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发性骨髓瘤采用核医学影像诊断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9-07-02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4期
关键词:核医学骨髓瘤医学影像

周 雯

(解放军第960医院泰安院区核医学科 山东 泰安 271000)

作为一种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在临床上又被称为骨髓瘤,其具有很高的发病率。目前临床上在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漏诊或者误诊的情况,影响到了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所以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全面保障患者的生存质量[1]。基于此,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5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4月到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纳入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诊断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按照硬币法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中有10例女性,15例男性,年龄在55到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5±5.0)岁,按照临床分型划分,其中4例Ⅰ期,9例Ⅱ期,14例Ⅲ期;观察组中有11例女性,14例男性,年龄在55到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1±6.2)岁,按照临床分型划分,其中3例Ⅰ期,9例Ⅱ期,15例Ⅲ期。在年龄、性别和临床分型等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以比较。

1.2 方法

采用X线CT对对照组予以检查,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做好定位工作,在将扫描部位确定下来之后,通过常规骨质扫描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扫描,设置为5mm的层厚和5mm的层距,一旦发现病变部位,则对相邻两个部位的脊椎进行扫描,同时利用骨窗和软组织窗予以认真观察。

采用核医学影像对观察组予以检查,具体方法如下:在正式检查之前,向患者注射99MTc-MDP,在注射完2小时到4小时之后通过SPECT检查患者的全身骨显像[2]。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检查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度进行分析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与分析两组患者的数据。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均高于对照组,特异度低于对照组,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检查结果比较

3 讨论

作为一种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骨骼破坏,很多患者的就诊原因为病理性骨折、骨痛以及全身疼痛等。现在临床上还没有明确造成多发性骨髓瘤的机制,由于很多早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骨外形等方面均表现正常,所以极大地影响到了该病的临床诊断[3]。

现在临床上在对多发性骨髓瘤进行诊断的时候大多采用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由于具有较低的分辨率,因此很难发现相应的骨髓瘤发病部位,CT和MRI等尽管能够将局部性病变检查出来,然而因为其只是局部摄片,所以很容易出现遗漏的现象[4]。核医学影像技术在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在骨髓瘤的临床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而且效果显著。早期骨髓瘤病变不会出现无机盐大量流失的问题,无机盐只有在超过30%的流失量之后,才会导致骨质破坏或者骨小梁结构变化,不过其血流和代谢等在早期就会出现异常放射性聚集,所以在骨髓瘤检查中医生可以通过这一点对患者进行核医学检查,从而及早的发现病情[5]。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均高于对照组,特异度低于对照组,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表明,针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核医学诊断技术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性,但是其特异性较差,所以需要与其他影像检查方式结合使用。

综上所述,针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核医学诊断技术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和准确性。

猜你喜欢

核医学骨髓瘤医学影像
结合多层特征及空间信息蒸馏的医学影像分割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互联网+CBL”模式在核医学规培中的创新应用效果研究
影像组学在核医学影像中的应用进展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核医学与超声检查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
介入性超声医学影像在临床中的应用
微RNA-34a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RPMI-8226中的作用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