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语境的渗透

2019-07-01康冬婷

教师·上 2019年5期
关键词:迁移理论中国文化失语中国英语

康冬婷

摘 要:文章基于当下大学英语教材普遍存在的中英文化失衡现象以及“一带一路”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对英语教学的具体要求,提出了应在高职英语教材编写中渗透中国文化语境的观点,并探讨了出版单位在策划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和一些解决办法:在话题内容的选取上多关注当代中国国情文化,在编写队伍的组成上实施中外专家合作编写,在语境和练习的设计上贴近国际交流和职场交流的真实场景,在英文原著和原文的筛选中严格把关意识形态和文化态度的倾向性,有目标地收集整理“中国英语”的创造性表达用于编写英语教材。

关键词:中国文化失语;迁移理论;复合型人才;中国英语;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3-05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3-0068-04

一、大学英语教材的文化语境亟待调整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從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就非常重视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强调英美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希望通过英美文化教育塑造学习者的文化意识,加深学习者的文化理解,从而帮助其进行英语语言学习,进而帮助学生成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使用者。

为了进行英语文化教育,大量“原汁原味”的英语教学素材,如由母语为英语的作者创作的文学作品、电影、电视剧、新闻评论等,被节选、收录在大学英语教材中。这些素材反映了英语国家的社会交往和文化习俗,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真实的语境,增强了其英语学习的效果。除此之外,很多从国外出版社引进的英语教材也受到了中国教师和学生的青睐。普遍认为,由英语国家的教育者编写的英语教材相较于中国英语教育者编写的英语教材,在语言的地道程度上更有优势。通过学习英语,中国的学习者们,特别是青年一代,逐渐对西方世界的事物十分追捧,更有甚者竟然无法建立对自身中国文化的身份认同。

在对外交流实践中,中国学习者只能用英语描述英语世界的事物和概念,而很难用英语准确表达中国国情和文化,造成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简单将其归咎于英语文化教育或者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可能过于武断。反观自身,中国的大学英语教育也并没有为学习者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打好基础。通过对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的一些考察,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文化内容缺失是普遍现状。使用面较广的一些教材精选了反映英语国家当代政治、经济、文教体育、生活等各类主题的英文原文,但涉及中国文化或中国当代国情的内容却极少。

除此之外,将学习者完全浸淫在目的语语言环境中,甚至隔绝于母语语境真的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吗?一些理论并不完全支持这个观点。外语学习中的文化迁移理论提出,语言迁移有两个层面:一方面,当母语和目的语存在差异时,学习者的母语会干扰目的语的学习;另一方面,当母语和目的语相似时,母语又会积极帮助目的语的学习。现有的大学英语教材,至少在语料素材的选择上,做到了避免“干扰”,却忽视了“帮助”的一面。钱冠连在研究翻译问题时指出,在全人类的文化中存在着共同的核心,各种文化特征相重叠的部分就是文化共核。那么,在正视文化差异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应当意识到英语文化和中国文化也有很多的共通性?在进行英语文化的教学时不能缺少对中国文化的教学。这就如同学习英语的时候,完全脱离开中文是不行的。语言之间存在普遍现象,学习英语如果不参照中文,不跟中文作对比是会有损失的。落实到教材编写中,成体系地涉及或关切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并与英语文化形成配合和关照显然是更好的策略。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跨文化交际是双向的,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倡议下,中国的文化思想、规则理念向外表达的实际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很多学者都对“一带一路”建设中语言作为有力工具所起到的打破沟通障碍、促进合作共赢、汇通中外思想、推进文化交流的关键作用提出过准确的定位。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一方面,汉语推广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英语在一定时期里仍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广泛使用的用于国际交流的媒介语言。因此,英语教学仍旧是国家外语战略中的关键工作。从“走出去”的角度出发,让中国的学习者掌握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介绍中国国情和文化的技能也是英语教学应该关照到的领域。

研究显示,多数大学生认为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中国文化及其准确的英语表达是有必要的,同时,他们自身也有想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强烈愿望。而大学英语教师对中国文化知识的研究不够全面,对一些中国文化词汇的积累不够。教材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在中国国情和文化的内容上也体现得不足。有研究表明,中国文化在英语教材中所占的比例在百分之三以下。

