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危儿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方法及优越性分析

2019-07-01郭亚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3期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优越性

郭亚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危儿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方法及优越性。方法 520例高危儿患儿, 依据信封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各2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 实验组予以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家长对临床知识的认知水平、家长的护理配合程度、护理环境质量;护理前后智力发育指数、发育商、运动发育指数;癫痫、听力障碍、脑瘫、中枢性协调障碍等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家长满意度为100.00%(260/260), 高于对照组的82.69%(215/26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实验组智力发育指数、发育商、运动发育指数分别为(106.74±10.32)、(105.74±16.32)、(104.71±10.17), 均高于对照组的(90.21±6.69)、(92.21±14.69)、(93.21±7.2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家长对临床知识的认知水平、家长的护理配合程度、护理环境质量评分分别为(96.66±3.10)、(93.44±1.44)、(96.01±3.61)分, 均高于对照组的(82.21±3.21)、(85.26±2.11)、(82.20±3.57)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癫痫、听力障碍、脑瘫、中枢性协调障碍后遗症发生率分别为1.92%、1.92%、1.54%和1.54%, 对照组癫痫、听力障碍、脑瘫、中枢性协调障碍后遗症发生率分别为5.38%、5.77%、5.00%和4.62%。实验组癫痫、听力障碍、脑瘫、中枢性协调障碍后遗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在高危儿护理中的干预效果确切, 可减少癫痫、听力障碍、脑瘫、中枢性协调障碍等后遗症发生率, 提高患儿家长的理解和认知度, 使其积极配合护理工作, 更好地保障患儿的生长发育, 值得推广。

【关键词】 高危儿;早期护理干预;优越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3.092

对于儿科来说, 高危儿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人群, 指的是受高危因素影响且可能患有严重疾病且需要监测的新生儿[1]。目前, 医学的进步促使高危儿的生存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但高危儿脑瘫和认知障碍等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病率有所增加, 给患儿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经济负担, 为了降低脑瘫、癫痫、精神发育迟滞等后遗症的发生, 需要对患儿进行早期护理和康复。本研究分析了高危儿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方法及优越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本院儿童保健中心进行研究的520例高危儿患儿, 依据信封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各260例。实验组男140例, 女120例;日龄1~7 d, 平均日龄(4.21±1.01)d;体重1.1~4.2 kg, 平均体重(2.67±0.53)kg;其中, 出现产后窒息150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43例, 高胆红素血症37例, 缺氧缺血性脑病20例, 肺炎23例, 核黄疸17例。对照组男143例, 女117例;日龄1~7 d, 平均日龄(4.27±1.26)d;体重1.1~4.3 kg, 平均体重(2.61±0.57)kg;其中, 出现产后窒息150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43例, 高胆红素血症36例, 缺氧缺血性脑病21例, 肺炎23例, 核黄疸17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早期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指导家庭成员学习相关的医学知识。护士告诉患儿家长疾病的原因、症状及危害性, 使其充分了解婴儿的运动和智力发展, 喂养的知识和疾病的预防方法。

