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高眼压原因分析
2019-07-01邹博
邹博
【摘要】 目的 分析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高眼压出现的原因。 方法 78例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 分析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高眼压出现的原因。结果 78例患者中术后出现继发性高眼压共有28例(35.9%), 通过观察发现, 有晶体眼、无晶体眼及人工晶体眼患者的术后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28.1%(16/57)、77.8%(7/9)、41.7%(5/12), 屈光度≥-6.0 D或眼轴≥26 mm 与屈光度<-6.0 D且眼轴<26 mm患者的术后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51.5%(17/33)和24.4%(11/45), 硅油明显乳化与无硅油乳化及硅油轻度乳化患者的术后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62.5%(15/24)、24.1%(13/54), 硅油进入前房与未出现硅油进入前房患者的术后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100.0%(3/3)和33.3%(25/75), 硅油填充时间≤6个月、6个月~1年、1~2年、≥2年患者的术后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28.6%(12/42)、40.0%(8/20)、 46.2%(6/13)和66.7%(2/3);无晶体眼、高度近视、硅油乳化、硅油进入前房、硅油填充时间过长是引起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高眼压的主要原因。结论 对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 在术后需要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 如药物、手术降眼压、及时取出硅油等, 能够减少术后继发性高眼压的出现。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术后高眼压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6.033
硅油具有稳定的理化特性与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无色透明且屈光指数与玻璃体相近, 硅油不溶于水, 不会被生物组织所吸收, 且对人体无毒无害[1]。硅油作为玻璃体替代物, 被广泛应用于视网膜脱离手术中, 且由于其特殊的理化与生物特性, 能够提高视网膜脱离修复术的临床疗效, 此外硅油填充能够起到止血的效果, 同时对于术后随访无明显影响, 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的存在, 但硅油填充只是暂时的, 待视网膜复位之后需要及时取出硅油[2]。随着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发现术后高眼压的出现对临床治疗的有效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 文章主要针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高眼压出现的原因展开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78例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1例, 女37例;年龄23~76岁, 平均年龄(42.6±11.3)岁, 术后眼压>24 mm Hg(1 mm Hg=0.133 kPa) 的患者即可判断为高眼压。
1. 2 方法 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既往病史与手术史, 临床资料包括裂隙灯检查、裂隙灯下前置镜检查、屈光度、眼轴、硅油乳化、硅油是否进入前房及填充时间等。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78例患者中术后出现继发性高眼压共有28例(35.9%), 通过观察发现, 有晶体眼、无晶体眼及人工晶体眼患者的术后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28.1%(16/57)、55.6%(5/9)、77.8%(7/9), 屈光度≥-6.0 D或眼轴≥26 mm与屈光度<-6.0 D且眼轴 <26 mm患者的术后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51.5%(17/33)和24.4%(11/45), 硅油明显乳化与无硅油乳化及硅油轻度乳化患者的术后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62.5%(15/24)、24.1%(13/54), 硅油进入前房与未出现硅油进入前房患者的术后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100.0%(3/3)和33.3%(25/75), 硅油填充时间≤6个月、6个月~1年、1~2年、≥2年患者的术后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28.6%(12/42)、40.0%(8/20)、46.2%(6/13)和66.7%(2/3); 无晶体眼、高度近视、硅油乳化、硅油进入前房、硅油填充时间过长是引起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高眼压的主要原因(P<0.05)。
