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在花灯小戏《拾玉镯》中饰演“刘媒婆”一角的心得与体会

2019-07-01汤南萱

戏剧之家 2019年16期
关键词:玉镯媒婆小戏

汤南萱

《拾玉镯》原是京剧《法门寺》中的一折,经过多年的演绎和发展,已在全国遍地开花,被许多地方戏种移植和改编,深受观众喜爱,是流传甚广的经典小戏。2015年,花灯小戏《拾玉镯》也被搬上舞台,多年来常演不衰。无论是下基层、进校园,还是对外交流,观众对该戏都给予了肯定和好评。

花灯小戏《拾玉镯》讲述了少女孙玉娇在家中刺绣,偶遇上门购买雄鸡的书生傅朋,两人一见倾心。傅朋为了试探孙玉娇的心意,把一支玉镯放在门口,孙玉娇捡去喜爱非常。这一场景被路过的刘媒婆看到,她向孙玉娇询问,孙玉娇百般抵赖,刘媒婆就把所见所闻演绎了一遍,孙玉娇这才害羞承认。刘媒婆答应到傅朋家说媒,成就一段美满的姻缘。

从故事中不难看出,花灯小戏《拾玉镯》仍然保留了京剧版本《拾玉镯》的精华。故事仍以孙玉娇和傅朋的爱情为主线,而“刘媒婆”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是全局的亮点和看点。当剧院把饰演“刘媒婆”的任务交给我时,我的内心既高兴又紧张,高兴的是有机会饰演一个经典角色,紧张的是“刘媒婆”饰演难度很大,加上我之前又没有饰演过类似的喜剧角色,内心难免不安。

因此,我在接到饰演任务后,就积极向导演、同事、老师们请教,并反复观看《拾玉镯》的视频,仔细研读剧本,与其他演员交流。最终,花灯小戏《拾玉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由我饰演的“刘媒婆”也引发了观众的阵阵笑声。在饰演“刘媒婆”的过程中,我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与体会,下面与大家分享:

一、必须了解“刘媒婆”一角的背景和状态

演戏就是演人物,必须要深入分析角色,通过研读剧本,了解人物的背景,因为背景是人物一切行动和心理状态的源头。

《拾玉镯》中没有关于“刘媒婆”的具体信息,甚至年龄、家庭等基本信息都没有。但在剧本中的字里行间,仍然可以发现蛛丝马迹。

如“刘媒婆”问孙玉娇玉镯的事情,孙玉娇不承认,“刘媒婆”就说:“就凭你家养的那几只鸡,也买得起这贵重之物?”可见,“刘媒婆”应该与孙玉娇的母亲关系不错,对孙玉娇家的情况是很了解的。而从“刘媒婆”对孙玉娇说话的态度来看,她以长辈自居,没有把孙玉娇当外人。当最后“刘媒婆”答应到傅朋家说亲时,身为一个媒婆她没有提及酬劳的事情,而是主动地大包大揽,说明她是真心为了孙玉娇好,是一个仁心慈爱的长辈。

通过对“刘媒婆”的背景分析得出了三点有用的信息。第一,她与孙玉娇家关系好,在表演时就要体现出与孙玉娇“不见外”“不客气”,在孙玉娇面前应该大大方方,不摆架子,表达出一种熟悉感和亲切感;第二,孙玉娇和傅朋的邂逅,“刘媒婆”从头到尾都看在眼里。她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戏弄”孙玉娇,说明她是一个诙谐幽默、爱开玩笑的人;第三,在表演时要表达出“刘媒婆”对孙玉娇的关心,而这种关心是发自内心的,却又不是直接的,要结合“刘媒婆”的性格和长辈的身份,应该是一种诙谐的、含蓄的关心。

二、从行当划分来抓住“刘媒婆”的表演特点

贵州花灯戏虽然发展了数百年,但仍未形成明确的行当划分。不过,从“刘媒婆”一角的形象和风格上仍可以把她划分到“丑角”的类别中。从丑角的表演程式入手我们就可以得出“刘媒婆”的表演特点:喜剧、夸张。

“刘媒婆”的夸张表演主要体现在高潮戏份中。当孙玉娇不承认玉镯是傅朋送给她的时,“刘媒婆”就亲自把两个人你来我往的过程又演绎了一遍。如孙玉娇捡拾玉镯被傅朋发现,她急忙把玉镯摘下来,说“你拿去、我不要,你拿去、我不要……”傅朋说“送予大姐了!”“刘媒婆”在演绎之时,一人分饰两角,又要演害羞腼腆的孙玉娇,又要演潇洒大方的傅朋。“刘媒婆”在一男一女、一羞一正之间转换。另外,“刘媒婆”年龄较大,由她来演绎孙玉娇和傅朋,动作比本人更加夸张搞怪,动作幅度要更大,这是一种“老装嫩”的方式,都营造出了强烈的喜剧效果。

同时,戏曲对丑角的基本功要求较高。在《拾玉镯》中,“刘媒婆”有唱段、有表演、有念白、有身段,综合型较强。加上该戏由京剧改编而来,仍然保留了一些常见的戏曲程式。这些都决定了“刘媒婆”的表演特点。

因此,饰演“刘媒婆”要从丑角、喜剧、夸张表演、戏曲程式等等方面下功夫。除此之外,“刘媒婆”的职业特征也是塑造该角色的重要切入点。“刘媒婆”的职业是保媒,为姻缘牵线搭桥,这就看出了“刘媒婆”的职业特点——察言观色、能说会道。如傅朋将玉镯送给孙玉娇时,虽然没说什么话,但躲在一旁的“刘媒婆”就已经看出了两人一见倾心。不过,孙玉娇始终是黄花闺女,就算她喜欢傅朋,如果没有人提亲,她也不会说出口。所以,“刘媒婆”就登场了。她看穿了傅朋和孙玉娇的心思,她出于媒婆的職业本能和对孙玉娇的关心,把这件事情揽了过来。由此可见,媒婆的职业特征也是饰演“刘媒婆”时需要掌握的重要一点。

以上,是我在花灯小戏《拾玉镯》中饰演“刘媒婆”一角的心得和体会。我从角色的内心出发,从角色背景、性格特征、职责特征等方面入手学习和改进,得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在饰演“刘媒婆”的过程中,我体会了一名戏曲演员的艰辛和快乐,也让我深知自己还存在的一些不足。“刘媒婆”这个角色为我带来了宝贵的体验,在今后的表演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总结经验、借鉴吸收,完成好每一个角色。

猜你喜欢

玉镯媒婆小戏
媒婆李
平安归来
以史为纲:民间小戏实证研究的新范式——读陈美青《质野流芳:山西民间小戏研究》
山水黔南
水家情
妙用玉镯
小戏唱腔之“体” 略说
李兰迪:99年的“小戏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