政府的扶持能够激励企业创新绩效的增加。Hu Albert基于北京高新技术产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展开研究,证实了政府补助对于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了正向激励作用;朱平芳、徐伟民基于上海多家大中型企业的数据分析,提出政府补助对于企业专利产出能力的显著正向影响;赵中华通过对军工企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即政府补助能够促进军工企业的创新产出。与此同时,对此持相反观点的学者认为政府补助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企业的创新。余永泽以省级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我国政府的政府补助与企业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政府支持不利于企业的创新活动的开展,从而降低企业的创新效率。

綜上,企业的创新存在一定的外部效应导致创新企业无法获得创新活动的全部收益,继而影响企业的创新积极性阻碍企业实现创新绩效的提升。由于企业的创新研发往往需要较长的周期且成本投入高回收时间长,使得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受到影响。政府补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企业创新的投入成本与风险,从而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使企业的研发积极性上升,从而增加研发成果,进而提高创新绩效;同时,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容易影响投资者的判断,而政府的有效介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造成的负面影响,增强投资者信息,吸引投资者投资,激励企业的创新研发活动进而提高创新绩效。

因此,本文提出假设2:政府补助对文化产业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

2.3股权性质、政府补助与创新绩效

股权性质对于接受政府补助的企业的创新绩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王一卉基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5-200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所有制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助对国有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负面影响。在我国,股权性质对于政府关于补助企业的选择有一定影响,政府往往更偏好选择国有企业,相对于非国有企业的存在的融资困难,国有企业获取资源的能力明显更强,得到的政府补助也更多,由此产生的资源冗余可能会导致企业的创新意愿降低;同时,由于国有企业的政治关联因素的影响,企业在组织和管理上会受到社会、政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以致企业的创新决策和创新绩效受到不利影响。非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资源相对不足,融资渠道有限因此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创新研发活动因为资源的限制很难得到开展,非国有企业因为自身的生存发展的迫切对于创新的意愿也更强烈,政府补助的实施对非国有企业来说更容易取得创新绩效。非国有企业在结构和政策性负担方面往往更具有优势,因此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力会犹豫国有企业。因此,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在获得政府补助后的创新活动的开展以及创新绩效的提升都会有更高的效率。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假设3:国有控股的股权性质会削弱政府补助对文化产业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

3研究样本的选择与研究方法

3.1数据样本与来源

由于2017年会计准则对政府补助的核算出现调整,为了避免新旧会计准则的调整影响样本公司的相关会计项目的确认、计量和披露,因此将样本期间设定为新会计准则实施前,这样选取的数据和实证结果更为合理和准确,由此提出的政策建议也更有价值。本文根据证监会公告[2012]31号《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中的行业代码进行匹配,从CSMAR数据库中对应得到文化产业的行业代码,对应选取沪深A股2012-2016年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并结合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进行的数据处理,整理后得到相应的面板数据。为保证样本的准确可比,根据一定要求对样本进行了筛选:剔除ST、*ST的上市公司,以免影响实证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为了避免由于信息披露不完整对研究结果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将缺失了较多关键变量数据的样本剔除,最终得到112家上市公司共560个样本数据。数据分析采用eviews8.0软件处理。

3.2变量的设定

3.2.1被解释变量

(1)研发投入。

根据已有的大量研究,在进行企业创新能力测算时,主要包括研发投入和绩效产出两种指标,而研发投入一般指企业研发活动中多投入的资金。本文结合前人研究选取研发投入强度即研发费用占资产总额比来衡量企业创新的资金投入。

(2)绩效产出。

现有的文献研究多数以股东权益报酬率、净利润等综合性的收益指标来测算企业创新绩效的产出效率,也有部分研究为了更准确地研究创新绩效以专利申请及授权数或者无形资产来进行衡量,但由于文化产业的行业特殊性,更多的是以版权申请及文化艺术产品创作体现其产出的创新程度,数据的收集并不完整准确;而无形资产在价值确认上难以精确把握,故而本文采取收益方面的绩效指标来进行衡量,借鉴臧志彭对主营业务收入变量的描述,政府补助直接作用于文化企业的收入而不是成本费用,目的在于企业自身创造收益能力的提升,故而本文采用主营业务收入来衡量企业的创新绩效。

