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标题中的隐喻及其翻译探究
2019-07-01彭益龙,姜诚
彭益龙,姜诚
【摘 要】《经济学人》的标题中存在大量隐喻,与中文相较,这些隐喻可以分为喻意相同、喻体相同的隐喻和喻意相同、喻体不同的隐喻,以及一语双关的隐喻。针对不一样的隐喻特点,结合具体例子,提出利用直译、转译、意译和增译等策略处理隐喻的观点。
【关键词】标题;隐喻;翻译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6-0216-02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新闻报道中的标题更是能简明概要地凝练出文章的内容。《经济学人》是一份世界知名的杂志,其内容涵盖政治、商业和科技等,无论是对政治的针砭时弊,还是为商业活动推波助澜,或者是对科技与艺术的最新成就大加喝彩,《经济学人》的文章标题都成了吸引眼球和润色内容的高效武器。《经济学人》杂志语言地道,表达新潮,是不少英语学习者提升语言水平的一大工具。同时,其一针见血的政治批评和各种简单凝练的商业剖析为人们提供了了解时事的独特视角,因此,翻译《经济学人》具有多重意义。
《经济学人》的文章标题中富含隐喻,眼花缭乱的隐喻使得文章入味三分。通过对英文的阅读,不难发现其标题写作往往妙语连珠,比喻惟妙惟肖。在翻译《经济学人》文章标题时,如何翻译使得标题不失真,如何翻译使得中国读者能够更习惯地明白隐喻含义,如何将跨文化的隐喻翻译出水准,这些问题都对译者提出了挑战。
前人对隐喻的研究做得已经比较充分,谭卫国将隐喻根据形势与意义分成了四类:简明的隐约、半隐性隐喻、隐性隐喻和复杂的隐喻[1]。对于隐喻的翻译,刘冰泉提出了映射对等翻译和偏移等效翻译[2]。但是,二者对于隐喻的分析结合的语料并不是新闻杂志中的语料,体现不出新闻杂志中隐喻的特性,更体现不出《经济学人》中隐喻的精妙。而在隐喻的翻译方法上,赵伟军提出五种译法:直译法、转译法、意译法、增译法、直译意译分译法[3]。
本文旨在从隐喻的角度对《经济学人》文章标题进行分析与分类,并提出对应的翻译策略。
一、《经济学人》标题中的隐喻分类
《经济学人》杂志擅用隐喻,其标题中隐喻各式各样,对翻译造成了一定的难度。隐喻的内含中包括本体、喻体和喻意,根据写作内容而言,本体往往是客观的,是作者要描述和修辞的概念或者事务。而喻体则是作者可以天马行空加以发挥文采的地方,喻体的不同使得喻意更加不同,形象贴切的喻体也能完美地传达喻意。以中文的隐喻为对比,根据隐喻的喻体分析,《经济学人》文章标题的隐喻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喻意相同、喻体相同和喻意相同、喻体不同。
(一)喻意相同,喻体相同。所谓喻意相同,喻體相同,就是在中文的表达中也有同样的设喻方式。自古以来,各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相似的外部条件,例如气候变化,四季更迭,生态环境等。相似的外部环境给不同的民族之间带来了一定的相似度,在英汉两种语言当中很容易发现一些比喻无论是在设喻还是喻体上惊人相似。体现在《经济学人》杂志中,就是无论把本体比喻成任何事物,其隐喻能使我们以中文为母语的人一下子理解与共鸣。在这样的比喻过程中,比喻的过程往往直接明了,喻意也简单易懂。
例1:Kim Sang-jo: South Koreas chaebol sniper 金相九:韩国财团狙击手 (The Economist 2018.1.6)
例2:The Iran deal: Trump card 伊朗交易:特朗普的王牌(The Economist 2018.1.20)
例3:Neurotechnology: The next frontier 神经技术:下一个前沿 (The Economist 2018.1.6)
喻体与本体的属性保持一致,使读者便于理解。中文也有的设喻方式使得中文读者理解起来难度不大。但是,《经济学人》作为一本新闻时事类的杂志,其标题必须不仅能高度概括文章内容,还有具有吸引力,因此,哪怕是喻意和喻体很容易为中文读者所接受,也要考虑标题的吸引力,这也为译者带来了一定的翻译难度。
(二)喻意相同,喻体不同。所谓喻意相同,喻体不同,是指在中文的表达中没有对应的喻体,或者没有相同的设喻方式。《经济学人》杂志的用语之所以经典不仅因为其语言生动形象,更是因为它给人一种妙趣横生的感觉,使得本来乏味的政治批评或是商业推广变得有趣。这很大程度上跟使用的隐喻有关系,在这些隐喻中,有的把事物比喻成某件具体的物品或人,也有把人比喻成事物的。而这样的的设喻方式往往在中文鲜有,这样的隐喻就会让读者不明所以,一时无法理解标题的含义。
例4:Grenfell Tower:The long shadow 格兰菲塔:漫长的阴影 (The Economist 2018.6.9)
猛一看该条标题,似乎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格兰菲塔是英国的建筑物,而喻体为阴影,中文中几乎没有把大楼比喻为阴影这样的设喻,因此该标题让人有些不明所以。事实上,格兰菲塔于北京时间2017年6月14日造成火灾,造成至少79人死亡。这次大火发生的时机正好是英国最困顿之际,大选、脱欧、恐怖袭击都在那段时间发生,英国政府无疑遭到重重一击,有点屋漏偏逢连夜雨的状况。通过阅读,可以得知《经济学人》在2018年以该标题发文谈论一年前火灾影响,“The long shadow”原来是英国人心中的阴影,在结合背景之后,这个隐喻就变得不仅合情合理,反而形象贴切。
例5:Monetary policy:Turkish baroque 货币政策:土耳其的巴洛克 (The Economist 2018.6.2)
巴洛克是一种欧洲典型的艺术风格,也是欧洲艺术史上的一段时期。该标题把土耳其的货币政策比喻为巴洛克,其本意是指土耳其的货币政策华而不实,亟待土耳其政府简化。对于中文读者而言,巴洛克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喻体,许多读者会在阅读标题后依然不明白标题含义,而文章本意只是想表达土耳其财政政策的繁琐。如何翻译这样的标题,也给译者带来了困难。
