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福能力培养的内容探析

2019-07-01赵丹

学理论·下 2019年6期
关键词:认识尊重

赵丹

摘 要: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更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幸福既是一种个体感受,也是可以培养的一种能力。能力包含个体潜藏着的尚未显露的素质部分,这一部分可以通过学习、锻炼得到开发,在未来得以显现并发挥作用。因此,有意识地培养幸福能力对于幸福感的不断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发现幸福的能力是幸福能力培养之原点,只有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自身与外界的关系、认识什么是幸福,才能发现幸福;获得幸福的能力是幸福能力培养之核心,只有保持身心健康、保持积极状态、保持中庸之心,才能获得幸福;拓展幸福的能力是幸福能力培养之升华,只有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世界,才能拓展幸福。

关键词:幸福能力;认识;保持;尊重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6-0067-0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幸福从横向看包括物质幸福、精神幸福、人际幸福、生态幸福等;从纵向看主要包括过程幸福、结果幸福、短暂幸福、长久幸福、过去幸福、现实幸福和未来幸福等。它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物质的实现与精神的实现的统一、自我实现与无私奉献的统一、享受和创造的统一。幸福存在于劳动中,存在于事物的斗争和发展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幸福内容是一个包含多种要素、结构合理的内容体系,它更注重人的社会属性,把劳动与创造作为幸福的源泉,具有全面性、完整性、协调性的特点,是科学的幸福观。

调查研究发现,具有可比性的样本(如同一社会阶层、性别一致、年龄与收入水平相近、健康状况相同、受教育程度与家庭和睦程度类似等等)对于幸福的感知程度是不同的。在同样的生活状态下,有的人有强烈的幸福感,有的人感受一般,还有的人觉得毫无幸福可言。这充分说明个体对幸福的感受并不完全由客观条件所决定,更多的是个体自身的一种能力——感知幸福的能力。这种能力来自内向的挖掘,在诚实、真实地面对内心需要的基础上,使内在的追求同外部的条件相契合、相互促进,以不断提高幸福感受。因此,可以为幸福能力下这样的定义:幸福能力,是在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滿足的前提下,人在生命活动中通过感悟、认识、体验、直觉等多种方式觉察到内源性发展需要的存在后,依照生命存在之理,将内源性发展需要与外在性发展需要的满足相互结合起来,并用内源性发展需要自觉调节、控制、转化外在性发展需要,以更新生命活动方式、改变生命存在的多重世界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为着眼点,超越遗传因素和生活境遇的限制,进而改善生命存在方式与状态,不断实现内源性发展需要的满足,获得生命存在的某种完满体验并将其延续、拓展,不断地将生命存在推向整体完满的本领[1]。研究幸福能力培养的内容,对于培养个体的幸福能力具有指向性的重要意义。

一、发现幸福的能力

(一)认识自我

“追求幸福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认识自己。”[2]认识自我,即了解自身意识与潜意识的过程,包括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气质风度、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及自身的优缺点所在,清楚自己的欲望和追求、焦虑与恐惧。这是发现幸福的最基本要件。然而,正像人类向内探索心的奥秘要比向外探索的奥秘难度大得多一样,一个人客观地认识自我要比客观地认识外在世界难得多。它需要知识的积累、阅历的丰富,更需要诚实、勇敢的品格和态度。要正确认识自我,就要由外及里,从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条件开始,一步步深入到品性和价值观的层面。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自己看待自己的方式,要尽量站在客体的角度剖析自我,避免从主体的视角出发,产生先入为主的看法,影响自我认识的客观性。

(二)认识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人是不能脱离外界环境而独立存在的。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和互联网的悄然兴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前所未有的密切;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的快速推进下,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是前所未有的紧密;科学的不断进步和技术的高度发展,赋予人以更强大的能力去改变自然,而大自然也在以更有威慑力的反馈给人的活动以回应。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需要个体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走出自我,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理解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看到自己与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把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自然利益放在同一链条上去衡量,建立与外界的良好关系,这无疑是发现幸福的重要保证。

(三)认识幸福的真谛

如果不经过深入思考,可能很多人会说毫无压力的轻松与愉悦就是幸福的真谛。然而如前所述,这样的“幸福”无疑是空虚、华而不实的,最终会导致人的异化。米哈里·契克斯米哈赖在生活中发现,“最愉悦的时刻通常在一个人作为了艰巨而值得的事情,把体能与智力都发挥到极致的时候。”[3]这样的理解与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是高度契合的。仔细体会我们就会发现,幸福与劳动、与付出息息相关。农民捧着自己辛苦种出来的粮食与市民在超市买同样的粮食,他们的感受一定是完全不同的。在农民的眼中,每一粒粮食都饱含着自己辛勤的汗水;在市民的眼中,那不过是一种商品。因此可以认为,幸福存在于劳动的过程中,幸福感的巅峰就在付出了巨大努力之后收获的一刻。

