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氢能源产业化风口临近

2019-07-01陈秀娟

汽车观察 2019年3期
关键词:氢能甲醇燃料电池

陈秀娟

加一次氢的耗费时间不过几分钟,但是其续航里程则可达500公里,氢能源车或将迎来风口。

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在今年“两会”中,来自汽车行业的代表、委员们们又将关注焦点放在了新能源领域的哪些方面?

氢能源车迎来新机遇

在两会中,众多车企掌门人纷纷将提案、建议指向了氢能源车产业。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悦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王连春指出,氢能是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载体,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已成为各国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共同战略选择,风电制氢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低碳解决方案。

对于发展氢燃料汽车,王连春建议国家出台加快氢能源基础设施尤其是加氢站建设的相关扶持政策,大力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推动产业快速发展。增加氢能技术研发补贴,并通过示范应用、市场推广的政策来推动。同时,整合科研机构、高校院所、整车企业、零部件产业、汽车运营企业等多方资源,构建技术协同创新体系,聚焦车用氢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以及制氢、储氢、加氢等核心技术的研发。

针对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推广,全国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建议认为,在具有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的地区,适度发展“煤制醇”,推动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的普及,不仅条件成熟,而且符合我国能源国情,对促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对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重点地区环境质量,对实施石油替代战略、走能源多元化路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都具有重大意义,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李书福建议在国家层面明确甲醇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合法地位,将甲醇燃料明确列入清洁燃料目录;加强甲醇汽车的准入及运行管理,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管理中放开甲醇车辆区域限制,对纳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甲醇车辆依法办理机动车登记,实施运营管理常态化。同时,加强技术创新,科学、客观地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环保标准。

在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上,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副董事长、总裁王凤英建议,应改变加氢站补贴形式,加大补贴力度,避免加氢站成为地方政府形象工程,“建而不用”。在此基础上还要制定相关政策,聚焦车用氢燃料电池、制氢、储氢、加氢等技术的研发,并细化氢能源技术标准出台相关政策,明确相关制度。

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建议,由国家层面统筹规划,将氢能从国家发展重点方向升级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做好顶层设计,促进氢能产业健康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东风汽车集团副总、技术中心主任谈民强的建议围绕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和产业发展展开,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路线图”与实施模式、氢能源发展的安全与解决方案等。

记者了解到,氢燃料电池技术更加接近于传统燃油车,其加一次氢的耗费时间不过几分钟,但是其续航里程则可达500公里,而且零排放、无污染,是汽车电动化的终级方向。所以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实现节能减排和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必然选择。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认为,“纯电动汽车与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并不互相矛盾,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他预计,到2030年,锂电池的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可达8000万,燃料电池汽车可达100万辆。

欧阳明高同时指出,发展难点,还在于氢能技术的发展:“其实氢能面临的挑战比燃料电池本身的挑战要大得多。”氢能在技术、政策等方面面临许多问题。发展氢能首先要做好技术变革、技术创新。新一代的制氢技术在科学层面已经有突破,但是怎么实现产业化应用更为重要。

据不完全统计,有2/3的车企人士纷纷建言,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或推进加氢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快速发展,氢能源车或将迎来风口。

加快新能源车国民化

除了氢能方面的相关建议外,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也成为部分汽车行业的代表、委员们的关注焦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一汽总经理奚国华的建议就关乎“加快新能源汽车国民化”。奚国华说,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较快增长,产业配套体系逐步完善,具备了发展国民车的基础条件,这是我国汽车工业换道超车的重大战略机遇。

奚国华认为,“从创新角度看,以新能源国民车发展为关键突破口,进行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是形成我国自主特色技术、规模化优势及差异化竞争力的战略性举措。从协调角度看,我国汽车市场本土消费特征明显,这是发展新能源国民车的良好机遇,更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与汽车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机遇。从绿色角度看,加速新能源国民车的推广和普及,对实现汽车产业节能减排、保持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从开放角度看,发展新能源国民车必须依托央企、跨国公司、造车新势力、科研机构等联合多样的开放式创新,快速形成高质量、高效率、快迭代的研产供销能力。从共享角度看,发展性价比高的新能源国民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美妙出行追求的有效途径。”

对此,奚国华建议,应抓紧制定新能源汽车国民化战略,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将新能源国民车纳入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从国家战略高度推动新能源国民车发展;设立新能源国民车发展重大专项,对研产供销用给予全面扶持;组建新能源国民车产业联盟,加强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的结合,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加速充电站、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新能源车使用的便利性和经济性;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新能源国民车消费市场成长、壮大、成熟。

“新能源汽车进入城市只是一个阶段,只有真正地进到乡村市场,才能普及起来。”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方运舟认为,新能源汽车天生与智能化结合度较高,智能新能源汽车在乡村市场有需求,也有优势。

新能源汽车不仅能卖到一、二线城市,在农村市场也有较大的需求。方运舟总结了三点优势:第一,新能源汽车在充电和驾驶方面很便捷。在农村,充电比加油方便,对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要求也不像城市里那么高。另外,新能源汽车都是自动挡,而农村市场的燃油车很大比例是手动挡,从驾驶性能看,新能源汽车要比燃油车更方便。第二,新能源汽车搭载的智能科技,对农村市场的年轻人具有较大吸引力。第三,农村百姓也希望在购买、置换新能源汽车时能够得到国家补贴,享受政策红利。农村用户对汽车也有高中低档的不同需求,很大一部分用户还是希望拥有高品质、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车。因此,他希望政策能具体化、细化,并鼓励乡村使用新能源汽车。

当下,污染防治是十九大部署的三大攻堅战之一。要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应该重点推进物流车等营运车辆新能源化。

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认为,目前新能源物流车存在路权问题、成本问题、使用便利性问题、产品性能问题等几大痛点。为此,针对加快新能源物流汽车推广应用,徐和谊给出的建议是:制定优于柴油车的新能源汽车城市通行路权政策。尽快制定出台新能源货运车辆的特殊的通行优先政策,如放开路权、不限尾号、停车优惠、过路过桥减免等,鼓励企业购买新能源货车。建立鼓励柴油货车置换及淘汰的补贴机制。随着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的退坡,新能源汽车购置的成本劣势将显现,建议制定柴油车置换新能源货车补贴机制,鼓励企业置换。

为此,不难看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当前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

猜你喜欢

氢能甲醇燃料电池
氢能“竞速”
氢未来
定位“零碳载体” 政府牵头发展氢能
浅谈天然气制甲醇与煤制甲醇的区别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传感分析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低温甲醇洗装置甲醇消耗高原因与应对措施
我国发展甲醇汽车的四大障碍
汽车制造商助推燃料电池“加速”
氢能到底怎么样?
甲醇生产精馏操作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