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向度切入 差异性提升

2019-07-01张杨

语文教学之友 2019年6期
关键词:生涯规划差异性高中语文

摘要:高中生核心素养体系的提出明确了高中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和需要形成的品格,教育就是让学生成长为自己最好的模样,而生涯规划教育就是立足于未来,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拟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几个要素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能力、性格、兴趣等内容的探索来认识自我,进行初步的生涯规划。

关键词:高中语文;多向度;差异性;内生力;生涯规划

纵观学生成长阶段,高中时期的教育在其人格塑造、学识提升、职业引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学生实际,促动学生内生力的勃发是当务之急。笔者以语文学科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勃发高中生的内生力。

一、起于课程,着手多向度切入

学生在校期间接受教育,自然需要一定的载体,课程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就学生内生力的勃发而言,首先应起于课程,教师应从不同向度切入,强化对学生内生力的培育。

课程是一个科学系统,它对特定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等具有相对理性的设计。针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方向,立足学生内生力的培育这一抓手,高中各类课程的设置与实施须有一个通盘设计。对语文学科而言,需要对目标设置、内容选择、开设方式等开展系统的调研和论证。

首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学生的需求是语文课程实施的根本基点。教师要整合学生的各种需求,为其搭建丰富多样、充分有效的学习平台。例如,不少学生喜欢演讲,教师就可以在语文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基础上,探索和构建适合本校学生演讲能力提升的校本课程。同时,引领学生组建兴趣小组或社团,自主制定活动计划、开展系列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导,既教授一些演讲的技巧,又分享自身的心得与体会,与学生一起体味演讲的乐趣,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提升学习兴趣,自觉探求使演讲更加出色的技法,继而走上自我发展的道路。

其次,要充分考虑供给侧的努力。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各自的倾向和需求。面对这些强烈的信号,教师必须做出相对的回应,这就是供给侧的努力。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需求做出契合学科素养的分类,甄别出不同学生在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欲求。然后,针对学生这些方面素养的发展水平做出诊断,并拟定后续的提升措施。例如,学生对古代诗歌感兴趣,教师就有必要以必修教材为蓝本,对其鉴赏能力进行一个基本评判,了解学生在古诗鉴赏方面的整体水平。再以《唐诗宋词选读》为蓝本,辨识学生在诗歌意境把握、形象分析、技法品鉴、主题欣赏等方面达到的基本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精准地把握学生在诗歌鉴赏各个方面的既有水平,找出其存在的不足,并根据学生的需求编印相应的学习材料,给学生诗歌鉴赏内生力的提升以可操作性的抓手。需要指出的是,对学生现有基础的分析,对学习材料的编印等都是相当复杂的工作,学校要成立相关组织,发挥教师集体智慧,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此外,在课程实施方面,学校要具有开放和兼容的意识,积极引进兄弟学校乃至高校、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将本校的课程凝聚成一个鲜明的系列。例如,基于学生审美发展需求的课程实施,可以建构一个包含文学理论、文学作品、文学鉴赏等方面内容的课程体系。可以将高校文学评论方面的部分理论知识移植到高中语文课程中,让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原理有一个基本认知。可以选播百家讲坛,让学生对感兴趣的文学作品有一个来自于他评的认知。经过多方努力,就可以构建起足以激发学生内生力提升的课程体系,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这个体系中自主地进行知能拓展。

二、基于个性,助推差异性提升

“有教无类”强调的是平等对待学生,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类别意识,毕竟学生的个性是有差异的。

在课堂教学中,总有学生表现出缺陷性的思维倾向。例如,对《祝福》中祥林嫂悲剧命运的认知,就有学生表现出不同的看法。在有的学生看来,祥林嫂是咎由自取,她完全可以离开原来的家庭,过上无忧无虑地生活。再如,对《最后的常春藤叶》中老贝尔曼的决定,有的学生表现出不理解,其认为以自己的命来换取一个并非至亲的琼姗生的希望,是不可理喻的。对这两篇小说的理解,个别学生表现出文学性思维缺位的特点。祥林嫂并不是一个有着自主意识的人,她只是一个生活在封建社会最下层的劳动妇女,其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贝尔曼以自己的死换取琼姗的生,这是其崇高人格的体现,也是其艺术追求的最高表现。学生表现出的不解恰恰表现出文学教育的缺失。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后续的指导,让其在思维的转变中勃发文学品鉴的内生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措施助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继而为其内生力的持续勃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善于规划,实现层级性发展

毋庸置疑,学生内生力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将这项工作推向深入,教师要把内生力的提升归结到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个更为宏观的工程之中,让其目标更加明确。

受年龄因素影响,学生的需求往往表现出杂乱无章的特点,这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适度的引导,理出一个核心追求,对其职业生涯进行初步规划。就语文学科而言,它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具有奠基作用。不少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就会产生鲜明的职业倾向。比如,有学生对播音主持比较有兴趣,语文教师就需要主动帮助学生明晰职业前景,并且利用校园广播站、电视台等校内外各种资源,为学生职业愿景的实现助力。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制定系统的学习计划,提供语文基础性课程和专业发展所需的特色课程服务,联系有经验、有能力的专业指导教师,处理好专业学习与其它学科学习的关系,搭建专业成长的校内外平台等。当然,在这些活动正常开展后,专业成长就会成为学生强大的内生动力,文化与专业学习会成为他们自觉的追求和努力方向。带着明确的成长方向,有了教师适时的指导与帮助,学生会妥善地处理好各种关系,其指向于职业生涯的学习会不断实现层级的跃升,内生力也会因之得以逐渐增强。

学生内生力的提升是学校教育的终极指向之一。学校和教师应該依托多样化的课程,借助对学生个性特点的精准界定,紧扣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个宏观指向,让学生对内生力的提升有信心、有目标、有方向、有抓手。就语文学科教学而言,这也是一片比较新鲜的领域,希望更多的有志者加入这项研究,以坚实有效地行动,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张军学,张蕾.用生涯教育助推核心素养落地——陕西省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以华清中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

[2]魏俊宝.浅谈找准教学突破点,提升高中生核心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指向内生力提升的普通高中生涯发展辅导实践研究》(立项编号:D/2018/02/30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杨(1975—),男,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生涯规划差异性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策略探究
因材施教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初中英语差异教学可行性探究
提高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机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