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师评价的现状及其策略研究
2019-07-01唐景昌谢武锦谭文杰
唐景昌 谢武锦 谭文杰
摘 要:文章对高中教师评价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现行教师评价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评价目的利益化,评价主体单一化,评价内容和方式片面化和形式化,评价结果反馈无效,然后从评价指标、评价主体、信息收集、反馈机制、监督和保障制度五个方面提出了改进策略。
关键词:高中教师;教师评价;现状;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2-18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3-0116-03
教师评价是指评价者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程序,对评价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并对教师的资格、能力和表现进行评价的过程。目的是促进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进而使学校得到长远发展,获得最大的教育功效。
为了客观全面地了解湖南高中教师评价的现状,笔者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式从湖南省各类学校中抽取调查对象,且均采用无记名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7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达到97.5%。笔者设置11道选择题,调查内容包括对教师评价的总体印象、现行教师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评价结果及反馈等,利用Excel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力图对湖南省高中教师评价现状进行最全面、最真实的反映。
一、高中教师评价的现状
(一)现行教师评价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
对现行的教师评价,半数教师表示满意,只有一部分教师表示不满意,说明现行的教师评价还是能客观地对一名教师进行评价,见表1。同时,调查还发现大多数教师认为现行教师评价对教师的帮助不大,见表2。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多数教师认同现行的教师评价,但是现行的教师评价已经不再适应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改革势在必行。在“教师看重的教师评价指标”一题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最高的是“师德师风”,占到总人数57%,最低的是“科研能力”,占到9%,见表3。这说明教师普遍认同教师是一个需要用心的职业,这也和美国教师评价的标准不谋而合,其次也说明学生成绩虽然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个人能力,但是却只是教师评价中很小的一环。
(二)评价目的利益化
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目前的教师评价很多都还是“考试分数决定教师前途命运”的模式,所以教师评价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提高学生成绩。但是教师评价的更多目的是为了奖惩、评优和评定职称等,基本没有考虑到教师发展问题。在这种评价的作用下,教师心理压力过大,对他们的成长不利。令人欣喜的是我们发现还是有些学校逐渐开始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见表4。
(三)评价主体单一化
现行的教师评价主体是学校的管理者和学生,他们更多的是监督者,而被评价者被看成是评价和管理的对象,教师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这种评价缺乏评价者与普通教师的双向交流。另外,教师评体系基本上都是由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制定,被评价者一般不参与教师评价体系的制定,也不参与评价过程,甚至没有对结果申辩的权利,被评价者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没有太多的发言权。这样的评价使普通教师没有参与感,使他们对教师评价往往置身事外,难以引起他们的共鸣。见表5、表6、表7。
(四)评价内容和方式片面化和形式化
在高考指挥棒的导向下,教师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学生成绩和课堂教学水平,很少关注教师的品德修养,这样的评价是很片面的,对教师来说是有失公正的。现在,很多学校虽然一直强调教师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教师发展,但是真正实行的却是量化打分的模式,即打着发展的幌子行的却是奖惩之实。其实现在很多学校基本上都有一份“教師评价表”,因为很多人都认为:数字面前,人人平等,数据能说明一切问题。数字就是无误的,就是科学的。但是这种忽视质性的做法显得僵化和片面,出现了教师有针对性的应付评价项目的现象,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教师都忽视了自身的学习和工作,但是分数却很高。见表8、表9。
(五)评价结果反馈无效
评价结果对学校而言毫无疑问是重要的,但如果学校仅仅是单方面地下终结性的结论,不和被评价者商量,这样的评价就不是为了改进教师的工作,促进教师的成长,而是为了和奖惩相关联。对教师而言,评价的结果同样是重要的,但是目前学校最大的做法仅仅是公开结果,或者根本就不公开,教师完全只是接受学校对评价结果做出的各种行为。这种评价不能引起教师的重视,更谈不上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师自身的不足,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如果评价的结果是不合格的,学校基本不会对其解聘,更多的做法是不处理和不予重用。很显然,评价结果没有反馈对想要得到更多发展机会的教师而言和没有评价是一样的。见表10、表11。
二、高中教师评价的改进策略
(一)科学设计教师评价指标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得知,目前的教师评价指标主要是由成绩和升学率组成的,这种单一的成绩第一的评价标准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是不利的。青年教师正处在职业生涯中上升的时期,同时也是最需要帮助的时期,科学的评价指标无疑是他们最大的福音。只有青年教师成长,学校才有发展潜力,才能得到长远发展。
