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
2019-07-01王丽艳
王丽艳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心理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7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则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經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14.5±2.3)、(15.9±2.4)分,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9±2.1)、(28.6±1.8)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741、19.807, 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4.4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1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71, P=0.001<0.05)。结论 针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 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显著, 可促进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的改善, 进一步提高护理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心理护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心理状态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6.109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疾病之一, 此类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较多, 主要包括眼痛剧烈、视力急骤下降、虹视、伴同侧头痛、恶心呕吐以及发热等[1]。为了改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生存质量, 需采取及时有效的医护干预方案。近年来, 大量研究发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状态不佳, 需在护理工作中加强心理层面的护理干预, 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有效改善, 进一步提高在医护期间的依从性及配合度[2]。鉴于此, 本研究重点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7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眼科学》[3]中关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疾病的诊断标准, 此外排除严重精神障碍及不愿积极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6例。观察组患者中, 男15例, 女21例;年龄41~79岁, 平均年龄(62.8±6.3)岁。对照组患者中, 男13例, 女23例;年龄42~78岁, 平均年龄(62.6±5.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方法, 根据眼科一般护理流程开展相对应的护理工作, 及时处理护理期间出现的异常问题。观察组患者则加强心理护理干预, 具体内容如下。
1. 2. 1 认知心理护理 为了提高患者对疾病及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 有必要加强认知心理方面的干预。加强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及交流, 对其存在的心理疑问加以了解, 进一步耐心解答患者的疑惑, 为其排忧解难;并对患者讲解有关疾病、治疗方法等相关知识, 使其对疾病、医治方法的认知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1. 2. 2 心理疏导 在疾病的困扰下, 患者的不良心理较为明显, 比如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较为常见。因此, 需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 及时评估其心理情况, 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为了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可以转移其注意力, 也可通过音乐疗法得以实现;为了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自信心, 可以列举医治成功的案例, 综合多种方法, 以达到疏导患者不良心理的目的。
1. 2. 3 家庭支持干预 相关护理人员需经常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交流, 指导患者家属在日常多关爱患者, 并指导其按医嘱服药, 多注意休息, 加强运动锻炼等, 使患者在受到家属呵护及关心的情况下, 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 从而增强其对抗疾病的自信心, 从而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采用SAS、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变化进行评分, 评分越低表示心理症状改善越显著[4]。②通过本院自制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 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 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经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14.5± 2.3)、(15.9±2.4)分,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9±2.1)、(28.6± 1.8)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741、19.807, 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 24例, 基本满意10例, 不满意2例, 总满意度为94.44%;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8例, 基本满意14例, 不满意14例, 总满意度为61.1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71, P=0.001<0.05)。
3 讨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作为眼科常见的一种疾病, 主要是因前房角突然关闭而引起眼压急剧升高的一种疾病。目前, 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 患者常伴有显著的眼痛、视力下降等症状, 同时会出现同侧偏头痛及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 如果未能及时医治, 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程度的生活影响, 比如出现短期内失明等[5, 6]。因此, 有必要采取及时有效的医护干预方案。本次提到的心理护理方法侧重改善患者的消极心理状态, 比如焦虑、抑郁等, 使患者的心理状态能够健康、积极, 从而提高在医护期间的配合度。此外, 国内有学者经临床研究表明, 心理护理干预方法的应用能够改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状态, 提高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7, 8]。
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14.5±2.3)、(15.9±2.4)分,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9±2.1)、(28.6±1.8)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741、19.807, 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4.4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1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71, P=0.001<0.05)。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 心理护理措施的实施具有可行性及必要性。
综上所述, 针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显著,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 进一步提高护理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丹.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医药指南, 2018, 16(13):278-279.
[2] 卜建芬. 分析并研究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 1(8):235-236.
[3] 侯璐璐.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29):255.
[4] 关晓霞, 张小凤. 研究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5(87):202, 204.
[5] 石梅, 杞仲美.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 中国社区医师, 2015, 31(4):152.
[6] 党丽杰.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4):280.
[7] 刁丽娥, 叶清建, 吴红梅.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11):213-215.
[8] 王丽梅. 研究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16):228.
[收稿日期:2018-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