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同性电影中的人物塑造对于受众的影响
2019-07-01赵金玉
赵金玉
【摘 要】本文对同性恋电影发展史进行了脉络的梳理,并通过对电影中同性恋角色的阶段性塑造分析来折射彼时的社会关系,探究电影塑造的同性恋形象对受众产生的实际影响,从而促进社会主流群体与同性恋群体之间的交流与了解,并在推进同性恋群体在社会上实现身份认同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同性恋;人物塑造;影响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6-0101-02
“同志电影”是20世纪90年代艺术家和影评人对同性恋电影的称谓,是指以同性恋题材为主,讲述同性之间感情、命运或者具有同性恋意味的电影。可以说,同性恋在电影中的表现从电影诞生时候就如影随形,同性恋的角色也总可以在电影中瞥见一二。
1919年,电影《与众不同》上映。作为世界上第一部同志电影,《与众不同》不仅担负了反抗德国刑法175条的责任,同时作为同志“启蒙影片”,片中涉及相关同志素材是一百年来大部分同志电影依然在沿用的。然而,除了同性恋群体自发抗议制作的影片外,通常电影里对于同性恋的呈现总是经过特别意味的编码,这些角色和形象一直被嘲弄、奚落,他们发不出声音,甚至被当作病态来处理,而且往往都会在故事的结尾死于非命。这种由偏见带来的忽略和丑化,是继女性主义、黑人运动之后,人们又一次对沦为边缘化位置及地位的身份政治学的一次学术思考。
一、电影中的同性恋形象变迁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往往是从影视中得知LGBT这一群体的存在。不同于如今宽松的社会环境下同志电影已经成为一种类型影片,在几十年前,就算是相对开放的好莱坞,有关于同性恋角色,也是含蓄、躲闪甚至可以说是不被接受的。而这种潜移默化的灌输意识传达着“正常人”看待“同性恋者”的偏见,也让“同性恋者”如此看待自身、看待发展处境。
追溯电影源头,最早出现的极具代表性的清晰LGBT银幕形象来自1895年由爱迪生拍摄的实验性短片。在这部没有剧情也没有对白的短片中,伴随着一位小提琴演奏者的伴奏,两个男性舞者相拥起舞。这是历史上第一部打破男女共舞传统,用两个男性来演绎身体亲密接触的双人舞的影片。尽管至今也无人知晓爱迪生拍摄此片时的想法,但他镜头下的这对共舞的男人,却成为银幕上最经典的LGBT形象之一。
(一)第一阶段:娘娘腔。在电影刚诞生不久时,电影通常将同性恋作为一种理所当然的幽默资源。在卓别林的电影《银幕之后》中,有一幕是卓别林亲吻一个看上去像男孩的女孩,他也知道那是个女孩。这时有一个人走了过来看到了这幕,便立刻做出一副娘娘腔的样子,四处摇摆。这一场景展示了当时社会关于同性恋的一些固定看法,这些主流电影完全确信观众们能够理解这些滑稽的娘娘腔的摇摆是什么意思。娘娘腔是同性恋在好莱坞最早的定型角色,也是一部电影中最常见的笑料。
因此在最初的电影中,同性恋角色大都有着统一的形象,即白人、瘦小、胆小怕事、兰花指、阴柔,这也被称作“娘娘腔”。在1912年的电影《algie,the miner》中出现了影史上最早的“娘娘腔”,且在电影最后还硬把他掰成男子汉(相当于之后的荒谬同性恋治疗)。除此之外,还有1923年的《The soilers》、1927年的《Wanderer of the West》、1933年的《Our Betters》,都在影片里塑造了一个很典型的“娘娘腔”角色。这些娘娘腔被当作一个笑话来看,娘娘腔也成为好莱坞电影中同性恋角色的最早定位。
(二)第二阶段:隐晦。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不言自明的同性角色充斥银幕,被很多人看作是污秽之物,他们遭到了天主教会和原教旨主义者的反对。以此,威尔·海斯起草了一部电影审查法典,世人称之为《海斯法典》。法典规定,影片中但凡涉及到激情的亲吻和拥抱、性倒错、性诱惑、强暴、堕胎、卖淫和拉皮条、裸体猥亵、亵渎,这些内容将全部被禁止且要遭受审查删减或者修改。
然而法典的颁布并没有完全将同性恋从银幕中抹去,只是让他们变得更难发现了,电影工作者们不断用“智慧”打着擦边球。例如1959年《夏日痴魂》中作为同性恋的主角一直没有出镜,1960年《斯巴达克斯》将一段同性洗浴的情节删掉。电影工作者们对于同性恋的涉及开始变得隐晦,然而充满暗喻的台词和欲语还休的画面更增加了影片的魅力,且恰好地表达了现实中同性恋面临的情况。“我们只能间接表达我们自己,就好像电影中那些人只能间接表达他们自己。角色被关在柜子里,电影被关在柜子里,现实中的我们也被关在柜子里。”直到1966年,《海斯法典》失效。三年后,同性恋解放运动爆发。
