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教学模式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2019-07-01胡芳

现代交际 2019年9期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慕课互联网

胡芳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被应用到各个领域。特别是在音乐教学领域,慕课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热点教学方式。慕课(Massive Open Line Courses)意指大规模的开放在线平台,它通过信息技术打破了原始声乐教学的时空限制,颠覆了传统的声乐教学方式。高校声乐教学引入MOOCs,将会对传统的教育方式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将MOOCs与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进行纵向对比,挖掘慕课教育方式的优劣势,从而为更好地将慕课教学方式运用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提出建议。

关键词:慕课 互联网+ 高校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9-0223-02

2012年被《时代周刊》称为“慕课元年”,同年,慕课风也在中国兴起。慕课主要是一种网络教学模式,学生们可以通过虚拟化的教学平台,学习在国际上知名高校教授的授课视频。在MOOCs平台可以与在线师生进行互动,同时还可以获得相应的结业证书。[1]网络课堂的引进充分体现了新模式教学的便利性,以至于学生对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的接受度逐步降低。特别是声乐课自带的教学独特性,学生仅能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进行练习,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提升空间。但将MOOCs与传统课堂声乐教学相结合后,学生能够自主掌控学习声乐的时间和空间,高校声乐教学成果更加显著。

一、平台上的音乐慕课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世界范围内开始形成MOOCs教学的浪潮,在中国的许多高校也逐步采用这种教学模式。选择慕课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终端(App)、互联网网站等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网络课堂的便利性极大地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扩展了教学空间。

慕课运动如火如荼地在教育界开展,慕课声乐教学自然也在内。高校声乐教学的受众群体有音乐专业和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慕课平台根据受众群体的差别,逐步完善音乐科目的课程体系,丰富音乐慕课的授课内容。对于非音乐专业学生,其学习目的在于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培养日常爱好,不需要讲解高深的理论知识。目前的慕课平台有《音乐导聆》《中国名族音乐作品鉴赏》和《20世纪西方音乐》等课程供学生选择。相对于少数的音乐专业的学生而言,其目的更加明确,这类学生旨在发展音乐才能,甚至成为音乐家,因此,平台也相应提供《音乐作曲导论》《中国古代音乐史》和《声乐作品欣赏与演唱》等专业音乐课程。可以说,音乐慕课是对高校声乐教学的补充,学生们在掌握声乐的基础知识之后,还需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精神,结合慕课教学,提升专业技能。

二、音乐慕课的教学特点

(1)凸显人本主义教学理念。人本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是“以学生为中心”,中国教育界也一直提倡以此为改革的指导原则。但是现有的音乐课堂教学还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并且这种观念一直没有得到改善。但是MOOCs音乐教学的引入,深刻地诠释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2]

(2)课程内容趋向精品化。慕课平台的课程视频的上线都是经过前期严格的筛选、录制、剪辑,只有符合上线要求的作品才能够成为平台资源。慕课的“精品化”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课程内容的精品化。MOOCs的课程资源在内容方面必须有代表性,类似面向非专业学生的音乐通识类课程,相关的课程多而杂。因此,在制作视频资源时常选取比较经典的、具有普及性的知识。其次,课程视频制作的精品化。MOOCs的教学资源都是由专业的影视录制单位完成,为达到视频效果最优化,往往需要灯光、摄影、音像等多方配合。MOOCs的录制过程往往会出现口误的状况,录制可以随机应变,待教师调整好再进行录制,加上后期剪辑修正,保證将最精品的课程资源展示给学生。

(3)师生互动的平等性和民主性。在早期的教育时代,所有的学习活动仅局限于会议室和课堂,教学资源之间无法互通,想获取先进的知识非常困难,教学水平难以提升。而慕课平台的开放性打破了这一僵局,慕课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享,所有资源在线免费开放,移动设备终端提供下载,给与每一个人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这也是全球教育家坚持不懈努力的目标。

MOOCs设置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平台良好运行的保障。慕课的评价体系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个部分,慕课课后测验特别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课堂活跃度等,论坛中的问题师生都可以参与,发表意见。[3]通过团队的讨论使知识得到了扩展和融合,然后加上教师的点播,课堂知识更加全面系统。在音乐慕课课程的考查设置上,过程评价包括课后单元测试题,只有通过了考试才能参与接下来的课程;终结性评价则是期末考试题。学生想获得学分和证书,必须通过这两个评价。

三、慕课音乐平台后续发展的路径

(1)完善音乐课程体系,丰富授课资源。慕课平台上音乐相关课程已经有十几门,而且数量只增不减,但是各课程资源之间没有关联性、知识点零散的问题比较突出,距离完善还有很大的差距,要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做的是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提供丰富的授课资源。[4]教师在注重基础课程的同时,要多开发有特色的音乐课程。在慕课上学习音乐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授课老师的操作也不如传统课堂灵活,这便要求教师在设置课程时注明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让学生对课程有充分的认知,避免学生盲目申报课程,但又由于知识缺乏无法理解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传统音乐作为国内音乐学院的授课资源却极少能够传播到世界。现有的音乐教授者可以通过慕课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慕课音乐平台,将儒道音乐及美学思想、中国传统戏曲及民间音乐传播给国外的音乐爱好者,提高中国的文化影响力。文化的国际输送又要求语言使用的国际化,这无疑是对音乐教师们的一项必备要求。

(2)构建慕课音乐教学管理机制。由于中美国情不同,因此,中国的音乐慕课管理机制不能完全照搬,必须融合中国教育体系的特色。

第一,实现学分互认,对于同样课题的课程,学生可以实现慕课音乐课程与本校选课的学分相互认同,但是前提是学生必须通过音乐慕课的考试,这将突破院校的限制,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第二,允许课程互换,指当学校开设课程不能满足学生需求时,学生可以在不违背学校培养计划的基础上,选择同类型的课程,只要通过考试,学分可以与原课程互换。

第三,建立双重评价标准,音乐慕课虽然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但是对于专业性偏强的艺术学科,也需要传统授课过程中人与人交流时所迸发的艺术灵感。教师也不能只凭慕课的相关测验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必须综合“慕课+传统”的评价。

第四,建立双向评价体系,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出双重评价过程标准,同时,学生对教师的授课也需要作出评价。音乐平台的开放性,本身就意味着学生有权评价课程和授课老师。

四、结语

总而言之,“慕课”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将其引进传统音乐教学课堂对传统教育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即使现有的教育模式还没有被完全颠覆,但是慕课确实弥补了我国传统教育的部分弊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教育资源的分配。但是目前慕课对高校声乐教育融入度还不够,音乐慕课平台的发展也不够完善。因此,还必须抓紧对慕课平台的打造,以便于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宇.“互联网+”背景下声乐教学新模式研究[D].河北大学,2017.

[2]程扬.“慕课”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改革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18.

[3]王英.慕课背景下的高校声乐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北方音乐,2017(19):137-138.

[4]匡泓景.“慕课”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声乐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艺术评鉴,2017(5):98-99+139.

责任编辑:刘健

猜你喜欢

高校音乐教学慕课互联网
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
高校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文化传承研究
高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体验式教学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