例6:Buying residence to evade tax:Sweet deserts 买房避税:苦中带甜 (The Economist 2018.9.29)
这个隐喻简单易懂,文章也是主要阐述买房以避税的种种好处,然而,该标题的喻体在中文中无法对应,中文也不会把买房避税事情比喻成“甜的沙漠“,因此,翻译这样的文章标题,一定要采取策略,转译或是意译。
除此之外,《经济学人》中喻意相同,喻体不同的例子还不胜枚举,这些例子给译者的翻译带来了一定困难。
二、《经济学人》标题中的隐喻翻译
(一)喻体相同可直译。即便是不同的文化,也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外部条件上有着或多或少的一致。例如,中英两种语言中都会把雷电比作上天的愤怒、都会将太阳比作希望。人比人、物比物、事比事,这样的隐喻方式在中英两种语言中都常出现。因此,此类的《经济学人》文章标题,大可采用直译。但是,《经济学人》是新闻时事类的杂志,其标题的翻译一定要注意其精炼性和对读者的吸引力。
例7:Air pollution:A poisoned wind 空气污染:中毒的风 (The Economist 2018.9.1)
例8:Artificial rain:Hope in Tibets clouds 人工降雨:西藏云层中的希望 (The Economist 2018.4.7)
例9:Rebellions in Myanmar:Rumble in the jungle 緬甸叛乱:丛林中的隆隆声(The Economist 2018.5.19)
总之,对于新闻标题而言,直译是很一种重要的翻译法,如果标题以直接明了的方式展现,且译文通俗易懂,那么一般直接采取直译的方式。
(二)喻体不同要转译或意译。由于文化、习俗等原因,中英两种语言的比喻中喻意相同而喻体不同的隐喻比比皆是。例如,春天对于中西方都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植物生长迅速,在中文中有雨后春笋一次来相容春天竹子冒尖的景象,也会用这个词比喻新兴的事物。在西方,鲜有竹子,但“mushroom”的动词含义也是植物迅速生长,同样的喻意,喻体大相径庭。
在面对喻体不同的情况时,如果直译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就该在抓住喻意的情况下转化喻体,及时转译;若找不到合适的喻体对应,则应该适当意译,寻找合适的对应表达。
例10:Poland and Hungary:Drinking from the same glass 波兰与匈牙利:穿一条裤子的两兄弟 (The Economist 2018.5.19)
波兰与匈牙利素来交好,尤其是两国在历史上多次一同对抗入侵的俄国,更有打油诗将两国比喻成剑之两锋、杯之两面。可以看出来,在欧洲,把波匈两国比喻为杯子的两面是个习惯用法。这样的比喻方式在中国少有,但中文里有“穿一条裤子的两兄弟”这种说法来形容类似的关系,因此在翻译时如果译为“在一个杯中喝水”,不如翻译成“穿一条裤子的两兄弟”,这样更易于中文读者理解,也还原了标题想要表达的意思。
例11:Nuclear secrets and lies:The writing on the wall 核工业的秘密及谎言:不祥之兆( The Economist 2018.6.9)
The writing on the wall是一种英语中的典故,来自《旧约·但以理书》,形容不详的征兆或事情。文章笔墨旨在描写核工业的危害和隐患,“核秘密和谎言”利用了隐喻的修辞手法,但翻译的时候不宜把标题直译为“墙上的字迹”,中文里没有这样的设喻方式,喻体也无法直接借鉴,在找不到对应典故和喻体的情况下,因此把核工业的内情比喻成“不祥之兆”。
当标题中的隐喻在中文中有相同或类似的设喻方式时,一般推崇转译,这样可以在保证喻意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确保读者理解。但如果找不到合适喻体,则必须意译,保证标题的含义能够被准确传达。
三、结语
《经济学人》杂志擅写标题,标题中有各式各样的隐喻。隐喻的特点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翻译《经济学人》十分具有价值,因此在翻译其标题时,尤其要注意结合隐喻的特点对隐喻的翻译使用正确的方式,在保证含义不失真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保留《经济学人》的讽谏语气和文章风格,使得中文读者在《经济学人》的阅读和学习中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谭卫国.英语隐喻的分类、理解与翻译[J].中国翻译,2007(6).
[2]刘冰泉,张磊.英语隐喻的分类、理解与翻译[J].中国翻译,2009(4).
[3]赵伟军.英语比喻的翻译[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12).
[4]王斌.隐喻的翻译和隐喻式翻译[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10).
[5]林芸.课文标题隐喻特征与理解,以高级英语为语料[J].新余学院学报,2018(10).
[6]纪玉华,陈燕.批评话语分析的新方法:批评隐喻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7]纪燕.习近平总书记政治话语的概念隐喻分析[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
[8]王琴,央日.中英设喻对比研究[J].外语研究,2006(5).
[9]王震宇,董敏华.浅析英语新闻标题翻译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