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算量软件浅析
2019-07-01陈凯坚
陈凯坚
摘 要:工程量计算是建筑工程造价中进行成本控制的最常用方法。传统的计算工程量的方法,技术性不强,计算效率低下,准确度和精度都不够高。BIM技术的研發,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工程量计算技术。从国内外建筑工程造价算量软件发展的趋势来看,我国在BIM技术的应用上还不是很成熟。随着BIM技术的发展,我国要不断的提高工程算量的使用和研发技术,使工程算量软件更加科学、合理化,不断的推动工程成本向节约化发展。本文从几个应用广泛的工程算量软件进行简单分析,希望能给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算量软件的应用带来一点启示。
关键词:BIM技术 工程算量软件 浅析
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将设计、施工、运维管理等工作变得更加科学有效。工程算量是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上的具体应用,也是用于控制工程成本的核心工作。利用BIM技术进行工程算量的计算,可以贯穿于整个工程的周期,实现项目管理过程的专业化、不断节省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基于BIM的工程算量软件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一、BIM技术概述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是一种全新的工程设计技术和理念,是指将某一个工程设施的实体和功能数字化,通过三维图来展示的表达方式。BIM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学、工程学和土木工程当中,通过收集建筑工程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并以其作为模型的基础,建立数据信息模型,模仿实体建筑物的所有信息,再进行数字化分析[1]。BIM技术的兴起和应用,使我国的工程算量计算方式发生了改变。新的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算量方式有以下特点:
(一)通过数字化三维立体图形,优化工程算量的计算方式,增加精准度。一般来说,在工程图纸设计过程中,会经过很多次的修改,使得目前通用的工程算量方式工作繁重且反复进行同样的操作,浪费了很多精力和时间。利用BIM技术,不需要频繁的更换图纸,如需改动,直接在建筑模型上修改就可以了;
(二)在工程复杂节点处的工程算量计算,一般容易出现遗漏,设计人员为此很是苦恼,在使用了BIM技术以后,可以利用工程算量软件,设置自动扣减规则,使系统自动计算工程量,既解决了繁琐的工作量,又能避免出现数据误差;
(三)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算量软件能够根据建筑楼层、使用的建筑材料和基本构件等信息,通过分类汇总的方式,给出工程造价的详细计划书;
(四)在目前的工程量计算工作中,工程量计算比较单一,不能实现信息实时共享,加上由于人为的原因,导致工程量计算不准确,使得工程算量工作信息更新迟缓。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既能提高工程算量计算效率,又能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传递[2];
二、三种常见的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算量软件的对比分析
现阶段,BIM技术的应用刚刚兴起,国内很多软件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笔者从工程算量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三款软件:广联达、鲁班和斯维尔入手,进行工程算量软件的简单分析。
(一)软件安装和更新。广联达建有自己的工作平台:广联大G+工作台GWS,用户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广联达软件的免费下载和更新,平台还提供了很多软件使用讲解视频和客服咨询等,另两款软件没有提供这样的服务。在安装方面,广联达软件比较方便快捷,鲁班和斯维尔在这方面比较欠缺;
(二)软件界面实用性。广联达的操作界面简洁大方,操作简单,但是实用功能比较少。鲁班软件的联机求助功能,对软件使用者来说非常实用;斯维尔软件的界面设置了多任务切换功能,可以同时进行多个项目的操作[3];
(三)操作流程。广联达软件建模操作方式简单,和二维操作相同,在建模后期,自动生成报表,套取定额;与广联达软件相比,斯维尔软件在建模后期,嵌套定额前,要进行软件更新并下载地区定额,这与广联达软件自带定额的设计相比,又稍逊一筹;鲁班软件与前两者相比,只能计算工程算量,没有自动生成报表的功能;
(四)数据处理。在对工程造价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广联大软件最快捷,还设置了云计算和检查功能,对软件计算中的漏洞进行补充;鲁班软件也使用了云功能对数据进行更新和处理;斯维尔软件的数据处理功能相对前两者较弱;
(五)辅助功能实用性。除了基本的算量功能以外,三种软件还有各自比较实用的辅助功能。如,广联达有招标清单自检功能;鲁班有工程算量反查功能;斯维尔具有计价功能和转换功能[4]。
(六)安保功能。在使用三种软件时,广联达为了保证使用安全,设置了加密锁,但是对软件使用安全没有进行实时监测;鲁班没有进行数据加密,但是具有强大的数据恢复功能;斯维尔软件对软件使用安全不太重视,只是进行了日常的数据维护。
通过对以上三款工程算量软件的六大功能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广联达软件安全性能高,使用方便快捷,安装和更新比较简单,还有很多实用功能,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工程算量软件。
三、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算量软件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一)各大软件互不兼容。从软件兼容方面来看,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算量软件,在研发过程中的表达方式不同,很多软件需要在不同的系统平台上进行重新编译之后才能运行,导致个软件之间的兼容性非常差。加上我国的BIM技术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软件的应用不能跟上BIM技术发展的要求,现行工程量计算体系和BIM模型之间不匹配,造成应用断层或者软件互不相容。针对这种情况,各大软件开发商应当共同开发数据平台,将数据资源进行共享,建立材料、构件、项目设计的数据库,不断的进行标准化建设和开发,实现软件统一化、标准化和互相兼容。
(二)数据转换功能差。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算量软件,品种繁多,软件兼容性差,缺乏优化算量插件的开发和设计,导致数据转化过程比较慢,还会形成一些疏漏。为了保证数据转化的最大化,建议在前期创建三维设计模型时,严格遵守《Revit 导入广联达 GCL 建模交互规范》,因为以此规范创建的建筑信息模型,具有超高的数据转换率[5];
(三)算量规则不规范。由于各大软件研发商对BIM技术的理解和软件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在进行工程算量软件的设计时,对于算量的算法和规则都有着自己的规范,这对于工程算量软件的发展十分不利。为此,要提高工程算量的准确度,要不断的优化软件清单和定额子目挂接功能,对于软件自带的清单定额也要实时更新[6]。软件开发商要加大市场调研力度,根据搜集到的信息进行软件功能的优化,规范工程的算量的算法,保证软件计算的准确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算量软件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目前国内使用比较多的还是国外产的软件,一些国产软件,在开发和应用上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如何根据BIM工程算量软件的突出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对软件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更新,提高软件的兼容性和实用功能,真正做到简化工程量,是软件开发商们面临的巨大挑战。
参考文献
[1] 袁荣丽, 朱记伟, 杨党锋,等.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三维算量应用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 2017, 31(2):106-110.
[2] 刘依莲.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算量软件中的应用[J]. 冶金丛刊, 2017(4):68-69.
[3] 王淑嫱, 周启慧. 基于BIM软件的工程量计算方法研究[J].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7, 32(2):110-113.
[4] 黄臣臣. 基于工程实践创新项目的BIM课程改革研究——以《工程自动算量软件应用》课程为例[J]. 大众科技, 2017, 17(12):86-88.
[5] 艾思平. 基于BIM的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的实践与应用[J]. 皖西学院学报, 2017(5):133-136.
[6] 付欢, 史健勇, 王凯. 基于BIM的工程量计算与计价方法[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18, 35(1):138-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