(三)第三阶段:恐怖。20世纪60年代,好莱坞的审查制度逐渐开始松动,在限制中成长起来的一代电影人开始打破这最后的禁忌。1982年,福斯公司争议性地出品了美国主流第一部正式涉及同性的电影《作爱》,电影讲述一个已婚男人出柜的故事。遗憾的是,虽然好莱坞电影中同性恋角色正逐渐从隐晦走到公开,但同性恋在电影中的露脸也伴随着一个不利之处。因为此时的同性恋依旧是恐怖、杀人犯的代名词,对同性恋报复性的恐吓依然无处不在。
1980年的《虎口巡航》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的出现让同性恋角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受害者到凶手的立场转变,加深了社会对LGBT群里的误解和恐慌,以致同性恋组织不得不联合起来抗议这部电影的播放。不仅如此,1981年《夺命影迷》里同性恋涉及性骚扰和威胁、《沉默的羔羊》里把异装癖变成剥人皮的杀人犯,《长期伴侣》同性恋因疾病去世。这种恐怖、威胁社会的反面教材成为塑造同性角色的枷锁,同时也是社会对同性恋群体的一种折射。
(四)第四阶段:去标签化。以电影《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为例,近年来的同性题材正在实现去标签化,即是在电影中塑造一种“同性”无异于“异性”的观念,呈现出性别以外的一种普通的、普遍的爱情形态。可以说,这类电影不止是打破了以往的传统,更是打破了以往的偏见,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同性恋电影与爱情电影的无界化。异性恋受众可以更加直观地面对同性恋情,以更加包容、理解的态度对待这样的一个群体,促进他们在社会上的身份认同。
二、影片中人物构建带给观众的影响
很长一段时间的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因为将同性恋角色刻画成为恐怖、丑陋的媚俗形象而遭受批评,因为这样的形象无法再现“真实的”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
在异性恋观众看来,如此俗套刻板化形象只会强化偏见,而在同性恋观众自己看来,只会鼓励他们自我厌恶。由此一来,俗套刻板化在社會群体之间制造了尖锐的对立和冲突,其目的是为了在各个群体之间保持疆界。这样的刻板俗套同样形成了一套带有严重偏见的社会标准,一路将矛盾与偏见从电影带到社会现实,形成群体间的绝对对立。
这些被俗套刻板化处理之后所呈现出来的男同性恋或者女同性恋形象,本来只是一种主观上的形象塑造和加工,可经过大量的放映和传播,却被观众当作是自然的和现实主义的。因此,进一步需要思考的问题则不再是如何去除影片中关于同性恋的俗套刻板化形象,也不是简单改用正面积极的形象去替代这些原有印象,而是要去想如何成就和探寻同性恋形象的丰富复杂性、差异多样性。
三、结语
时至今日,同性婚姻平等、自由、同性恋平权运动已经逐渐取得不小的进步。但是同性恋电影在世界范围内仍旧处于弱势,即便《月光男孩》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这也是前辈先烈们的不懈奋斗成就了其荣耀。大众对LGBTQ群体逐渐包容,但电影对这一类型的局限依旧存在。隐晦表达只是同性电影生存的一方面,角色的固定程式化也是角色发展的一步。期望未来会打破局限,塑造出真正的真实和平等。
参考文献:
[1]李二仕.纯艺术:酷儿电影[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9.
[2][英] B·卢比·里奇.新酷儿电影[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7.
[3]杨洁.酷儿理论探析[J].河北学刊,2007.
[4]许娅.克莱夫:福斯特笔下的柏拉图式同性恋——从小说和电影的比较看同性恋身份的不同构建[J].外国文学,2010.
[5]郑宜庸.感伤旅途——西方同性恋电影的发展[J].世界电影,2006.
[6]李银河.酷儿理论画面观.[J].国外社会科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