②在医务人员培训合格后对患儿进行视觉听觉等训练, 于洗澡后和下午喂养之前进行。在健康教育操作期间, 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8~30℃, 从高危儿的头部、面部开始按摩, 而后按摩四肢和背部, 按摩力由轻到重, 15 min/次。同时, 可以播放柔和舒缓的音乐, 音量控制在35~50 dB, 保持室内环境安静。③重点康复训练。经过3~6个月的护理干预, 给予患儿康复训练, 在专业儿童康复教师的指导下, 护士选择性地使用Bobath等方法和其他个性化康复训练技术来进行患儿的康复训练。④出院后的护理干预。高危儿6个月~2岁时, 需要为患儿家庭开展康复训练指导, 为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法。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比较两组家长对临床知识的认知水平、家长的护理配合程度、护理环境质量(均为最高分100分, 分值和家长对临床知识的认知水平、家长的护理配合程度、护理环境质量呈正比);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儿智力发育指数、发育商、运动发育指数;癫痫、听力障碍、脑瘫、中枢性协调障碍等后遗症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數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家长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家长满意度为100.00%(260/260), 高于对照组的82.69%(215/26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智力发育指数、发育商、运动发育指数比较 护理前, 对照组智力发育指数、发育商、运动发育指数分别为(77.34±2.21)、(65.34±12.21)、(76.25±5.26), 实验组智力发育指数、发育商、运动发育指数分别为(77.32±2.25)、(65.32±12.25)、(76.31±5.21),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实验组智力发育指数、发育商、运动发育指数分别为(106.74±10.32)、(105.74±16.32)、(104.71±10.17), 均高于对照组的(90.21±6.69)、(92.21±14.69)、(93.21±7.2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智力发育指数、发育商、运动发育指数均高于护理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家长对临床知识的认知水平、家长的护理配合程度、护理环境质量比较 实验组家长对临床知识的认知水平、家长的护理配合程度、护理环境质量评分分别为(96.66±3.10)、(93.44±1.44)、(96.01±3.61)分, 均高于对照组的(82.21±3.21)、(85.26±2.11)、(82.20±3.57)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4 两组癫痫、听力障碍、脑瘫、中枢性协调障碍等后遗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癫痫、听力障碍、脑瘫、中枢性协调障碍分别有5例(1.92%)、5例(1.92%)、4例(1.54%)和4例(1.54%), 对照组癫痫、听力障碍、脑瘫、中枢性协调障碍分别有14例(5.38%)、15例(5.77%)、13例(5.00%)和12例(4.62%)。实验组癫痫、听力障碍、脑瘫、中枢性协调障碍后遗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危儿由于不利因素容易使各种器官受到损害, 特别是导致神经系统发育异常, 经常造成脑瘫、精神发育迟滞和精神行为异常等严重后果, 给患儿造成痛苦, 给患儿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和痛苦, 需要早期护理干预促进患儿健康生长发育[2, 3]。

早期护理干预是一种基于婴幼儿生长发育的护理活动, 早期干预可对患儿及其家属产生直接作用, 其实施方法多种多样的, 可带来一定的效果。早期干預中康复治疗师利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 根据高风险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最合适的干预措施, 从而有效规避脑损伤后遗症等的发生, 促进高危儿脑组织的再发育[4]。

之所以进行早期干预, 是因为0~3岁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这个时期是人体大部分神经细胞开始生长和增长的阶段, 有较强可塑性, 早期干预可有效进行损伤神经修复, 促使高危儿的神经发育。早期护理干预对高危儿智力发育有促进作用, 经早期医疗干预, 指导患儿家庭成员学习相关的医学知识, 可提高家庭成员认识, 积极配合和协助患儿训练, 通过听觉、视觉等反复刺激患儿的大脑皮层, 并在大脑皮层产生一系列相应的反应, 最终促进患儿的大脑发育, 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5]。

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儿家长满意度, 以及患儿智力发育指数、发育商、运动发育指数均高于对照组, 家长对临床知识的认知水平、家长的护理配合程度、护理环境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癫痫、听力障碍、脑瘫、中枢性协调障碍等后遗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早期护理干预在高危儿护理中的干预效果确切, 可减少癫痫、听力障碍、脑瘫、中枢性协调障碍等后遗症发生率, 提高患儿家长的理解和认知, 使其积极配合护理工作, 更好地保障患儿生长发育,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云静, 梁蒙蒙, 耿香菊. 脑瘫高危儿早期实施多元化护理对体格智能发育的积极影响. 中国疗养医学, 2018, 27(7):731-733.

[2] 夏露, 仇爱珍. 以多元化理念为介入点的护理干预对脑瘫高危儿智能及运动发育水平的影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 27(11):1233-1236.

[3] 钟燕平.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高危新生儿母亲产前访视的应用研究. 临床护理杂志, 2018, 17(1):5-7.

[4] 董梅花. 早期护理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和运动能力发育的影响研究.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 2(51):13-15.

[5] 岳庆芳. 某区高危儿干预影响因素及效果分析. 第二军医大学, 2017.

[收稿日期:2018-08-22]

猜你喜欢

早期护理干预优越性
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老年髋部骨折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我国的应用价值及相关技术问题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效果
日本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分析
水利工程招投标制度下的招标代理探究
电子商务环境下实体书店的发展与转型探究
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顺产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小儿肺炎早期开展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早期护理干预有效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