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声乐小组课的利与弊
2019-07-01李震
李震
【摘 要】声乐小组课的开展不仅可以让学生声乐学习质量得以提升,而且让学生的声乐学习兴趣逐渐萌发,更加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声乐教学之中,带给学生无尽的声乐魅力。当然,声乐小组课的优点明显,缺点也不容忽视,讨论声乐小组课的利与弊则更加有助于声乐小组课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在声乐小组课中主体性的更好发挥。本文就声乐小组课的利与弊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可以为声乐小组课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声乐小组课;利与弊;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6-0141-02
一、声乐小组教学方式
(一)声乐小组概念
声乐课是一门基础的音乐课程,正确的声乐教学有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在实际教学中,简单的“一对一”模式不能满足当前学生学习声乐的需要,因此若想培养优秀的声乐专业人才,需要采用声乐小组的教学模式。
声乐小组是指把很多学习程度及情况相似的学生组织在一起进行教学,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与进度相统一。教师的教授方法是一次性统一的集中教学,一般一个小组人数在8-10人。声乐小组的目的是让学生熟练学习声乐,掌握基本技能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与进步。声乐小组可以教授学生正确的演唱方法和实用技巧,使学生不仅具备专业的声乐能力,还具备优秀的教学能力,不断学习声乐进修自己,以声乐为起点开拓舞台表演,丰富自己的艺术生涯,有效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对日后的发展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教学方法
在新生入学后,将声乐学习基础相似的学生编制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8-10人。学生每周上两个课时,即一节课。上课的教学内容如下。
20分钟用于教学发声及训练,教师以部分音乐作品为桥梁,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乐句、旋律及创作者的思想感情,促使学生将呼吸与发声协调配合,形成良好的呼吸循环,有利于解放人的自然嗓音。另外40分钟检查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程度及掌握情况。在此过程中,为了将学生情绪调动起来,习唱会(老师伴奏,学生发声歌唱)是较合适的方式。习唱会可以营造演唱但不重复的氛围,有利于锻炼学生。在学生演唱结束后,老师将评分写在本子上,激励学生重视发声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热情和参与程度,减少学生考试临阵磨枪的现象。最后的20分钟用于答疑解惑。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和总结,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请较为优秀的学生示范,学生也可自由提问,老师根据其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声乐小组课的利与弊
(一)声乐小组课的利
首先,声乐小组课顺应了现代音乐教学的发展趋势,小班教学有利于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同学之间也可以交流互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老师采用的诱导式教学方法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热忱和积极性,促使学生的成长。习唱会的氛围有利于活跃课堂的气氛,让学生之间形成健康的竞争关系,锻炼学生的心态及能力。
其次,声乐小组课的组建是师资力量合理配置的体现,有利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便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充分把握,培养优秀的合格的音乐教师。另外,在面对学习质量参差不齐的学生时,可以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改变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启发式教学。同时,多样化的声乐教学模式促使学生较早了解声乐学习不同阶段的特征,提前自发学习和训练,在掌握基础的前提下循序渐进,有利于学生科学的演唱音乐且快速获得进步,增加学习声乐的社会实践活动。
最后,学生在课堂上了解了老师的授课模式,有利于其教学经验的积累,通过学习专业知识掌握歌唱技巧,合理提高了教学进度,同时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加深,对学生的音乐专业道路起了“铺路石”的作用。
(二)声乐小组课的弊
第一,形式较为单一,教学方式枯燥。声乐小组课大多是老师伴奏,学生演唱,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较少,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产生疲惫感,失去学习的耐心,甚至丢失对声乐的兴趣。另外,为了让学生扎实基础,教学曲目往往单一有限,学生缺乏新鲜感,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第二,教学方法千篇一律,缺乏变化。教学步骤基本是“两步走”,首先让学生自主练声,然后将声乐作品点评,缺乏实践性。更有甚者将课堂时间平均分为教学每个学生的时间,“均匀式”教学让学生之间沟通减少,不利于学生对自我水平的认知,反而让小组课丧失其本来的目的,降低了声乐课的效率,教学方法传统,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小组课不如典型的“一对一”教学模式精细,减少了因材施教的可能性。每个人的学习进度不同,有人超前,有人滞后,可能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对知识基础的掌握和深入钻研,所以不应以声乐小组课代替个别课和选修的大班教学课。
第四,不同的声乐课程中,学生可能难顾两全,在活动创新与设计方面存在问题。
三、当前声乐小组课教学的现状
(一)上课时间难以保证
声乐小组的时间并不是完全保证一成不变的。当前声乐小组教学课基本是一对三或一对四的方式。第一种方式是上课时学生一同练声20分钟,剩下20分钟是每个学生各自练声的过程,这种方式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练习时间,但教师需要单独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难以保证课堂效率。第二种方式是每个学生依次练习,虽然可以有效指导每个学生,但学生练习时间难以得到保证。