3.2.2解释变量

选取政府补助即政府补助直接补贴总额。其数据主要来自CSMAR数据库,同时搜集企业披露的财务报表信息中政府补助的项目进行整理,由于企业的财务报表信息细化不够,对于税收返还、即征即退、税收优惠等间接政府补助项目披露不全,因此本文的政府补助主要指直接的资金补贴。将股权性质为虚拟变量,国有企业定义为1,非国有企业定义为0。

3.2.3控制变量

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比如负债情况、企业规模、年度因素等,根据相关研究,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现金实力、资本规模、企业成立年限作为控制变量,具体变量定义见表1。

3.3模型的构建

结合前述提出的研究假设1,为检验政府补助对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模型一: RDSit=α0 +β1SUBit +β2Debtit +β3Sizeit +β4Cashit +β5Tatit +β6Ageit +εit

为了检验假设2,验证政府补助对文化产业上市公司创新绩效的影响,本文建立了如下回归模型:

模型二: PERFit=α0 +β1SUBit +β2Debtit +β3Sizeit+β4Cashit +β5Tatit +β6Ageit +εit

为了检验假设3,本文以股权性质SOE与政府补助变量SUB的交互项SOE*SUB来比较不同股权性质下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差异,本文建立了如下回归模型:

模型三: PERFit=α0 +β1SUBit +β2SOEit+β3SOEit*SUBit +β4Debtit +β5Sizeit +β6Cashit +β7Tatit +β8Ageit +εit

在上述三個模型中,α0为截距,β为变量的回归系数,而ε为随机变量,表明了其他影响公司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的变量,t(t=1,2,…t)代表时间序列观察值,i(i=1,2,…N)则代表第i家上市公司。

4实证分析

4.1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合表2的具体分析结果来看,政府补助在企业的整体营业收入中所占比重合理,企业并没有完全依靠政府补助来提升收入,同时政府补助额的最大值3569%与最小值0%之间的差异较大,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文化产业上市公司每个企业在自身的创新水平、所处市场以及资金的需求量都存在明显的差异,继而导致政府扶持的决策差异,也侧面说明了政府补助资金分布存在非均衡性。

研发投入强度RDS在文化产业差异非常大,重视研发创新的企业的科研投入甚至占收入的71.9%。创新绩效PERF最大值近1141%,最小值仅0.7%左右,说明文化产业创新绩效差异巨大。企业股权性质SOE均值為0.34,说明样本中的非国有上市公司占了绝大多数。企业规模SIZE均值和中位数极其接近,说明企业的规模相对均匀,而企业成立年限AGE的标准差是左右变量里最大的说明了文化产业发展形势良好因此不断有新的企业成立加入。

4.2回归分析

将四个模型的回归结果经过整理后如表3所示。

(1)由模型一的回归结果,Adjusted——R2为3868%,拟合程度较好,模型具有一定的统计意义,政府补助(SUB)在1%的置信水平下与研发投入强度(RDS)显著正相关,政府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政府补助,企业就会增加0.079个单位的研发投入,假设一通过检验。另外,企业的负债水平(Debt)和现金实力(Cash)也通过了1%置信水平的检验,也就是说对于文化产业企业而言,企业债务状况和现金流会对研发资金的投入产生显著影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充足的现金流可以保证研发项目的后续投入,由于现金流与债务状况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活动,当现金流紧张或者面临偿债压力时,企业会更多的将资金投放在营业活动中,因此负债率越高研发资金投入会越少,与回归结果负影响系数一致。

(2)由模型二的回归结果,Adjusted——R2为8603%,拟合程度优良,且自变量政府补助(SUB)在1%的置信水平下与企业的创新绩效(PERF)显著正相关,政府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政府补助,企业就会增加013个单位的创新绩效,也就是说,政府补助对企业的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即亦支持了模型一通过的假设验证——政府补助对文化产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效应。同时,除了变量负债率和现金实力,变量资产周转率(Tat)通过了1%置信水平,与企业创新绩效(PERF)显著正相关,说明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高低对创新绩效即收入也产生显著影响,资金的高效率使用能够有效减少科研投入的风险,带来更高的效益。