科学的教师评价指标要求多元化。要改变当前教育评价重学生成绩轻教师发展的现状,做到对教师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如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能力、参与意识、合作能力、终身学习以及待人接物等各方面的评价。评价方法也不应还是简单的定量评价,对有些复杂的、不可以用等级衡量的,则可以用质性评价,对其做出相应的建议,用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评价也不应仅仅关注教师目前的情况,可以横向比较、前后比较,要重视教师在原有基础之上的变化,如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就可以给予奖励和肯定。计算机网络可以为前后的比较提供技术上的帮助。另外,评价者还要充分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不只是课堂教学水平,还有基本素质和他们的意见。要做到评价体现出个体的差异性,根据每个人的优劣势,设置相应的评价标准,提出相应的意见,这样才能体现“以人为本”,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
(二)实现教师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目前的评价主体基本上是管理者,评价的目的也是为了管理者加强对教师和学校的管理。评价的结果往往是为了约束和督促教师工作,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模式,处于底层的普通教师一般不是评价的主体,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检查和接受评价的结果,有时候甚至连结果都不知道。我们都知道一个学校中学生是最重要的,很多学校都提倡要尊重学生、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对教师何尝不是这样呢?一个学校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的发展,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进步,这样的结果和领导者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一致的。另外还要开展其他的评价,如同行评价、学生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等。
所以,为了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必须实现教师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所有学科一视同仁。学校不应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给教师,只有教师自己主动地参与自我评价,自己主动地寻求发展,才是评价的最终目的。学校应该创造条件让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因为没有人会比教师本人更了解自己,通過别人的总结发现,善于反思和总结的教师一般都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因此学校不应剥夺教师在教师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当然,光有自我评价肯定是不够的,学生和家长同样有权对教师进行评价,学生是直接参与教学活动者,他们有直接的话语权,家长可以对教学活动进行监控。所以教师评价只有让学校、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进来,(下转121页)
(上接117页)才能更加客观和公正。
(三)全方位收集教师评价信息
对教师评价信息的收集,除了应用现有的评价量表收集之外,还可以通过电子网络技术来收集,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可以让评价更及时、更全面。运用电子网络如何收集信息呢?笔者认为微格教室和电子档案袋是两种很有效的收集方法。微格教室又称“微型教室”,微格教室一般用于师范学生和刚上岗的教师的培训,但是它同样可以用来收集评价信息。一节课学生的反应、教师的状态、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等都可以通过微格控制系统及时、准确地反馈给评价教师,使其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以便改进。电子档案袋是一种新型的评价方式,也是一种新的趋势。电子档案袋没有标准的模式,每个学校和每个被评价者可以根据评价的目标和自己的兴趣来建立不同的档案袋。该档案袋可以储存几乎所有的评价,包括自我反思、学生评教、培训情况、获奖情况等,可以给评价者提供一个全面的数据,用于被评价者制订下一个发展目标时的依据。
(四)建立评价结果反馈机制
评价结果的反馈是教师评价的最后一环,良好的反馈机制能够让教师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但目前教师评价的结果往往只有笼统的分数和简单的结论,或在简单走完评价形式之后就草草了事。对教师而言,不能有效地利用结果进行反思和改进,这样的评价实质上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是一种无效的评价。
正确的反馈机制,不应是简单的对与错、优与劣的价值判断,而应是对教师目标实现情况的总结和对各方面情况综合之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学校应和教师一起帮助教师达成目标。比如课堂教学有欠缺,可以通过微格教室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技能;教育科研能力达不到要求,可以通过校外培训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同时,反馈的给出必须考虑到科学差异性和不同教师的不同心理需求,评价的结果也应以激励为主,充分保护教师的自尊心。因此教师评价的结果不应只有分数,而应以质性评价的方式为主。
(五)构建评价的监督和保障制度
教师评价要有高的可信度必须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就目前而言,学校的教师评价者普遍缺乏相应的评价能力,而且学校领导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关系,不能全程地对评价过程进行监督,导致很多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产生怀疑。所以笔者建议学校建立一个专门的部门或委员会对评价过程及结果进行监督,并提供相应的资金保障;同时还要选择一支德才兼备的队伍,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以提高评价者的评价能力。
要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并不简单,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员参与,共同寻求一个更加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斌华.教师评价:绩效管理与专业发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向 婷.基于网络的发展性教师评价系统的设计与思考[J].河南科技,2013(7):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