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榆树下的欲望》中的概念隐喻翻译探究

2019-07-01张露露,王占斌

戏剧之家 2019年16期
关键词:概念隐喻翻译策略认知

张露露,王占斌

【摘 要】关于隐喻这一概念是这样解释的:“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们借助已知事物来认知未来事物的思维方式,其本质是人类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基本方式。隐喻翻译是一种不同语言之间的思维转换活动。”本文通过对《榆树下的欲望》中的实例分析,讨论了戏剧中概念隐喻翻译的三种策略:归化翻译策略;异化翻译策略;关联翻译策略,进而为以后的戏剧隐喻翻译提供参考。

【关键词】概念隐喻;思维;认知;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6-0194-02

自20世纪70年代认知语言学家拉考夫和约翰逊提出概念隐喻理论以来,概念隐喻研究在全球掀起了热潮,成为语言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翻译理论家等研究的热门话题。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从具体概念向抽象概念的系统映射。隐喻不仅仅是语言问题,更是思维问题。换而言之,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人类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具有隐喻性的,主要是因为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概念体系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人类以一个概念去理解另一个概念,事实上是以另一种经验来经历一种经验,通过隐喻,人的思维得到了扩展。①通俗地说,隐喻是把属于一种事物的特性运用到另一事物之上。束定芳认为,“隐喻不但是一种语言想象,而且在本质上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②

随着隐喻认知观的确立,我们在戏剧作品中也发现了相当丰富的隐喻,并且对一定的戏剧作品中的隐喻成因有了充分认识。同时,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多个学科对如何翻译隐喻进行了较为细致深入的研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然而,隐喻翻译涉及的领域还不全面。譬如戏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其中的隐喻翻译理应得到相关学者的研究,却几乎无人问津。翻译不仅要考虑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字面意义上的对等, 更要考虑不同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

尤金·奥尼尔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获得诺贝尔奖的剧作家。他一生荣获四次普利策奖,他是“第一位把戏剧看成严肃文学并坚持进行悲剧创作的美国剧作家”,被誉为“美国现代戏剧之父”。其作品具有跨越时空的思想意蕴和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他的经典之作《榆树下的欲望》是美国戏剧史上第一部“伟大的悲剧”,使用了大量的隐喻和其他的象征主义艺术手法,展现了人类的物质欲望与情感欲望的交织融合。笔者以汪义群、欧阳基和李品伟三位大家的中译本为研究参照,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是如何再现原作的隐喻特质,并以此为基础总结出适合戏剧中隐喻翻译的策略,为以后的戏剧隐喻翻译提供参考。

一、《榆树下的欲望》中的概念隐喻分析

《榆树下的欲望》被认为是“美国的第一部悲劇”。③剧本围绕1850年的新英格兰地区的伊夫农场而展开。通过对农场所有权的控制和争夺,展现了人类个体本能欲望与文化传统之间的冲突,即人的原始本性和社会道德规范两种力量的对抗。《榆树下的欲望》中出现了大量的隐喻特征。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文学作品中的隐喻特征给出了自己的理解。英国学者韦恩·布斯指出:“杰出的文学作品本身即是对生活及其可能形态的隐喻,艺术作品隐喻地表达了艺术家对生活的理想与批判;鉴于此,隐喻并非手段,它本身即是生活的一个主要目的,而分享隐喻乃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种人类生活经验。”④ 基于以上学者的观点,笔者针对《榆树下的欲望》这一剧本中出现的隐喻进行梳理。

(一)“榆树”的隐喻

在剧本开头,奥尼尔对故事的具体场景进行了客观描述,其中“榆树”这一意象被提及,并被作者赋予特殊的隐喻特征。“它们层层叠叠地笼罩着房子,将它压得透不过气,就像两个疲惫不堪的女人,将他们松垂的乳房、双手和头发耷拉在屋顶上。”在此段描写中,院中的两棵榆树正是象征着卡伯特的两任妻子,母性的情感与形态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榆树垂压房顶的姿态给人一种压抑感,这自然令人想起剧中女主人公爱碧占有农庄的企图。同时,奥尼尔写道“下雨的时候,他们的雨滴单调地滴滴落下,在瓦片上流失。”此处的雨水即指泪水,并借此传达女主人公的哀怨之情。此外,榆树亦是压抑的家庭氛围的反映,整个家庭为了争夺财产机关算尽,这样令人窒息的家庭环境给人的感觉正如榆树笼罩着房子,将其压得透不过气。

(二)“房子”的隐喻

“房子”作为与榆树相抗衡的对立意象也出现在剧本的开头部分。

The south end of the house faces front to a stone wall with a wooden gate at center opening on a country road. The house is in good condition but in need of paint. Its walls are a sickly grayish, the green of the shutters faded.(ONeill:1)

“房子”是有形的事物,奥尼尔巧妙地用看得见的实体“房子”去映射抽象的思想,即社会的道德规范对人的本能欲望的束缚。在人的心理层面上,无论是对于奥尼尔还是观众,具体的实物“房子”对人的约束和抽象的社会道德规范对人的约束是相似的,两者均限制了人的自由。

(三)“农场”的隐喻

正如上述所提到的,整个剧本是围绕新英格兰的农场展开的,因而“农场”这一隐喻贯穿整个剧本,在第二幕第三场中,奥尼尔这样写道:

EBEN:This was her hum. This was her farm.