(3)由模型三的回归结果,Adjusted——R2为8604%,拟合程度优良,政府补助(SUB)系数约为016,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政府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政府补助,企业就会增加0.16个单位的创新绩效,而变量SOE*SUB系数约为-0.18%,表明企业的股权性质会影响其创新绩效的水平,削弱政府补助对国有企业创新绩效的激励效应,假设二通过验证。与非国有控股企业相比,政府补助对国有控股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较弱,且置信水平较低为10%。结合我国政府近几年对文化产业的扶持情况来分析,政府对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补助重心从2015年开始逐渐向非国有企业倾斜,因此企业的股权性质对于其创新绩效的影响非常微弱,政府补助对企业的选择性也在逐渐弱化。

5结论与建议

政府补助对于企业的市场行为具有一定的宏观调控作用,为了使政府补助发挥最大的效用,需要明确其对于企业的各方面的影响。本文以沪深证券市场在2012-2016年112家文化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政府补助在短期内与这些公司研发投入R&D以及其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对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验证了政府补助对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都会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并且企业的股权性质会影响政府补助对于创新绩效的激励效应,国有企业的政府补助对于创新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较低,而非国有企业的政府补助的创新绩效会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

5.1政府要继续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

通过结论得知企业的研发投入受政府补助的显著影响,政府的扶持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研发风险,直接的资金补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缓解企业外部融资的困难,激励企业对于科研活动的开展与投入继而增加相应的创新绩效和产出,促进企业的发展。虽然我国政府每年都在增加科研拨款,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 的R&D 经费在我国的GDP中的比重仍然不高,从我国政府补助的增长趋势来看,政府也开始重视对于文化产业科研方面的投入,近年来的政府补助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

5.2加强对政府补助资金的流向监管

要建立有效的监管及反馈机制,资金的使用效果才是政府应该重点关注的方向。对于接受政府补助的企业不仅要谨慎选择,还要设立一套完善的反馈机制,明确限制资金的适用范围做到专款专用。通过对企业后续补助效益的监测,加强各个政府部门的协作,评估政府补助资金的使用效果以及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对应一系列的奖惩措施,提高企业的科研积极性和违约成本,从而有效避免企业对于政府补助的依赖,减少企业的“寻租”行为继而真正有效的优化政府补助的效果。

5.3完善补助方式,创新评估标准

目前我国的政府补助虽然涉及了税收返还、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但以资金的直接补贴为主要形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资金的使用也容易滋生腐败问题,不利于国家资金的管理效益的发展,因此,需要完善补助形式,开发更丰富的扶持手段以满足不同企业在不同阶段的扶持需求。同时,由于国有企业在资金实力、融资渠道、政治关系等多方面由于非国有企业,政府需要把握财政补贴的均衡性避免针对性过强的选择受助企业,配合国家对于企业体制改革政策的实施,促进国有企业的创新活动,使国有资金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16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 [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709/t20170926 1537729.html,2017-9-26.

[2]解维敏,唐清泉,卢姗姗.政府 R&D 资助、企业R&D支出与自主创新——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09,(6):86-99.

[3]王俊.R&D 补贴对企业 R&D 投入及创新产出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28(9).

[4]杨晔,王鹏,李怡虹,杨大楷.财政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和绩效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论丛,2015,(1):24-31.

[5]Dominique Guellec and Bruno Van Pottlesberghe .The Impact of Public R&D Expenditure on Business R&D[P].OECD Working Paper,2000.

[6]刘虹,肖美凤,唐清泉.R&D 补贴对企业 R&D 支出的激励与挤出效应—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管理,2012,34(4):19-28.

[7]Hu Albert G Z.Ownership,government R&D,Private R&D and productivity in Chinese industry[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1,29(1):136-157.

[8]朱平芳,许伟民.政府的科技激励政策对大中型工业企业 R&D 投入及其专利产出的影响:上海市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3,(6):45-53.

[9]赵中华,鞠晓峰.技术溢出、政府补贴对军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军工企業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3,(10).

[10]余泳泽.创新要素集聚、政府支持与科技创新效率——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J].经济评论,2011,(3):93-101.

[11]王一卉.政府补贴、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基于所有制、企业经验与地区差异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7):138-143.

[12]赵旻.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7.

[13]臧志彭.政府补助、研发投入与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绩效——基于161家文化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中介效应实证[J].华东经济管理,2015,(6):80-88.

猜你喜欢

政府补助创新绩效研发投入
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影响因素研究
政府补助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政府补助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