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态势应该决定“建筑科学”现状吗?
2019-07-02陈凯峰
■ 陈凯峰
人类文化发展至近现代的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现代化”的出现,这是一种文化思潮,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现代”(Modern),本为一个时间概念,是相对于“古代”而言的,指的是表述者斯时的那个时间阶段,“现代”可以是任何一个言说者的所在时间段。不过,当人类文化在某种状态下有了特定所指的时候,“现代”就演变成了一个专有名词了,特定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参阅著名喜剧演员卓别林编导并主演的《摩登时代》影片的特写照片图38-1左) 的非常明确的具体意义。最显著的人居社会现象, 就是“摩登”建筑乃至新产业商品在那个时代的出现(参见旧上海街区的照片图38-1右)。
图38-1 人类“摩登时代”示意例图(左:西方影片;右:中国旧上海)
这种“转变”确实使人居社会有了不同的“特征”,特别是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及其生产的产品或商品有了很大的变化,只是这种不同及“转变”也应该决定人居建筑科学的发展现状吗?这需要更多的理性思考。
首先,近现代“文化”态势是利益主导的必然现象。
如果说,人类前的地球发展是自然物种进化的过程,即便有争端,也基本上是不同物种间的“食物链”的生物现象;人类后的地球发展却是人类在生物圈中崛起而逐渐形成为地球主宰者的另一种称霸过程,人类不仅在有机的创造中主宰着整个生物圈,甚至在同类中创造了杀伐,而且愈演愈烈。
实际上,从人类创造“工业社会”开始,就是“利益”使然。“利益”是英国发起“工业革命”的动机,也是后来“英联邦”形成的目的,只要是有需求的物资产区,都是其染指的范围。或许也为了物质“利益”的方便摄取,文化的“英(国)化”便成为其向全球扩张的另一种基本方式。
以文化本体的认识而论,是其宗教和语言的“国际化”推广。传统时期的各文明人居区,通常都有自己信仰的宗教和使用的语言,随着西方文化的扩张,欧洲基督教逐渐成为“世界宗教”,欧洲语言更是随殖民扩张而达所到之处,并以“英语”为最,全球“英联邦”国家群体都以“英语”为基本的官方语言(据统计,全球大约有75个国家以英语为官方语言),“二战”后正式成立的“联合国”更是以英语为第一语言,“联合国”所颁行使用的原始文件里80%为英文,是迄今全球所无法比拟的第一“世界语”。
以社会生活的用度而言,是其物品及度量衡的“国际化”推行。随着“工业革命”后产品在世界各地的广泛被接受使用,且逐渐热衷于工业产品,产品的仿效生产成为世界各地的一种新产业,所仿产业的生产所遵循的秩序,也完全是“工业革命”首创者英国的制式,产品规格都依循“英制单位”而生产。最基本和常见的“英制单位”是产品重量的“磅”和长宽尺度的“英寸”等,至今世界上的许多工业产品都仍沿用这一“英制单位”。
显然,西方文化在近现代的扩张是有明确的“利益”蕴藏的,并以物质力量增强后的“战争”为其获取“利益”的基本手段。
其次,“现代化”的“利”是短浅的。
对“现代化”的追求或追逐者来说,说其“逐利”、且其“利”短浅,是人类无法否认的事实。
当工业分享了人类物质资料生产总值的份额、且人类生活已离不开工业产品以后,工业产品就成为了人类社会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类“工业社会”大致便由此发生了“转变”,“现代化”也就在形成中了。可见,人类社会的“现代化”,更主要的还在于物质“利益”的蕴涵,只是这一“利益”是以“工业”为特征的,其物质的生产就真的益“利”于人类了吗?这恐怕不能仅凭一时之“利”而定论之,人类的理性意识或许应有更长、更广的识别眼光。
其一,从本质上而言,工业生产并没有创造物质,而只是改变物质形式或形态及成份。
