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中活动”设计当尊重学生认知
2019-07-01王浩琴
王浩琴
丰富的课堂活动是评价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它使教师将自己的文本研读体验,化为可操作的具体步骤,形成有效的课堂活动方案;是师生之间在课堂上围绕文本学习所展开的一切语言实践活动;更是学生走进文本、走进语文知识的重要桥梁。而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成长,教师课堂教学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而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受年龄、生活经历与阅历限制,他们很难与多数文本产生共鸣。
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借助活动打开学生的心智,让学生从初体验出发感知文本,真正地走进文本,进而真正地感悟读懂文本,读出一点自己独到的体悟。就如徐杰老师说的:“课堂活动的高效,最主要的标志就是学习体验在学生心灵扎根生长。”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立足于学生认知设计课中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长知识、增才干、提能力,有精神上的成长。
一、引导学生从生活认知过渡到文本感知
黄厚江老师说:“课堂教学要有学生立场,要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进行教学,最终实现学生的学习成长。”这就要求我们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课堂活动的展开能够更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的选择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经典文本远离时代,脱离学生生活,学生难以感知,要想让学生对文本有深入的认知,就需要教师的匠心独运。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唤醒学生的生活认知,进而激发学生的文本感知。
比如,在解读《故乡》“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一句中“横”的妙处时,可以联系生活常识用“横”来形容人,学生马上就发现用“横”形容人是指人没有了生气,这里写荒村用“横”字就是极其形象地写出了村庄的了无生气。又如在教学《本命年的回想》时,让学生回忆畅谈自己过年的情形进而来体会年味,学生就能迅速地融入文本氛围之中。
二、引领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在语文学习上,他们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在通读文本的基础上大概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但多数同学不能抓住关键词句,缺乏品味赏析优美语句的能力;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但很难把握重音和停连,缺乏美读的能力;他们并不缺乏思维能力,只是缺乏有效的训练和提升,不能将潜在的形象思维能力转化到语文学习方面来。我们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通过课堂活动的设计,从内容到语言再到形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敏锐度,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品读优美语言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广度与深度。
我们来看徐杰老师执教《我的叔叔于勒》的课堂活动:
1.用一组数量短语来点明故事的相关要素,如:一个家庭、一位叔叔……。
2.请根据对故事的理解,在“一封( )的来信 一次( )的偶遇 一笔( )的小费”这三个数量短语的中心语前面,加上合适的修饰语,并说说你加这个修饰语的理由。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串联起故事的要素。
4.同学们思考,这么多的因果关系中,哪一处的语言描写最能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5.面对穷困潦倒的于勒,菲利普夫妇避之唯恐不及,只有若瑟夫例外,请同学们用“虽然……但是……”这样的句式对若瑟夫的行为进行概括或评价。
6.在幼小的若瑟夫看来,亲情比金钱更可贵。但再过20年,若瑟夫会不会长成菲利普夫妇那样的人呢?用“如果……,那么”的句式说话。
徐老师设计了这六个语言活动,第一个活动指向情节梳理,通过“放”让学生全方位理解文章的基本情节;第二个活动是放出去之后的“聚焦”,让学生聚焦到文章最主要的三个情节上来,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深入理解;第三个活动用“因为……所以……”的句式串联故事就是“收”,三个语言活动指向情节,有放有收,有散有聚,由面到点,由浅入深;第四个活动由情节的理解转换到人物的理解,第五第六个活动用“虽然……但是……”的句式说话,到用“如果……,那么”的句式说话,从人物形象到人物内心不断深入,进而挖掘小说的主题,我们不难发现整个教学过程从情节入手,是在不断走向小说的内部世界,引领学生的认知,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带领学生从整体把握到局部细读
那次公开课的课题是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这是一篇老课文,可怎么上出新意呢?我绞尽了脑汁,研读文本、查阅资料、观看优秀课例……,意图寻找一个小的切入点,打通全文,上出新意。可借鉴他人终是不甚满意,于是我不断地研读文本,终于发现本文描写的景物多用一个“小”字形容:“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既然描写的景物都用这个“小”字形容,何不在“小”字上做文章呢?于是我就以此为切入点,设计课中活动:
第一环节:教师范读全文,请同学们边听边从文中找出一个最能概括济南冬天特点的词语。全文围绕“温晴”这个词语展开,写了哪些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尤其关注作者选用的特别频繁的修饰词。
第二环节:品读赏析带“小”字的句子。换词品析法,找一个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替换“小”字;去字比读法,去掉“小”字,与原句对比着读一读,读出不同。
第三环节:美美地读,从“小”字中读出济南冬天的特点,读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情感。
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精读,这堂课果然上出了新意,获得了一致的好评。
研读一个文本,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再到细处,是尊重了文本,也是尊重了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细读局部,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发现能力,更是带领学生在语言文字中穿行,感知、理解文本的精妙。
四、促进学生从内容理解延展到实践运用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也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更是带领学生一起去实践、去运用,在体验中提升能力。在设计课堂活动时,我们不妨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如写的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加深理解。
例如,我在教学《鼎湖山听泉》一课时,首先要求學生找出描写泉的句子,接着精读赏析课文第二段,初见山泉,在充分的阅读赏析理解内容手法之后,我们一起探究了段落的结构先描写后联想,然后要求学生试着用先描写后联想的结构描写校园中某一种景致,在实践中体验这种行文结构。之后再比较阅读第八段,分析异同,大家比较了这两种结构的优劣,我又安排学生仿第八段要求先描写后感悟的结构来续写刚才的语段。学生通过这两段的比较阅读和两次仿写,不但深入理解了文本,而且学习了写作的技巧方法,进而又在实践中得到了运用内化,可谓一举两得,受益匪浅。
课堂活动最核心的是“活”与“动”。让课堂“活”起来,必须要让学生“动”起来,教师要用活动在学生和文本间搭建一座桥梁,推动学生一步步走进文本的深处,让思维不断向更广更深处漫溯,让智慧不断向更高更远处飞扬,让活动富有魅力,让课堂充满活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青阳第二中学(21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