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讨

2019-07-01苏彩玲

都市生活 2019年2期
关键词:交流数学课堂教学

苏彩玲

叶澜教授曾提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那怎样的交往活动更适用于教学呢?传统教学的主要方式是灌输式,课堂上老师滔滔不绝,讲风盛行,把学生一味地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但学生参与少,缺少应该有的活力,继而我们的课堂出现了学生趴桌、发呆、开小差、精神不集中等现象,学生渐渐分化严重,厌学之风开始蔓延. 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成绩,开展“互动探究课堂”。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开展非常重要,下面笔者谈谈如何开展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互动。

1 缺乏主动互动的交流意识

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辅导,教师都应该注意与学生进行有效的、合理的数学交流,引导学生自觉地学习,并且鼓励他们与同学或教师进行交流。然而,有些教师习惯于“按部就班”地上课,以自己为中心,没有主动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的意识。有时候提问也是形式上的,例如,问“对不对?”、“是不是?”之类的问题,这样的问題没有什么深度,没有实质意义,这种“数学交流”只是单向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反馈。在课堂之外的辅导中,也有类似的情形,一些教师没有意识到和学生进行相互交流的重要性,只是单纯的讲授。

2 缺少主动互动的交流环境

我国的数学课堂教学一般采取班级授课制,学生与教师之间、同学之间探讨比较少。教师发出数学信息,学生被动接受的多,反馈的信息比较少。实际上,由于学生缺乏主动交流的意向,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有些人混过了时间。这也使得一些学生养成了惰性,宁可被动地接受,不愿意主动地与他人进行交流。

3 数学互动教学中缺乏质疑探究精神

孔子曾提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宋代学者陆九渊也说过:“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数学交流过程,学生缺乏对模糊的知识提出质疑探究的勇气与习惯,部分学生甚至显示出“遇难则退”的惰性。“不敢想、不敢问或者不愿意想和问”是很多学生在数学交流中存在的问题。

3.1 首先要转变角色意识,为课堂教学有效互动提供保证。研究表明,师生互动受教师各方面特征的影响,教师的个性特征、教育方式、管理风格、对学生的期望值等都会对师生互动产生一定影响,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的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不一样,师生互动的效果也不同。

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新课标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必须从传统课堂中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参与的教学方式中走出来,树立科学的教学观,明确有效互动对学生学习的重大意义,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而不是过分关注教师如何“教”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师角色,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实现师生间、生生间的平等互动,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激发者、学习能力的培养者、个性张扬的促进者。

3.2 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助于使学生切身感受学习的过程,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提供一些真实的具体的情景或者模拟情景,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鲜明。比如在讲解概率时,由于比较抽象,教师可以先设置这样一个情景,将白球和红球带到课堂上,放入箱子中,让学生亲自去实践,然后感悟到概率的真实意义,而不是存在于脑海中的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兴趣是人们获得知识的催化剂,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时,也可以通过设置情景来调动学生的动力。

3.3 创建生活实际情景,引入实物模型。教师需要给学生营造运用知识的场景和机会。知识来源于实践,同样也需要在实践中应用,否则就只是空虚的理论,无法得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讲解几何中各种立体结构的部分时,如圆柱体、圆锥体等结构,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材料或者制作几个模型,然后在教学中和学生一起动手制作,同时讲解书本上的内容,如各个边之间的关系、结构等内容。还可以通过启发式的提问,使得学生积极思考,开发潜能。

3.4 有效运用教学互动形式。综合数学学习特点,从互动的信息传递方式来看,有效的数学教学互动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双向型。在这种互动方式中,老师与学生之间不间断进行信息互送、互收、互相反馈。在课堂上主要表现为老师问学生答或学生问老师答的对话等形式。二是多向型。这种互动形式与双向型互动不同点是,互动过程中除了老师与学生之间有相互作用之外,学生与学生之间也有相互作用和信息的双向流通。在课堂上的常见形式是相互讨论、合作学习和小组竞赛等。就教学效果来说,双向互动的效果比较差,效果最好的是网状互动。

3.5 引导探索,使学生享受攀登之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匣个儿童的想象力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引导学生探索,使学生享受攀登之后成功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体现在适当地分解知识的难点,合理地划分课堂教学的层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低向高一步步攀登。在艰辛的探索攀登,才会有成功的乐趣。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动手实践,使他们从中获得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坤,同时使他们深刻地理解知识并有效地运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去动口数、动口说、动手摆、动脑想,从大量的感性熟悉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变枯燥被动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激趣乐学。而且通过让学生详细实践,动手操作,能不断地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

3.6 设计合作学习,增加互动途径。合作学习是课堂互动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增加生生互动的途径。小组学习时,要让每一位组员在小组内部充分发表意见,小组向全班汇报学习 成果时,要鼓励小组成员积极补充。小组讨论时,教师要深入各组内,参与学生学习,从中发现学生思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相互交流的方法。在学生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制定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要求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达到个人目标,更主要的是要帮助组员实现个人目标以及实现小组目标。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个体间发生互动,了解他人学习方式,模仿他人行为,增进彼此感情,提供互相借鉴的机会。

3.7 要妥善处理教、学关系,提高数学互动效果。教、学双方融洽的关系,是实现数学互动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在展开互动教学中应倡导建立三个关系:一是平等关系。老师不应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而应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引导者。教学中,老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充分挖掘和全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互动研究的教学实践之中。二是合作关系。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双方要密切合作,共同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如老师可将数学问题分解成多个细节让学生去研究,在研究细节的过程中老师再适时加以指导,学生便能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三是交流关系。教与学本是一对矛盾,但又是相辅相成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应是随机发生,而不一定要人为地设计出某个时间段老师讲,某个时间学生讨论,也不全是老师问学生答,老师既要善于引导,更要善于倾听。在处理好以上三个方面关系的过程中,老师要以优良的心理品质影响学生,以良师益友的形象感召学生,以风趣的语言折服学生,以学生心目中树立较高的威信,进而提高课堂教学互动的效果。

综上所述,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教师要对其作用进行仔细分析,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以及学生自身的接受能力,将学生作为互动式教学的主体,不断创新互动式教学的方式方法,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成效。

猜你喜欢

交流数学课堂教学
如此交流,太暖!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