3 讨论
术后高眼压是玻璃体切除联合硅填充术后的常见并发症, 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科学分析该病发生的原因, 从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本次研究通过观察发现, 无晶体眼、高度近视、硅油乳化、硅油进入前房、硅油填充时间过长是引起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高眼压的主要原因。①有学者指出, 晶状体切除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术后高眼压。人工晶状体屏障功能要低于自然晶状体, 而无晶体眼硅油进入前房的几率最大[3], 部分无晶体眼患者术后虹膜根切口因炎症反应导致渗出粘连、房水循环不畅是高眼压产生的主要原因, 因此无晶体眼患者术后高眼压发生率最高。②高度近视患者的眼轴与正常人相比明显延长, 玻璃体容积也明显增大, 因此注射的硅油量与普通患者相比要更多, 所以硅油形成的浮力也明显高于其他患者[4], 眼轴长的患者在注入硅油之后, 晶状体虹膜所承受的应力也相对更大。此外高度近视者的悬韧带松弛, 晶状体的稳定性下降, 晶状体前移易引发术后前房变浅、狭窄、闭塞等症状, 从而诱发了眼压升高[5]。③硅油乳化的出现与青光眼的出现有密切的相关性, 硅油乳化发生后, 乳化的油滴会转移至房角, 并产生毒害反应, 对小梁网的滤过功能造成损伤, 使得房水引流障碍出现, 进而引起眼压升高[6]。本次研究中, 硅油明显乳化与无硅油乳化及硅油轻度乳化患者的术后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62.5%(15/24)、24.1%(13/54), 其中硅油明显乳化患者术后高眼压发生率明显高于无硅油乳化及硅油轻度乳化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硅油进入前房后可导致房角阻塞, 并导致房水循环受阻, 从而引起了阻滞性青光眼的出现。本次研究中硅油进入前房患者术后高眼压发生率明显高于无硅油进入前房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可以认为硅油进入前房是诱发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高眼压的高危因素之一。⑤硅油填充时间过长是诱发术后眼压升高的重要原因, 这可能与硅油长期保存对房水引流通道引起的损伤有关, 硅油可刺激色素细胞、吞噬细胞的出现, 从而导致小梁网阻塞, 并最终导致眼压升高, 且填充时间越长, 高眼压发生率也就越高。本次研究中硅油填充时间 ≤6个月、6个月~1年、1~2年、≥2年患者的术后高眼压发生率为28.6%、40.0%、46.2%和66.7%, 证实了这一说法。针对术后出现高眼压的患者, 需要根据眼压升高程度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对于眼压轻度升高的患者可以局部使用1~2种 滴眼液治疗, 对于中度升高的患者可以增加醋甲唑胺片口服、并且增加局部降眼压药物种类, 对于重度眼压升高的患者, 需联合全身用药。术后1周内的高眼压主要与炎症反应引起的小梁网水肿有关, 经降眼压、抗炎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在短期内恢复正常眼压。也有少数患者对于激素类药物较敏感, 这部分患者的高眼压常发生于术后1周以后, 更换或停用激素类药物后高眼压状态逐渐好转。少数虹膜根切口膜闭的患者需联合虹膜激光打孔, 如因硅油填充过量而引起眼压升高, 需再次手术放出部分硅油。
综上所述, 对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 在术后需要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 如药物、手术降眼压、及时取出硅油等, 能够减少术后继发性高眼压的出现, 减少因高眼压引起的视神经损伤。
参考文献
[1] 郦晓霞, 吴苗琴, 章露易, 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超声乳化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高眼压的危险因素.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7, 39(12):885-889.
[2] 李靜, 肖静, 谢安明, 等. 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后眼前节OCT改变与眼压增高机制探讨. 陕西医学杂志, 2018, 47(4): 482-484.
[3] 刘朝. 玻璃体切除并硅油填充术后继发高眼压的相关因素分析. 中国现代医生, 2016, 54(16):63-65.
[4] 孙雯琦. 硅油与C3F8填充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高眼压的影响. 西南国防医药, 2017, 27(10):1108-1110.
[5] 张桂, 刘军, 李中凯, 等. 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高眼压的临床分析. 现代医药卫生, 2018, 34(1):71-73.
[6] 王珊珊. 浅析玻璃体切除并硅油填充术后继发高眼压的相关因素. 中国保健营养, 2018, 28(14):88.
[收稿日期:2018-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