作为出版单位,在大学英语教材的开发和策划中着重考虑中国国情和文化的渗透,从而调整中西文化语境的适当比例是很有必要的:面对市场需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可以预见的;更重要的是教材建设可以带动英语教育工作者在这个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跨界创新。新教材的开发和推广本身也可以推进教学改革,教学成果也可以有效地服务学生、服务教学、服务社会。

二、职业教育对英语教材的特殊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占有较大的比例,稳定的教育规模为高职教材的推广和研发提供了市场保障。不论作为公共基础课还是专业核心课的英语课程都对这一阶段的学生的认知、价值观、综合技能等维度的培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与本科教育不同,职业教育的出发点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贴近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高职英语教育重在培养通晓英语又具备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产业工人,从而为提高中国制造和服务的水平打好人才基础。因此,高职公共外语定位于“基础外语+职场外语”,旨在培养学生职场环境下的外语交流能力,尤其是口语能力,并强调外语为专业学习服务,加大行业英语教学力度。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倡议的提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高职高专院校必须紧跟形势,不断改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顺应“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的步伐。“一带一路”建设倡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国将与沿线国家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涉及基础设施建设、运输、能源、金融、贸易、电商、旅游、文化、教育等众多的行业和领域。为了深化、推进这些领域的合作,我国的相关从业人员应该在了解自身行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熟悉和掌握合作对象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风俗习惯等知识。应该说,这种兼具行业专业技能和外语沟通技能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力军,这类复合型人才的大规模系统培养是“一带一路”建设成败的先决条件。语言技能是这种国际化的复合型人才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国际合作中需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都要以过硬的语言能力为基础。在此背景下,高职高专层次的英语教学不但不应被弱化,反而应该获得更多的重视。对标“一带一路”建设要求的高职外语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当聚焦于“外语+专业+综合素质”或者“专业+外语+综合素质”,前者适用于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而后者则适用于公共英语教学范畴。

虽然从就业的角度来看,好的英语交际能力是高职毕业生求职的敲门砖,上述的既有专业技能又能用英语沟通的复合型人才深受企业的欢迎。但是,由于现实的一些困难,外语教育在高职高专层次并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尚不能满足“一带一路”建设倡议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由于所属行业不同,各所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师资队伍都有很大差别,因此,对英语教材的偏好和需求也各不相同。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水平也有很大差异,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差,而涉外专业的学生入学英语水平并不亚于本科院校学生的入学英语水平。在英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紧密联系的院校,英语课才会获得足够的重视,这些院校甚至将英语交流能力作为学生的核心技能来培养。然而,在大多数的工科类院校,英语作为一门公共课经常被压缩课时或者被列为选修课。从主观意愿上来说,这些院系和教师对英语教学不够重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基本还是以教材内容为基础。我们在开发高职英语教学资源时不能忽视高职教育的宗旨和特点,应该充分关注高职英语教学与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区别。比如,职业教育的英语教学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和实用性,因此教材的编写多采用任务式和项目式的体例;相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职业教育的英语教学更注重语言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英语听说能力是不断被重视和强化的技能维度;语言技能实践和实训是职业教育教学的重要补充,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是主要的教学方法;相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入学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高职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个体差异较大,如何调动更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是值得深挖的课题。

三、对中国文化语境渗透的一点思考

结合职业教育对英语教材的要求,在策划阶段应该思考如何有机地将中国文化语境渗透到教材的编写中去。以下是从内容主题的选取、编写成员的安排以及技术支持等方面探讨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

(一) 内容主题的时代性

上下五千年,纵贯南北,横跨西东,中国文化内容丰富,体系博杂,不能期待通过一本英语教材说尽中国故事。选择什么样的内容进入教材是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目前在本科英语教材市场上常见的一种教材形式是“中国文化英语教程”。这类“文化读本”自成一体,目的明确,就是为大学生介绍中国文化提供语言素材,内容包含以下的主题:神话故事、风景名胜(自然景观和风格建筑)、中华美食、茶文化、中医药、传统历法和节日(十二生肖)、中国艺术与审美(京剧、瓷器、书法、诗歌等)、中国语言、哲学思想(儒、释、道、孙子兵法等)、历史事件(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习俗和礼仪。教材结构上,这类教材往往以某个话题为一个单元,用于阅读理解的文章是单元内容的主体内容。单从话题内容的角度看,这类教材对中国文化的覆盖虽然比较全面,但在选题取向上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厚古薄今”。透过这样的教材,我们领略到的更多的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对活跃于当代的中国似乎提及得不够。