ABBIE:This is my hum! This is my farm!(ONeill : 423)

在这一场,伊本和爱碧都出现在伊本母亲去世的那间起居室里。在伊本的记忆中,这个农场是他母亲花费毕生精力经营起来的,他认为父亲凯勃特根本不配拥有这个农场,只是偷走农场的贼。

EBEN: (brokenly) Lies! Ye love him! He'll steal the farm fur ye! (brokenly) But t'ain't the farm so much...

在这一场中,伊本得知爱碧通过生下一个儿子来夺取农场的所有权,孩子在这里就被当成了偷取农场的工具。

以上两个场景中,奥尼尔把农场的所有权这一抽象概念与盗窃这一具体行为联系在了一起,不仅能更好地表达伊本对其父亲以及爱碧的行为的厌恶之情,而且更加形象生动地凸显了此剧的主题——欲望。正如盗贼最终都会被严惩一样,正是这种贪婪的欲望导致了他们悲剧的产生。

二、概念隐喻的翻译策略

20 世纪70 年代之前,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前人的翻译研究中都很少见隐喻翻译方法论的研究踪迹。直到《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以来,隐喻与翻译才结合起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分支,并不断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实际上,翻译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认知过程,换句话说,翻译是复杂的思维方式的转换过程。对译者来说,只有充分理解源语语言文化,并且深切洞悉目的语语言文化的内涵,才能准确表达出源语所要传递的信息,满足目标读者的期待。⑤同样,肖家燕提出:隐喻翻译过程中的“理解”不是停留在语言表层,而是从隐喻的文化认知根源中获得深层次的理解;“表达”也不是单单求得语言形式的对等,需要依据隐喻发生的语境、存在的动机与作品的创作意图等进行恰当转换。⑥

基于以上理论及观点,笔者通过对《榆树下的欲望》的实例分析以及对其三个中译本的比较,总结出戏剧隐喻翻译可参考的三個策略,即归化翻译策略、异化翻译策略、关联翻译策略。

(一)归化的翻译策略

奈达是归化翻译方法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归化翻译可以消除源语和目的语语言和文化的隔阂, 翻译要以符合读者的文化习惯为取向。”英汉两个民族虽然所依附的语言体系大相径庭, 但在身体构造、器官感知、思维认知上会有很多共性。这些共性就决定了在两个民族的语言中存在众多源域相同的隐喻表达。针对此类隐喻的翻译,译者可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使得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具有相同的反应,实现跨文化交际。

如:His defiant, dark eyes remind one of a wild animal's in captivity. Each day is a cage in which he finds himself trapped but inwardly unsubdued.

汪译本:他那双带有挑衅的黑眼睛使人联想起一头被困的野兽。每天对他都是一个牢笼,他发现自己被困在里面,却不甘屈服。

欧阳译本:他那双阴沉沉的蔑视一切的眼睛使人联想起一只囚禁中的野兽。它每天深陷在牢笼里,但内心不屈服。

李译本:他那双黑色的藐视一切的眼睛使人联想到一只被擒获的野兽。它日日夜夜生活在一个牢笼里, 但内心从未屈从。

此句中的“cage”是一种隐喻的表达,它喻指伊本的父亲,也指他们生活的农场,又指伊本异常痛苦地熬过的每一天。但“cage”这个词不经分析的话,读者很难辨别出这里使用了隐喻。究其原因是此类隐喻在英语及汉语中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换言之,这类隐喻表达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人们已逐渐忽视了其内在的隐喻认知,因此人们对此类隐喻的存在并不敏感。对于译者来说,这类隐喻可灵活处理,可直接使用译入语种惯常表达方式来翻译。

(二)异化的翻译策略

“异化”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蒂提出的,是主要的翻译方法之一。异化要求译者尽量向原作靠拢,保留原文的语言及风格,向读者传递源语的文化内涵。基于此,笔者认为,对于英语中许多涉及历史事件、文学典故等带有明显的文化特征的隐喻, 在翻译时最好保留其喻体形象, 并且可通过加注解释的方法再现其中蕴含的喻义,从而使其语言特色及民族风味不受影响。

在《榆树下的欲望》中出现了大量的圣经文学典故, 奥尼尔通过出神入化的使用,达到对剧中人物讽刺的效果。如第1幕第2场。

EBEN--(scornfully) No, ye wouldn't! Ye're scared o' him. He's stronger--inside--than both o' ye put together!

PETER--(sardonically) An' yew--be yew Samson?

汪:(挖苦地)那你呢?——你敢情是个大力士吧?

欧阳:(挖苦地)那你呢?——你敢情是个大力士吧?

李:(讥讽地) 那你呢? 你是大力士塞姆森吗?