(二)多媒体应用不充分
目前的声乐小组课仍然是学生唱,老师听,学生难以听到自己声音,难以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真实水平。当今是网络时代,数字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然而聲乐小组课并没有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老师也力不从心,无法更为准确地了解每个学生的真实能力,因为众多声音的影响,老师对学生的能力评判可能出现偏颇,不利于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三)舞台实践应用效果偏弱
目前音乐专业有一种思潮占据主流地位,那就是理论重于实践。有的教师将自己的毕生所学传授给学生,但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让音乐向单方面发展,不利于音乐专业的健康成长。学声乐的学生,之后可能从事教学工作或走向别的工作岗位,但进行完整的表演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技能。音乐的本质是应用于生活,将欣赏、激励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舞台表演机会尤为重要。但目前学生实践的机会并不多,老师过于重视理论,也会使学生缺乏表演经验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当学生真正站上舞台时,反而会胆小怯场,不自然的表演难以发挥学生的真实水平,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可能让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其音乐道路的发展。
四、针对声乐小组课教学改革措施
(一)增加相应课程
声乐小组的课程应以就业为导向,老师需要具备市场敏感度,对于就业市场的变化保持关注度,根据市场变化调整课程。近几年,初高中声乐专业的就业市场已经饱和,但国家更加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幼儿培训机构也迅速增多,这种趋势对学前教育的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声乐小组的课程应该多元化,适当增加新的科目,让学生尽可能学习知识,增加就业机会。学前教育的音乐课程注重培养孩子的音乐敏感度和审美能力,需要有科学的发声方法,既防止声音过于张扬,也要注意声音不能挤卡,努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
在电子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利用科学技术及现代化手段完成教学目标是趋势所在。微格教学平台是现代教学领域中较为广泛应用的,微格教学平台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有力补充,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效互补。微格教学平台可以合理利用教学时间,避免课堂时间的浪费。教学的首要原则是学生在短时间领悟所学知识并掌握技能。但这个原则实施起来十分困难,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无法在演唱时准确听到自己的音量和音准,不能准确了解声音的所在位置和声音的厚薄明暗。如果只靠老师去引导是远远不够的。微格教学平台可以代替老师的耳朵帮助学生发展。微格教学平台有先进的电子数字技术,可以有效地把学生声音收集起来,以图像和声音相结合的方式把学生的真实声音还原出来。这个客观的“耳朵”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声音,明确自身问题,有利于充分利用时间,可以有效的解决声音存在的问题。
(三)加强表演专业的舞台实践
音乐从其诞生开始,便与创作者的生活经历或亲身体验的事件有着密切联系,音乐反映人的内心诉求,寄托着人类的思想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有利于引起人类的情感共鸣。学生只有经过在舞台上的实践表演才能更好地理解音樂的意义。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小小音乐交流会或比赛,让学生上台表演,了解音乐与观众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另外,老师可以让学生以自己的实际经历为基点创作歌曲,让学生切实了解音乐,然后搭建舞台进行表演,深化学生对歌唱舞台的印象和作用。学校及老师还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为学生寻找上台表演的机会,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让学生参与各项文化活动,提升胆量,老师也可以增加课外实践的课程,让学生自己寻找机会或者经由老师介绍参加舞台表演,多参与实践活动,完成舞台表演,促使学生成为实用型人才。
五、结语
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声乐专业的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声乐小组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也需要调整变化以迎接新的挑战。在声乐教学变化的过程中需要以学生为本、以声乐为工具勇敢进和变革。在实际变革中,应当对各种教学模式加以比较,取长补短,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充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扩大学生的舞台表演机会,突出教材与现实的结合,促进声乐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姚小兰.因材施教理念指导下的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音乐,2019,(01):21-22.
[2]温静.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的唱法与技巧[J].艺术评鉴,2018,(19):98-99.
[3]张耕源.声乐教学重声乐小组课开展的意义及发展路径[J].北方音乐,2018,38(17):108-109.
[4]吕翠翠.高校声乐小组课教学难点及对策分析[J].艺术评鉴,2018,(16):66-67.
[5]荆晶.探讨高校声乐教学模式新观念[J].北方音乐,2018,38(16):129+133.
[6]谢玮.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应用方法[J].北方音乐,2018,38(1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