对高职学生来说,直接使用这类教材或者依照这样的形式编写高职英语教材显然都是不适用的。首先,高职学生的公共英语课程课时有限,很难抽出这么多的课时专门成体系地让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其次,这些话题虽然生动,但是与高职学生的专业学习甚至是日常生活相去甚远,很难真正用于学生的实际交际活动中。最后,有些内容所涉及的语言比较专业,训练又仅仅聚焦在阅读技能,听说维度的能力培养不够,难以达到让学生学懂并且会用的效果。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教材取材的话题应当不拘泥于回顾传统文化,而应当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关注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前文提到,在“一带一路”建设实施的具体过程中,我国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专业行业的知识,还要熟悉和掌握合作对象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风俗习惯等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了解当代中国的相关政策、法规、风俗习惯,又如何能意识到合作双方在很多关键问题上的差异呢?如果没有文化差异的意识,又何谈相互理解以及矛盾的协调与解决呢?关注当代中国,不能限于当代中国的政策、法规、风俗习惯,要包括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在当代的体现和外化,同时包括外来文化对中国当代文化的影响以及与中国文化的融会发展。渗透了中国当代国情以及故事的话题和内容更能体现教材的时代性和适用性。

(二)教学语境的真实性

教材中教学语境的真实性这里包含两层意思:英语语言的准确性和语境的职场贴近性。如何用英语准确、到位地表达中国国情、中国故事、中国观念是在英语教材中融入中国语境的核心技术问题。要想达到这样的准确和到位的效果,就要求教材编写者精通英语语言,很好地理解汉语,这与翻译工作相似。因此,中外合作编写是一种可取的办法。在确立教材编写团队时,可以邀请以英语为母语或者精通英语语言的汉学家或者专家参与编写或者参与审稿。除此之外,在英语语料素材的选取上,也可以参考用英文撰写的关于中国文化或者国情的文章或者中国的官方媒体用英文表达的关于中国的报道。操作层面上,对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和表达的英文翻译加以斟酌和推敲,避免出现“中式英语”(Chinglish),力求语言表达上的精准到位。

在高職英语教学领域,教材中的教学语境的真实性还包括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营造的交流语境能够贴近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真实交际语境。这种语境的真实性与职业教育英语教学中的行业英语(或者说ESP,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语境真实性异曲同工。在行业英语教材中,教学语境的搭建力求贴近各个行业的实际工作环境,语料素材的内容反映职场交流的实际需求,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一点,就能在实际工作中用一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材中的话题选择往往从各行业的工作流程入手,并用英语对各个工作场景进行描述和还原,让学生沉浸在英语语言环境的工作场景中,从而进行潜移默化的语言学习。在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中,高职学生日后在工作岗位中,特别是在贸易、旅游等行业,将越来越多地涉及跨文化交际和对外介绍中国。借用行业英语教材语境搭建的方法,可以从相关行业领域跨文化交际的实际情形入手,在教材的选文和练习设置中贴近真实的职场交流,让中国文化、国情的相关内容在涉外交流中顺理成章,使教学效果水到渠成。比较好的例子包括:在商务英语谈判技能的教学素材中适当加入《孙子兵法》相关内容的英语表达方法;在旅游英语教材的练习设置中开放性地要求学生为外国旅行团设计一个为期若干天的在中国某地区旅行的方案等。涉及《孙子兵法》和中国旅游景点及文化背景的标准的英语表达并不难找,在集结素材、编排教材的过程中,除了要注意调整英语语言在词汇、语法层面的难度之外,更应当考虑素材出现的合理性以及与职场交流的相关性。

(三)文化交流的思辨性

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总是被不断强调,却又始终是困扰外语教学的一个问题。黄源深早在1988年就提出了英语教师和学生的“思辨缺席症”,这体现为上课时学生只会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而不能与老师就某个问题展开较为深入的讨论,这导致学生在说英语时虽然语音语调漂亮,也流利,但是在内容上多少都显得言之无物,呈现形式大于内容的情况。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权力也具有天然联系,标准英语本质上就包含英美国家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英美文化对他者文化的偏见,甚至促成了英美文化霸权。例如,标准英语中就包含大量对华人或者亚洲人的歧视性称谓:“Coolie”(苦力)、“Chink”(中国佬)等。如上文中提到的,为了让学生学到标准、地道的英语,裹挟英美文化及意识形态的大量英文原著被引入英语教材,加上中国内容表达的相对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青年一代对西方事物的追捧,削弱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身份认同。