其中彼得对伊本说“An' yew--be yew Samson?”Samson是圣经士师记中的犹太人士师,生于前11世纪的以色列,玛挪亚的儿子,凭借神所赐的极大的力气,徒手击杀雄狮,并只身与以色列的外敌非利士人周旋。他的妻子背叛了他,趁他熟睡时,拔掉了那几根赋予他神力的头发,于是他被敌人腓力士人抓了。这里面隐藏着他妻子的背叛。而后来,Eben也认为Abbie背叛了他,从这个角度说,他和Samson还是有相似性的。

从以上三位翻译学者的译文来看,汪义群和欧阳基对Samson这一隐喻的处理均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即译为“大力士”,此译法虽然对于中文读者来说很容易理解,但凸显不出原戏剧中尤金奥尼尔对圣经典故的引用,失去了原有的味道。相比之下,李品伟的译法更能表现出这一点,只是他把Samson错译成了“塞姆森”,Samson应该是以色列的大力士参孙。提起“参孙”,具有一定文学基础知识的人都不会陌生,即使不熟悉这个人名,只要在网络上一搜便出现介绍,但译为“塞姆森”,读者也就无法理解此为何人,同样会感到困惑。综上来看,笔者认为,对于诸如文学典故等体现文化个性的隐喻, 翻译时可采用异化策略, 以保留其语言特色和民族风味。笔者在汪译本及欧阳译本的基础上,将An' yew--be yew Samson? 改译为:“你敢情是大力士参孙吧?”

(三)关联翻译策略

1986年Sperber和Wilson在其专著中提出了以关联为原则,以演绎推理为理解模式的关联理论。Gutt率先将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 他认为“翻译的本质是一个对源语进行阐释的动态明示——推理过程。”关联理论认为,在认知过程中要设法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好的认知效果。“语境化”是关联理论在解析源语言方面提出的重要观点。在对隐喻的阐释上,主要基于两点,“其一,隐喻是一种在更广阔的语境内出现的话语现象,说话人使用隐喻间接表达意义,因此说话人真实的交际意图需借助相关推理才能获得。其二,隐喻是语言交际中一般认知推理能力自然发展的结果。”⑦

如:EBEN: Didn't he slave Maw t' death?

PETER: He's slaved himself t' death. He's slaved Sim 'n' me 'n' yew t'

death--on'y none o' us hain't died--yit (ONeill 397).

汪:伊本——不是他逼着我妈做牛做马地干,把她虐待死的吗?

彼得——他也虐待自己,还虐待西蒙和我,还有你,咱们不都受他虐待吗?——只是还没有死罢了。

欧阳:埃本——难道不是他把妈妈当牛当马累死的吗?

彼得——他把自己也当牛当马累得要死。他把西米恩、我和你也都当牛当马累得要死……只不过我们没有累死罢了。

李:伊本——不就是他把妈妈活活累死的吗?

彼得——他把他自己也累死了, 他把西门、我和你都累得够呛— 只不过我们都没死罢了。

伊本和彼得的这个对话中频繁用到了“slave”一词,“slave”做动词讲有“辛苦地工作,拼命地干”之意。在汪义群的译文中,“slave”被译为“虐待”,欧阳基把它译为“当牛当马累死”,而李品伟则直接译成“累死”。根据这个语境,奥尼尔向读者展示了农场生活对这一家人来说不是希望而是噩梦。英国翻译学家Ernst-August Gutt,曾在出版的专著《翻译与关联一认知与语境》中提出,“翻译是近似于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二次交际情景,强调从交际能力和交际效果的角度, 而不是从‘编码、传达、解码的层面,解释并实施翻译过程。”这个观点可以指导译者如何将译文与原文相似,达到充分的语境效果,减轻读者的译文认知努力。从上述三个中译本来看,汪译本和欧阳译本很好地再现了原文的语境,准确地传达了“slave”一词的含义,而李译本没有完全译出“奴役,虐待”之意。

三、结语

隐喻翻译涉及的面很广,从认知到文化再到思维等各个方面,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只停留在字面语言层,而要从文化、思维等层面进行深入探讨。在表达上也不是一味追求形式上的对等,而要结合隐喻发生的语境、作者的创作动机及意图、读者的阅读期待等进行恰当表达。此外,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还要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进行创造性的阐释和翻译,从而实现隐喻翻译从源域映射到目标域的互动过程。《榆树下的欲望》犹如浩瀚的百科全书,奥尼尔在创作过程中把隐喻运用得淋漓尽致,为广大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欣赏和研究视域,这一隐喻翻译现象需要学者们深入研究。

注释:

①Lakeoff,G&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Chicago Press,1980,91.

②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30.

③陈良廷.尤金·奥尼尔的剧本—一种新的评价[M].鹿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④张沛.隐喻的生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8.

⑤孙建光.概念隐喻视角下的《尤利西斯》隐喻分析及翻译研究[J].译林(学术版),2012,(04):112.

⑥肖家燕,李恒威.概念隐喻视角下的隐喻翻譯研究[J].中国外语,2010,7(05):106-111.

⑦Gutt,Ernst-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猜你喜欢

概念隐喻翻译策略认知
浅析概念隐喻的运行机制
概念隐喻在构建语篇连贯中的作用探析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