现代“工业”生产,是热机增速、能量守恒的生产方式,其创造是“增速多产”,在短时间内生产出大量物资,将原料转换为另一种形式或形态的物质,并随“热机”转动的增速而有相应多的物资产出。不过,两者的前提不同,“农业”的前提是土壤、阳光和水,“工业”的前提是机器、动力和原料,前者可重复耕作,后者则需要动能与原料的不断供给,若动力能源接济不上、原料供给无法接续,“工业”实际上是生产不了的。故而,以物资的本质而论,“工业”其实并无物质的创造,只是将原料的物质形式或形态及构成成份进行人为改变而已,物质的“能量”实际上是“守恒”的(参见图38-2左)。当然,农业生产的“能量”也守恒,不过这是一种自然生态的守恒、而非人为改变的守恒。
图38-2 工业生产“特征”示意图(左:生产“本质”;右:产物“功能”)
其二,从功能上来看,工业生产在创造有利物质的同时,也创造了有害物质。
工业原料多取自于自然或天然材料,其原料在常态下通常都具有稳定结构的成份,但分解或取出有用成份后的其它剩余成份就不一定了。最典型的就是现代“石化”工业,其主产品“油类”外的其它副产品非常多,虽仍可提取为用,并广泛地用于人类生活需求中,但使用后的后遗问题也同样是非常多,现代人居社会的“污染”问题便大多源于此。何况,任何现代“工业”生产都有废气、废水等问题存在(参见图38-2右),这更是“工业”生产结果的普遍现象。
因此,“工业”生产的创造虽是人类追逐“利益”很有效的一种方式,只是其创造更像是一种短期行为,也许“利”是耀眼的,但“害”的危机却也同时被产出,这是人类社会此前从未有过的现象。
再次,现代“建筑科学”是西方“功能空间”认识的“一家”之“言”。
人类所创造的社会存在,其实就是人居建筑的“功能空间”,传统的“农业社会”是人居功能空间,现代的“工业社会”也是人居功能空间,都同样是“建筑”所给予的空间产物。传统人居空间是传统建筑给予的,现代人居空间是现代建筑给予的;传统建筑由各区域人类文明创造产生,现代建筑由西方或欧洲文明“世界化”后创造产生。而现代建筑则被“世界化”的西方“建筑科学”主导,西方“建筑科学”为现代社会创造了各种所需的“功能空间”,与“工业社会”的指导思想是一体的,都是“现代化”的文化现象。
欧洲“工业革命”实际上也推动了“建筑科学”的发展,“工业”生产为建筑提供了新的构筑材料,也促进了现代“建筑科学”的形成,特别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科学理论的形成,为“国际式”现代建筑在全世界的推广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其中的钢铁,原本就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基本标识,各人类文明区都大致有“金属器”或“铁器”时代的出现;而混凝土,则主要是源于欧洲文明及早期的火山灰混凝土的创造。近代工业的钢筋、水泥的发明使用和大量生产(参见图38-3左、中),实现和完成了现代建筑的基本结构体的材料前提,“钢筋混凝土结构”(参见图38-3右)就这样出现并发展成为人类现代社会“功能空间”的基本框架。
图38-3 现代建筑及“科学”形成示意图(左:钢筋;中:水泥;右:钢筋混凝土结构)
由此,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建筑科学”便形成了。据载称,“钢筋混凝土”是由法国人约瑟夫·莫尼尔(J·Monier)于1849年发明并取得专利的;1872年,美国人沃德在纽约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房屋。稍后的1884年,德国人购买了约瑟夫·莫尼尔的专利,并做了有关“钢筋混凝土”的科学实验,即以“实验科学”的科学方式为先导,以研究“钢筋混凝土”的力学强度,包括主要起抗拉作用的“钢筋”与抗压作用的“混凝土”两者间的粘结力等;而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板、梁、柱等构件的计算方法也相继被提出,由此便逐渐形成了完整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理论。“现代建筑科学”大致就建立在这一“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的基础之上,并以“工业”生产为前提,来营造现代社会所需的各种功能空间(参见图38-4)。因此形成的现代“建筑科学”,是社会功能空间满足的理论,只要有社会需求,“建筑科学”理论都会尽可能给以满足,这也就成为其“建筑科学”理论的基本特性或主要特征。或者说,其实就是一种“功能主义”的科学。
