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77nm黄色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2019-07-01邹博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3期
关键词:黄斑脉冲水肿

邹博

【摘要】 目的 分析577 nm黄色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47例(72眼)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36眼)]与对照组[25例(36眼)]。对照组采用传统格栅激光光凝治疗, 观察组采用577 nm黄色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与平均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结果 对照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31±0.25)、(0.47±0.24)、(0.68±0.22), 观察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35±0.22)、(0.51±0.23)、(0.70±0.19);两组患者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均比术前提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平均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分别为(355.6±83.6)、(311.5±103.5)、(272.9±112.9)μm, 对照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平均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分别为(364.3±101.2)、(305.6±115.6)、(266.6±101.6)μm;两组术前平均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平均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均较术前明显降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平均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77 nm黄色阈下微脉冲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能达到与传统格栅激光光凝相同的治疗效果, 577 nm黄色阈下微脉冲激光光凝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最佳视力状况并改善黄斑水肿, 降低黄斑中心厚度, 并且减少了传统格栅激光光凝治疗带来的热效应及副损伤,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577 nm黄色阈下微脉冲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3.035

糖尿病黄斑水肿是指由于糖尿病引起的继发性黄斑水肿, 而黄斑区域对于视觉功能具有较大的影响, 黄斑水肿可导致视力出现不可逆性损伤, 甚至造成患者失明[1]。目前临床治疗该病主要是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的方式, 药物治疗增加了眼内高压与白内障的发生率, 同时对操作者有着较高的要求, 若操作不当很可能造成视网膜脱离或玻璃体积血等症状[2]。激光手术是糖尿病黄斑水肿的重要治疗方法, 其中传统的激光光凝治疗主要是采用氪黄或氩绿激光格栅样光凝, 但是该术式可能导致患者的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 而失去治疗的意义[3]。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 发现微脉冲激光治疗在该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因此, 本文主要针对577 nm黄色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47例(72眼)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36眼)]与对照组[25例(36眼)]。观察组患者中, 男12例,女10例;年龄41~78岁, 平均年龄(56.5±8.8)岁。对照组患者中, 男13例, 女12例;年龄39~76岁, 平均年龄(55.6±8.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格栅激光光凝治疗, 应用532 nm绿激光模式, 在距中心凹500 μm以外进行C型光凝。

观察组采用577 nm黄色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 采用美国IRIDEX公司IQ577激光机微脉冲模式, 在后极部血管弓外的视网膜上进行能量测试, 阈能量为视网膜隐约变白的能量, 然后转换为微脉冲模式并根据阈能量进行设置, 选择7×7模式在距中心凹500 μm进行C型光凝。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与平均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视力检查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 换算为LogMAR视力进行统计学计算。黄斑中心厚度测量通过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完成, 对所有患者进行黄斑区OCT检查, 将水平扫描和垂直扫描的平均值作为黄斑中心厚度, 并對复查患者进行同部位追踪随访。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比较 对照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31±0.25)、(0.47±0.24)、(0.68±0.22), 观察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35±0.22)、(0.51±0.23)、(0.70±0.19);两组患者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均比术前提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猜你喜欢

黄斑脉冲水肿
莫让“黄斑病”迷了你的眼
老年黄斑变性该怎么治疗?
超快脉冲激光器提高数据传输速度
水肿是怎么回事,该怎样消除水肿呢?
从水肿捕捉疾病的蛛丝马迹
玩手机会导致黄斑变性和失明?
眼白的发黄区块是“黄斑”吗
大射电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
基于脉冲反射法电缆故障定位脉冲源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