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问题:园本教研的基点
2019-07-01周丛笑
摘 要:园本教研关注的教育教学问题必须是幼儿园教师面临的真实问题,否则,就会带给幼儿园教师个体不真实感和疏离感。如果幼儿园教师对问题缺乏真实感,那么其参研兴趣、需要与毅力都会成为空谈,园本教研也就丧失了存在的基点。那么,什么问题才是真实的幼儿园教育教学问题呢?文章认为,植根于具体的幼儿园教育教学情境的问题就是真问题,其内涵至少包含“‘自上而下的问题与‘自下而上的问题统一”“‘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可能解决的问题兼顾”。
关键词:园本教研;真问题;“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需要解决”与“可能解决”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3-10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3-0124-02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古人也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个“疑”就是疑问,疑问的外化形式就是提出问题。一方面,问题是思考的结果;另一方面,有了问题才会引发更多的思考和探究,这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品质!如果一个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什么问题也没有,那倒是一个大问题,因为没有问题的背后,是停滞了思考。
事实上,幼儿园教育教学问题普遍存在,不仅多样、复杂,而且会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和增多。园本教研关注的教育教学问题必须是幼儿园教师面临的真实问题, 否则,就会带给幼儿园教师个体不真实感和疏离感。因为幼儿园教师才是园本教研的研究主体,而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是园本教研最直接、最主要的研究目的。如果幼儿园教师对问题缺乏真实感,那么幼儿园教师的参研兴趣、需要与毅力都会成为空谈, 园本教研也就丧失了存在的基点。那么,什么问题才是真实的幼儿园教育教学问题呢?
真问题的关键在于“真”字。“真”字在《新华字典》中的解释有三个义项:一是真实;二是清楚显明(确实);三是本性本原。从字义出发,不难发现,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植根于具体的幼儿园教育教学情境的问题就是真问题, 其内涵至少包含以下两点。
一、“自上而下”的问题与“自下而上”的问题统一
在园本教研中,所谓“自上而下”的问题,是指学前教育理论工作者、区域学前教育教研员、幼儿园园长、部分幼儿园一线教师普遍面临的、急需解决的幼儿园教师群体遇到的问题,它往往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这类问题因为有学前教育理论工作者、区域学前教育教研员、幼儿园园长、部分幼儿园一线教师的共同关注,就自然而然地处于强势地位。比如,当下大部分学前教育工作者都很关注的幼儿游戏活动的设计与组织、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幼儿游戏行為的观察与支持等,就属于“自上而下”的问题。而许多幼儿园教师个体在具体的班级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和关注的问题,我们可以把它称作“自下而上”的问题,也许它并不是热点问题,有的甚至很不典型,高度个别化,这类问题提出来可能很难引起别人的共鸣,甚至还有可能因为提出这样的问题而被认为落后于学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潮流。于是,很多幼儿园教师在提出问题方面就显得缺乏自信, 常常羞于将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真问题提出来。
其实,关注学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本在情理之中。因为学前教育理论工作者、区域学前教育教研员、幼儿园园长毕竟时间有限、精力有限,他们都必须考虑群体的需要,考虑如何面向大多数,因而往往选择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问题加以研究。
尽管这样,幼儿园教师个体也应大胆提出自己遇到的实际问题,不必羞于将个别化的问题示人。因为隐藏或忽视具体的实际问题,会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展开,不仅影响保教质量,甚至影响正常的保教常规和秩序。例如,幼儿午睡的管理问题,也许并非当下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新教师在日常保教活动的组织实施中却真实遇到,此问题如不解决,不仅影响保教工作正常开展,也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进而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
然而,将“自上而下”的问题与“自下而上”的问题统一,是否会形成一对矛盾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虽然立场不同,却并不矛盾, 关键是如何实现两者的协调统一。当学前教育理论工作者、区域学前教育教研员、幼儿园园长将“自上而下”的群体性问题放到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作深层次思考, 而幼儿园一线教师将“自下而上”的个体性问题放到学前教育宏观改革的背景下作拓展性审视,就能实现“自上而下”问题与“自下而上”问题的对接与融合,从而提升园本教研的价值,使之既具有面向群体问题又具有面向个体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特点。
二、“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可能解决”的问题兼顾
在园本教研中,需要解决的教育教学问题可能不计其数,但问题有解决的可能性,才有真实感。
“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可能解决”的问题之间,有时有一段距离, 有时又触手可及。两者需要尽可能地兼顾, 而兼顾需要依赖真实的教育教学情景。一次听评课的教研活动中,一位年轻教师非常从容而流畅地组织了一个区域活动。点评时, 参研者却提出了一个争论了很久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导入环节,教师为什么不抓住一位孩子的发言展开,让活动有动态生成?”参研者设想了如果动态生成的种种情景,把自己想要追求的教育教学境界尽情描述出来,似乎非常有道理,也十分美好。但也有参研者提出,描述的毕竟是一种假设,是基于参研者个人的心理审美需要,如果真的动态生成,孩子的表现真的可能与描绘的一致吗?如果在导入部分就如参研者所描述的那样动态生成,那孩子们进行活动的时间还能充分保证吗?恐怕“需要”与“可能”之间难以料定。事实上,该教师真实的活动已经较好地达成了活动目标,也就是教师已尽可能地达到了区域活动需要的境界。在此情境下,再提出一个无法验证的问题,价值有多大呢?真实的教育教学问题是有根据、有针对性、有意义的,“需要解决”与“可能解决”兼顾,才是园本教研的真问题,也才是园本教研实施的起点和基点。
“统一”与“兼顾”,浓缩成一个“真”字。因为有价值,所以它应该成为园本教研的共同追求。无论是阶段性园本教研专题还是某一次园本教研主题,都需要做到“统一”与“兼顾”。因为,把握住园本教研问题的“真”,才能使园本教研的“实”和“效”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周丛笑.教研那些事[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7.
[2]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2009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年度报告[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0.
[3]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2011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年度报告[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2.
[4] 赵才欣.有效教研——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5]孙瑞欣.校本教研的7个关键点[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