现代“功能主义”建筑理论的人居空间认识是很明确的——“住房是居住的机器”(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语)。人居社会的任何“居住”空间的需求,都由这一“机器”来满足;而这一“居住的机器”完全可以采用“工业化”生产,这就是以现代建筑材料为主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人居社会需要多少空间、多大空间,都可以量身定做,并形成为一种“国际式” (International Style) 的制式,而通行于全球。其“国际式”的功能建筑,就是横平竖直的“盒子”空间(参见图38-4左);然后是功能设备的安装,就像一部“机器”一样,按照“居住”功能需求,作相应的设备配置,所构成的观感,若论其可能存在的艺术性,或许可称之为“‘机器’美学”(参见图38-4右) 。
图38-4 现代“功能”建筑及其“机器美学”示意例图(左:“功能”建筑;右:“机器”美学)
即便“现代”后有了诸多文化艺术思潮的影响,也无法摆脱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的空间基本体。因此,由“工业化”形成的现代“建筑科学”,就显然是“西方”一家独创并主导的人居空间理论。
最后,人类“文化”是一个科学的整体,不应该丧失其应有的“理”性。
纵观人居发展史,形成为无区别的人类“国际式”功能空间,只是近百年来才逐渐形成的地球人类社会功能空间现象,而此前的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就已经有人居高度集中的“城居”在各文明区的出现。若相较两者而言,“国际式”人居空间史大致仅是人类文明史的或可忽略不计的一瞬间。然后,也正是因为这似为“一瞬间”的现代人居,却完全改变了数千年的人居文明空间。同样或许有人会问:难道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就这么不值或不堪,而需要被一个“瞬间”产生的“国际式”取代吗?
实际上,即便在“西方”的传统欧洲,也是科学的相宜理论及建筑出现。古罗马建筑师马可·维特鲁威早就这么认为,建筑是“由法式、布置、比例、均衡、适合和经营构成的”(《建筑十书》载语)。其中的“均衡、适合”便是建筑构成的基本要求,除了构成细部需要“均衡”,或许构成空间(包括功能空间与自然空间)也需要“均衡”,这也才可能是真正“适合”的功能空间(参见图38-5左)。这就是欧洲传统的“古典”,甚至发展至近代“复兴”的早期,都被奉为经典的“至尊”。
而在“东方”的中国,更是有 “道法自然”的理论贯穿于整个传统时期。尽管中国传统没有现代人们的这一“科学”概念,但其所蕴涵“科学”真谛的理论,却是崇尚真实地反应客观自然;而客观的“自然”,在中国文明早期的认识中,就已是任何客观之“道”所法的对象。人居天地间,更应该遵依大自然的客观规律, 山水自然、 方位自然乃至所有的“阴阳”自然,都是人居“营造”功能空间的基本法则(参见图38-5右)。中国传统科学就以“法自然”为主旨,人居“营造”的建筑科学也就在其中了。
图38-5 人类文明“传统”人居示意例图(左:欧洲“古罗马”;右:中国“唐长安”)
人类文明是“多元”的,是“多源”自然所验证而形成的传统人居。早期的“两河”文明、尼罗河文明、“恒河—印度河”文明等都有后世人居“传统”的形成,后来被发现的印加文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等同样也有其人居“传统”的遗存。然而,在“热机”利益的趋动下,所有的人类“传统”都似乎不值一提了,唯“工业化”的现代建筑是“国际式”,现代建筑理论是其唯一的思想准则,这真的科学合理吗?
物质力量是人类“文化”的表面现象,虽然具有一定的强制力,但不能、也不应该完全支配着人类文化及科学的发展态势,这是人类应该清醒认识的重要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