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语境下的空间创新
2019-07-02吕晓蓓
■ 刘 昭 吕晓蓓
近年来,创新成为国家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也是新一轮城市竞争的关键。城市规划应该如何迎接创新?基于《广州新黄埔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笔者重点从创新空间与空间创新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广州创新的背景
广州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但政府对创新重视不够,企业创新能力较弱,高新技术尚未成为支柱产业,这也导致近年来广州综合竞争力的下降。新黄埔是广州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时以企业为主的创新资源高度集聚,弥补了广州创新之缺憾,是广州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区域,但创新环境较差。
广州、深圳、新黄埔创新对比
二、创新空间
(一)创新区位:科技园区VS中心城区
依托片区内大量的loft space(易被改造成现代办公空间)、靠近传统产业巨头(易寻求客户、资金、合作)及纽约对人才的吸引力,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2012年纽约成为全美第二大科技中心,仅次于硅谷。对比硅谷,并非此消彼长的过程,中心城区的创新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创新区位变化的背后,是创新产业由高科技产业到传统优势产业、创新环节由源头技术创新到末端应用创新、创新空间由孵化器到新型办公空间(众创空间)、创新人群由年轻科技精英到经验跨专业人群等一系列的变化。纽约科技公司的创始人更多的是处于职业生涯中期的专业人才,且90%毕业于市外本科院校,对城市公共服务、公共交通、居住、文化等有更高的要求。总之,人才是创新发展核心要素,满足人的需求是促进创新的关键环节。资本与企业是逐利的,会追随人才而流动,而创新人才对城市空间和城市社会始终具有相对稳定、与身俱来的需求和情感。城市宜居环境与魅力,将成为吸引人才、促进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也是城市政府可以重点作为的空间。
(二)创新特征:难以预见性VS必然性
一方面,创新的主体不是政府而是企业(尤其是顶尖科技公司),相对于市场的掌握能力,政府对创新往往很难预见,因此,从外在表象来看,创新空间具有模糊性与难以预见性的特征。
创新的模糊性与难以预见性
另一方面,从内在规律来看,创新空间对成本具有高度敏感性,纽约硅巷、中关村北下关等地区创新空间的发展正是依托区内存量小尺度的低成本空间。但城市环境与设施的改善却带来创新成本的迅速上升,从而导致最需要保护的科研类和初创型企业正在被挤出该地区。
深圳市政府通过创新工业用地更新的政策,改变土地资源供给方式,在中心城区提供低成本创新空间。从而涌现出华强北、车公庙、蛇口网谷等大量看似不可预见的创新地区。在看似偶然的背后,其实有其发展的内在规律与必然性。
(三)创新模式:政府主导VS市场主导
市场经济成熟度与政府作为呈此消彼长态势,创新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的作为空间和力度会不同,保持政府推力和市场拉力的平衡是关键。因此,在创新战略中政府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依据创新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市场的变化,因时制宜调整角色,弥补市场供应的失灵。
第一,抓住创新基本单元核心人力资源对于生活服务的需求,重点改善城市综合环境,吸引创新人才和企业的集聚。第二,明确城市创新发展战略,完善人才、金融、科研成果转化等创新制度,同时创新存量空间更新理念与制度,培育创新土壤,供给低成本创新空间。
三、空间创新
(一)宏观层面明确创新发展定位
将黄埔定位为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引领珠江东岸创新走廊的发展,改变广州面向珠江东岸的态度,以都市区与创新中心强化区域服务与影响力。
区域创新体系示意图
(二)中观层面构建创新体系,优化创新环境
第一,借助广州市科研、人才、金融等创新资源优势,补足短板,共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探索中国创新战略的“广州模式”。第二,整合空间资源,深化广州东进战略,构建多中心结构,建设服务广州东部的市级公共中心与东部人文生态城区,优化创新环境,强化对人才与企业的吸引力。
(三)微观层面创新政策保障,供给多元创新空间
识别潜在的城市更新地区和产业转型地区,改变更新理念,创新更新政策,培育创新土壤,完善区内创新空间体系,针对不同创新发展阶段需求,提供多元创新空间支持。
创新总部:高标准从容发展中新知识城与中以生物岛,优化提升科学城,构建科学廊道,承担创新总部、孵化中心及国际创新合作功能。
创新园区:整合存量空间资源,植入创新园区,承接科学廊道孵化成功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形成智造产业集聚带。
创新社区:政府与市场合作,通过建设信息平台和社交平台,提供资金与创新基础设施支持,引导存量低成本空间改造为创新办公空间,激发自下而上的创新活力,促进衰落社区的发展。
多元创新空间分析图
城市孕育创新,创新改变城市。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城市规划也需要创新空间供给与组织理念。创新空间是城市空间的一部分,创新活动在看似模糊与难以预测的表象下,同样遵循着城市空间的发展规律。空间创新是顺应创新空间发展趋势,创新空间概念与组织方式,从传统的增量、等级的空间组织模式转向存量的、特色的、网络化的空间组织模式,为创新功能、创新活动提供空间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