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梦溪笔谈》的音乐史料价值

2019-07-01林舒雅

戏剧之家 2019年16期
关键词:梦溪笔谈沈括

林舒雅

【摘 要】北宋著名博学家沈括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出众的音乐理论家。在他的《梦溪笔谈》卷五、卷六及《补笔谈》的卷一中,集中记录了有关音乐的描述与分析。并在乐律学、音乐美学和音乐评论等方面对我国古代音乐研究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北宋音乐;沈括;梦溪笔谈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6-0060-01

一、律学方面

《笔谈》中卷五“音律一”第82条对《周礼》:“凡乐,圜钟为宫,黄钟为角,太簇为征,……应钟为羽。若乐九变,则人鬼可得而礼矣。”详细解释了《周礼》中各种大型场合中乐律的作用。第83条详述了六吕中钟与吕的关系和纳音的方法。第84条对《汉志》中“阴阳相生,自黄钟始,而左旋,八八为伍”做了详尽辨析。第93条对“从声”和“变声”进行了解释,并阐述了他们的发展变化。第94条对自唐玄宗在音乐中加入胡部之后的雅乐、清乐及燕乐做了解释。第96條对古乐的清调、平调、侧调三调声与北宋的三调声做了对比说明,北宋的三调声虽然也称为三调声,但与古乐中的三调声已有很大差别。第103条在中国音乐史上,最早详细阐释“六十甲子纳音”,并介绍了气和音的不同运行方向、五行的运行顺序、纳音的方法和二纪的阴阳划分等内容。第110条用“草木知音”的故事,最早记录了音乐能对草木产生影响,对现代“声波助长”技术有巨大贡献。

卷六“乐律二”第111条解释了元稹诗中琵琶“八十一调”之说,并将现在临时调配的调音与古代以金石乐器为准的调音进行对比和评判。第112条通过对唐律的对比,对北宋教坊的燕乐及音高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了北方音乐与唐代音乐有所联系的猜想。第113条详细介绍了燕乐二十八调,并与古代进行对比。第115条解释了琴弦会与同声的音产生共振只是一种简单的物理现象,并首次提出了“逸调声”及其判断方法。

卷八“象数二”第143条及《补笔谈》卷二象数第 549条沈括在律数论述中,完全承继了前人所立的律数规范。他以这几个黄钟生律参数以及据黄钟律数而计算出的它律数据为标准,点评了《史记律书》和《汉书律志》中的积数和围数还以此为思路,校勘了《史记。律书》中的有关律数,并指出它们的性质不是长短之数而是实积之数。提出了律数有四种不同类别的重要观点,这是他批评《史记》和《汉书》有关内容的立论依据。从中也表明他对律数具有分类的观念以及他在其音乐研究方法上的深入思考。[2]

《补笔谈》卷一“乐律”第531条详细介绍了北宋燕乐二十八调的排列变化,对现代研究北宋燕乐调式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第533条详细解释了乐中的“中声”“正声”,以及他们乐律中的重要性。第534条详细分析了乐律的“四清宫”以及用法。第535条以亲身访问教坊老乐工分析了从唐至北宋音律音高的变化,并解释了乐器不用铁而以金石为准的原因。第537条提出了“应声”,指出并说明了“琴瑟弦皆有应声”。第538条对乐律中的“敦”“擎”“住”三声作出了解释。第540条解释了“变声”。第541条详细介绍了在燕乐二十八调各调中的“杀生”并进行分析。

二、音乐美学方面

《笔谈》卷五“乐律”第 100 条《虞书》“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和谐的情意产生于内心,表现出来就是这个样子。沈括用《虞书》对音乐表演的描写提出了在演奏过程中,技巧应该服从于乐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音乐的形式美要与内容美相统一的主张。批判了北宋乐师徒有完备的形式而缺乏充实的情感。认为“乐有志,声有容,其所以感人深者,不独出于器而已”。《补笔谈》卷一“乐律”第530条通过对义海勤奋练琴,后以精妙的琴技闻名于世无人能及的事例,提出了音乐表演要有“意韵萧然,得于声外”的意境的音乐美学思想。

三、音乐评论与论证方面

《笔谈》卷五“乐律”第85条沈括幽默地用“胫庙”讽刺了《汉书·律历志》中对推算律吕长短的计算方法不严谨的解释,并对其进行辩证,正确地解释了历数。第88条辨析了“大遍”与“摘遍”。第 91 条介绍了《拓枝》舞曲,以及到北宋时期《拓枝》的流传少之又少。第 97条用“声在短长厚薄之间”指出了《独异志》中对磬荒诞的记载。第98条辩证指出了应该按照节气来造磬,而不是按照月律。第99条介绍了关于《霓裳羽衣曲》的不同论述。第102条沈括严肃的批评了世人不考究宋玉的话的真正含义,并作出了正确的辩证。第 106 条中考证了《广陵散》,得出“散”只是像操、弄、掺、淡、序、引之类的曲名的结论。卷十七“书画”第 282 条分析了《按乐图》中的音乐。

四、结语

综上,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音乐部分在乐律学、乐器制作及演奏方面、声乐方面、音乐美学和音乐评论与论证方面都有很高的音乐史料价值。每一条都包含了作者在音乐方面的研究成果。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以科学的眼光审视它,研究它,让它能够为当代音乐研究所用,为当代音乐研究提供可靠的音乐史料。

参考文献:

[1]王希丹.《梦溪笔谈》中的“燕乐十五声”问题研究[J]. 艺术探索,2008, (6):32-35.

[2]黄大同.沈括《梦溪笔谈》律论之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6.

[3]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文艺理论组.《梦溪笔谈》音乐部分注释[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9.

[4]金良年点校.宋·沈括《梦溪笔谈》[M].北京:中华书局,2017.

猜你喜欢

梦溪笔谈沈括
沈括的登山包
沈括与《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阅微草堂笔记》对时下文艺批评的启示
《梦溪笔谈》“甲子纳音”构造方法的数学分析
沈括:一个通才的治水路
20世纪以来《梦溪笔谈》语言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