为落实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素材的选择上不能盲目引入英文原著或者原文,特别警惕这些文字中隐含的对“普世价值”的宣传,让学生认识到不可能也不应该用一种文化(西方文化)统一世界,而不同文化的多样并存才是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涉及中国文化的英文原著或原文中,应筛选出对中国文化进行客观描述和中肯评价的精准表达作为学习素材;在涉及英美文化的英语原著或原文中,应选择对英美文化不褒不变、实事求是的优美文字作为学习素材。既然英语教育承担了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打基础的重任,而文化差异又是英语教材中无法规避的话题,那么就有必要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养成平和的、客观的、开放的、不带偏见的文化心态,毕竟这才是文化交流中应当秉承的健康态度。

(四)对外宣传的工具性

语言除了具备文化载体的属性之外,其交流上的工具性属性也十分重要。英语语言之所以成为当今世界各文化之间广为接受的中介语言,是因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全球化和本地化的嬗变,逐渐形成了英语的世界语境。作为一种国际化的语言,使用英语的国家早已不限于英美世界。语言学家Kachru的“三大同心圆”理论将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定义为内圈国家,将经历过殖民历史的将英语视为第二语言的国家定义為外圈国家(如印度、新加坡等),将以英语视为外语的国家定义为扩展圈国家(如中国、日本等)。在不断扩张的过程中,英语在各地区与本地文化结合,诞生了如印度英语、新加坡英语等各种英语的变体。这些诞生了新的英语的文化地区借助英语这种媒介工具输出了本土文化信息,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自我表达和文化交流。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英语在我国社会,特别是教育领域的传播已经成为英语世界语境中现象级的事件。在与中国本土文化进行结合的过程中,“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应运而生。有别于“中式英语”(中国的英语使用者生搬硬套汉语的规范和习惯而形成的不规范的英语),“中国英语”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能够获得规范英语使用者的理解和接受,用于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语境下的各种事物,是体现中国文化和中国特色的语言。不难看出,“中国英语”同印度英语、新加坡英语一样,都用规范英语进行了创造性的表达,是本土文化对外宣传的有效工具。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英语的“三大同心圆”国家的各个范畴均有交集,英语作为交流媒介,其工具属性在应用层面的作用突显。除了培养学生平等、开放、务实的文化心态之外,英语教学还应借助翻译领域和对外宣传领域在“中国英语”上的成果,引导学生使用规范的英语进行本土文化的宣传,提升在国际交流中的表达能力,进而增强他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鉴于高职英语教材的编写队伍在编写水平上的差距,出版单位可以以编纂教学素材为目的,先行收集各行业各领域的“中国英语”的表达法,并形成语料资源库,为教材编写团队提供选材和版权使用上的协助。如《中国日报》(China Daily)、新华社等媒体单位的新闻报道和评论,我国在社会生活领域、科技领域和文化领域的著作以及我国领导人在海外发表的署名文章的英译都可以作为资源库的素材。

四、结语

文章基于当下大学英语教材在文化语境上存在的失衡以及职业教育对英语教材的具体要求,提出了应在高职英语教材编写中渗透中国文化语境的观点,并探讨了出版单位在策划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和技术层面上的解决办法:在教材话题内容的选取上多关注当代中国国情文化;在编写队伍的组成上实施中外专家合作编写;在语境和练习的设计上贴近国际交流和职场交流的真实场景;在英文原著和原文的筛选中严格把关意识形态和文化态度的倾向性;有目标地收集整理“中国英语”的创造性表达用于编写英语教材。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开展,高等职业教育逐渐担负起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担。在高职英语教材编写中渗透中国文化语境能够为新时期的高职英语教育注入活力和意义,为人才培养打好基础,为进一步改革开放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初明.论外语学习的语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3):190-197.

[2]从  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3]宋春梅.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传播现状调查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4):82-83.

[4]李少华.英语全球化与本土化视野中的中国英语[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迁移理论中国文化失语中国英语
茶艺英语的中国英语研究
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调查研究
论河南方言对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
大学生英语学习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成因分析
从中式英语到中国英语—译者认可度调查报告
基于近五年政府工作报告热词英译的中国英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