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病理阶段肺腺癌性磨玻璃结节PET/CT表现差异对比
2019-07-02王萍
王 萍
(阜宁县人民医院 江苏 盐城 224400)
PET/CT是融合核医学及CT影像技术的新型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技术[1]。被认为是肺腺癌性磨玻璃结节的有效显像技术。是具有清晰反应病灶形态,且为临床提供病灶代谢特点的有效方式[2]。肺腺癌性磨玻璃影不同时期的影像学鉴别方法不一,本研究旨在明确不同病理阶段肺腺癌性磨玻璃结节PET/CT表现差异,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集本院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就诊的肺部存在单发肺内磨玻璃影结节66例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病灶经CT检查发现磨玻璃样表现;②最大径<3cm;③既往无肿瘤病史,且扫描在病理诊断3周内进行;④病灶经手术切除,术后确诊为肺腺癌。纳入患者样本共计男30例、女36例,年龄35~79岁,平均年龄(57.29±8.12)岁。
1.2 检查方法
应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Biograph 64 PET/CT 仪,检查前患者空腹6h,安静状态下休息30min,测空腹血糖<6.0mmol/L。18F-FDG由浙江安迪科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放化纯>95%。静脉注射18F-FDG 2.22~4.44MBq/kg,让患者休息1h,然后排尿行图像采集,常规自颅底至股骨中段扫描。常规CT扫描,患者保持平静呼吸后行PET显像,单个床位采集时间为1.5min,共检查5~6个床位,然后经OSEM算法和CT衰减校正,PET及CT的扫描厚度为0.5cm,然后常规图像融合,计算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胸部CT另行吸气后屏气扫描,高分辨薄层0.1cm重建。
1.3 病理诊断
依据2011年肺腺癌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及病理诊断方法,分为:浸润前病变、微浸润腺癌(MIA)、浸润性腺癌(IAC)进行统计。浸润前病变病变包括:原位癌(AIS)和不典型增生(AAH)病灶。
1.4 观察指标
PCT/CT影像学所见纯磨玻璃结节、分叶毛刺征、实性成分、结节大小、SUVmax。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方差分析,并进行两两比较,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应用卡方检验,均以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不同病理类型的肺腺癌的PET/CT的影像学特征,实性成分、结节大小、SUVmax及纯磨玻璃结节、分叶毛刺征发生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不同病理类型肺腺癌的PET/CT影像学特征对比
3 讨论
基于浸润前病变的病灶体积较小,常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的纯磨玻璃影,边缘整齐,分叶毛刺征少,且缺乏实性成分。研究显示,腺癌病灶SUVmax值>0.5的病例约为66.7%,多数属于FDG轻摄取型,基于FDG摄取值主要来源于细胞增殖的特点,AIS增殖速度较慢,其SUVmax检查不敏感[3]。
而随着肿瘤细胞增殖,肿瘤形态逐渐变得越来越不规则,边缘呈现出毛糙、毛刺、分叶等异常影像。传统的CT对于MIA及浸润前病变的界定效果较差。结合PET/CT能够确定SUVmax值,找出与周围组织间形态及细胞增殖状态的差异。而IAC由于肿瘤体积较大,病灶在形态学上恶性程度更高,相对容易鉴别。
本研究确定,不同病理类型的肺腺癌的PET/CT的影像学特征,实性成分、结节大小、SUVmax及纯磨玻璃结节、分叶毛刺征发生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从表1中,能够明显看出,随着肺腺癌患者病理恶性程度加深,纯磨玻璃结节所占比逐渐降低、分叶毛刺征所占比逐渐降低,而实性成分、结节大小、SUVmax值逐渐升高。
总之,综合分析肺腺癌磨玻璃结节患者的PET/CT影像学特征,是否为纯磨玻璃结节、分叶毛刺征,实性成分大小、结节体积、SUVmax水平能够有助于确定患者临床病理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