二、获得幸福的能力

(一)保持身心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宪章》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美状态。”[4]也就是说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二者缺一不可,身心健康是获得幸福的前提条件。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这里不做论述,心理健康是重点要探讨的内容。保持心理健康,以下要件缺一不可:一是完整健全的人格。敢于表现真实的自己,展示自己的能力,表达自己的情绪。二是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建立亲密关系并从中获得美好体验。三是弹性的心理机制。在遭受挫败、情绪跌入谷底之后能够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平稳的情绪。

(二)保持积极状态

身心健康是获得幸福的前提条件,但是未必所有身心健康的人都能获得幸福体验。事实证明,状态更积极、更开放、更包容的个体会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受。积极状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奋发向上的志向。有一个积极向上又切合实际的目标并能为之努力奋斗,能够使人情绪饱满、充满干劲。二是积极的情感。积极情感如爱、平和、愉悦、宽容能给人带来美好感觉,消除麻木、消极等不良情绪。三是积极的人格。积极的人格如智慧、适应、自主等能够激发人的积极力量,体现为各种力如创造力、工作能力、毅力等,不仅可以预防心理问题,还能提升个体的过程体验,增加成功的概率,进而促进个体获得幸福。

(三)保持中庸之心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孔子把中庸看作至高无上的道德,认为践行中庸,有恰到好处的思想和行为,就是最高的道德境界。西方先贤亚里士多德也有同样的观点,他认为“德性就是中道,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正确。”[5]中庸既不是折中主义、泯灭原则,也不是消极懈怠、回避矛盾,更不是对现实的妥协,而是主动把握事物的“度”的一种思想。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都有两面性。同样,人的思想和行为也可能走向过度和不及,而这两个方向都会影响对幸福的获得。要获得幸福,就要以中庸之心对待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以适度为原则,使各方面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

三、拓展幸福的能力

(一)尊重自己

尊重自己的第一个层次是自我肯定。自我肯定是在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的基础上,建立对自我的更积极的鼓励和更正面的评价。个体充分肯定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对自己的思想、主张、目标、追求等抱有肯定的态度,认为自己值得被爱、被尊重,有拥有幸福快乐的资格。尊重自己的第二个层次是尊重潜意识。个体在建立自我意识之后,会有一个引导自己的角色意识,告诉自己要成为怎样的人。在复杂的环境中个体难免会产生自己不认可的感觉或者冲动,这时候人与生俱来的防御本能就会把这一部分压抑到潜意识中,而它们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会对人造成困扰,甚至影响人的行为。因此,要敢于发现本我,正视、接纳潜意识,在意识与潜意识之间寻求平衡,使人格更加统一。

(二)尊重他人

如前所述,个体不能脱离外界环境而独立存在,在个体与外界的诸多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与他人的关系。首先,要尊重他人的主体地位。胡塞尔的主体间性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依据。个体与他人的关系其实质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只有站在这个角度去理解,彼此把对方都当作主体,才能建立有效的沟通,实现人与人的相互联结,从而获得美好和谐的交往体验。第二,要怀有对他人的仁爱之心。儒家思想作为对中国人影响最深的思想,其内核就在一个“仁”字。“仁”字由“二人”组成,即由己及人,爱自己然后爱他人。有了仁爱之心,就会以同理心去看待他人,进而生发出关心;以欣赏心去看待他人,进而生发出赞美;重视他人的需要,进而给予其帮助。这些都是增加幸福感受的重要来源。

(三)尊重世界

尊重世界是一个宏大的概念,从拓展幸福的角度出发,首先要求我们要尊重事实。在形容世界的时候经常能看到“大千世界”“花花世界”这样的修饰,描述了世界呈现出的多样化和复杂性,这里有我们认为是合理的,也有我们认为是不合理的。尊重合理的部分很容易,尊重不合理的部分却很难,这会给个体带来烦恼纠结的不适感。这时候要以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思想,即“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引导自己,只要存在的事实不违背法律和道德,就要给予其尊重。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还要尊重规律。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有其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讲的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三大规律就给了我们科学的遵循。尊重规律,顺应时势,才能以更开放的胸怀、更理智的心态拓展个体的幸福。

参考文献:

[1]肖冬梅.幸福能力及其培育[D].长沙:湖南大学,2012.

[2][德]斯特凡·克莱因.幸福之源[Ml.方霞,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221.

[3][美]米哈里·契克斯米哈赖.幸福的真意[Ml.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4]陈平.转变健康观念增进心理健康[J].张掖师专学报,2001(3):64.

[5]亞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l.苗力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猜你喜欢

认识尊重
合作共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对偶修辞格的研究述略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摭谈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