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2019-07-01
江湖丛谈
作者:连阔如
出版:中华书局,北京,2011
这是民国时期评书艺人连阔如撰写的一本关于清末民初时期江湖行当规矩内幕,是一本“纪录片”式的著作。听过郭德纲相声的人可能都会记得有一段叫做《蜂麻燕雀》的相声,里面讲的就是用传统江湖骗术坑蒙拐骗的故事,听的时候觉得这些事情很离奇,但是这本书里展现了一个更为光怪陆离的真实世界。犹如一个无序野蛮的城中村,看似混乱离奇,却自有一套内在的运行秩序和生长逻辑。
真正的江湖世界远非金庸笔下的刀光剑影的侠客故事,而是各种底层社会真实的生存面貌,连阔如详尽地描述了各类底层行当的生存方式,各种“春点”暗语、行业内幕。内行心知肚明,外行云山雾罩,“能给十吊钱,不把艺来传,宁给一锭金,不给一句春”,江湖上的行业规矩以及所谓“核心技术”形成了各行各业的核心技术,这些旧中国的行当编织成一个江湖的“暗网”空间,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窥探的视角。
虽然这些传统行当如今已经基本不存,当年江湖人士们的生存和活动空间也都消失殆尽,书中提到的北京天桥、天津三不管、南京夫子庙、上海城隍庙这些当年鱼龙混杂的江湖之地,现如今也都只剩地名或早已面目全非。北京的天桥如今已经被城市吞并,没有了丝毫江湖气息,南京夫子庙和上海城隍庙都沦为仿古旅游街和小商品市场。天津的三不管即现在的南市地区曾是一处尚存少许江湖气息的飞地,书中这样描述当时的三不管:“天津平民的娱乐场,江湖人的根据地……逛一个月也不腻,各种杂技,各种生意,各大戏棚……天津的三不管是昼如夜,夜如昼,各有不同的热闹……金、皮、彩、挂、平、团、调、柳跑马戏的,玩腥棚的……”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故事也是发生在此,拆除之前我曾去过多次,当时的南市地区犹如时光穿越,在混杂的老城空间里还寄生着众多行当,连推着木桶车的掏粪工这一古老职业都还依然存在,原先的烟馆、妓院、澡堂被多次填充进不同的空间内容而变得异常迷人。可惜的是最后天津南市也在2008年被全部拆除。
虽然老江湖的物理空间如今都已经不再,但是有江湖就有江湖空间,或者说空间仍有“江湖”的一面,在古代社会中,为生计奔波的底层游民慢慢变成了独具特色而又不断发展的文化共同体,这才是现实的江湖,这些共同体所寄生的空间也随着变化而变化,按照这个定义,如今的江湖就是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就是各个城市的大型公共空间、大型市场。这些空间的另外一面就是空间的现实“暗网”。午夜的火车站完全是与大型车站不同的面貌,没钱住店夜宿车站的旅客、上访者、流浪汉,甚至混迹在车站周围的各种小偷,构成了车站的另外一幅面貌。另外当代最具江湖气质的空间非城中村莫属,北京的城中村像是霍比特人的城堡,反复加建堆叠,居住着各种底层人物,甚至还发展出了独具北京特色的城中村文化,之前火爆网络的范雨素便是生活在北京著名的皮村。广州的城中村可谓南派代表,珠三角的经济水平也体现在城中村,十几层齐刷刷的积木一般的自建房如同蜂巢,“蜜蜂们”每天都辛勤工作,有些大型城中村甚至还发展出自己的内部公交。精明的广东人还将底层都作为商铺,俨然一座小城市。火车站、城中村等等这些空间的“暗网”寄生了当下的底层江湖。
那么,空间设计能否游走于“明网”与“暗网”之间呢?□
(撰文:傅英斌,傅英斌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写作法宝:非虚构写作指南
On Writing Well: the Classic Guide to Writing Nonfiction
作者:威廉·津瑟/William Zinsser
出版:Harper Perennial, 2016
写作对于建筑学有用吗?有用,并且重要。若是学者,写作是开展研究、表达与传播观点当之无愧的基本工具;若是建筑师,则必定会遇到项目中需要串联设计逻辑、讲好设计故事的环节;批评家更是倚赖文字,对设计的一切表达出自身的知识与见解。推而广之,在这个强调空间与视觉的学科,写作的思维犹如一种底层架构,支撑起空间的书写、城乡的叙事,生产出逻辑内容与学科理论,甚至承担起抵抗当下轻易泛滥的廉价图像语言的部分责任。然而遗憾的是,关于建筑我们有太多的东西要学,写作的能力很容易就被优先放弃——最后,许多人受过的写作思维与水平的教育甚至停留在了高考前。
我自身走过的学术道路让我在博士论文和各类其他论文与文章的“摧残”中深刻感知到建筑学写作的不易。于是On Writing Well便成为常伴手边的读物,时时翻阅,总能帮助推进写作思考与进程,犹如将被阻塞或变向的水流引回正途。而由于其引导既明确又轻松,这个过程甚至有着抚慰焦虑与重树信心的作用。这本书既有对写作原则的指向,如对简明的追求、对杂乱冗余的摈弃,忠于自身、建立风格,又给出了达到这些原则的方法,如何谋篇布局、起承转合,吸引读者不断跟随探索至最终掩卷获益,再具体而微至写作的技巧,包括词语的选择、句式的韵律、甚至标点的排布等。在全书的体系中,作者从不吝表达自己的态度,比如对政治言论及许多行业术语有意无意展现出的冗余、模糊、无力的不满,对陈词滥调和毫不费脑的习惯搭配用语的鄙视,以及对自己所写的这本书的每一次修改的不断反思等等。虽然通篇基于美国英语写作展开,但这本书对人性和人类思维的深刻体察使其内容亦可很好地投射至中文写作,为试图严肃对待日常非虚构类写作、包括专业写作的人们提供指导基础。
这本书自身就是对其内容的最好贯彻实现,写作者的特质在书中透露得很是真切——热爱、巧妙、勤勉。Library Journal评价它:“每一页都明显透露着对语言的热爱与尊重”。这种热爱,在于字里行间所坚持的优雅而精确的表达,以及支撑表达背后的对于人性和温暖的信念。但作者的坚持从未让人感觉刻意,相反,轻松和巧妙贯穿于始终,时不时就让人感受到想一拍大腿惊叹声“啊哈”的美妙瞬间。比如,作者在以“villain”为例列举近义词时,写道:“You'll find ruffians and riffraff, miscreants and malefactors, reprobates and rapscallions hooligans and hoodlums, scamps and scapegraces……”当然,不必为看不懂这些艰深词汇所困扰,它们是查字典才能列出的清单。但这样的列举清单被作者安排出了特别的趣味,而紧接着的一段,作者便指出选择词语的时候还需注意他们听起来如何,因为人们在阅读时会在内耳中听到文字的发音。顺水推舟地,作者挑明了自己上段文字编排的用意,略带得意地送上恰到好处的幽默。当然,这所有的轻松和干练都来自勤勉的工作,在这本书最重要的开头与结尾,作者都反复强调了风雨无阻的每日固定产出、数版的通篇重写、大幅的删减,对于正在写作中挣扎的人们——尤其是习惯了图像思维的我们——是一种莫大的鞭策。
建筑学的学术范畴横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设计的表达没有那么多可树立壁垒的行业术语,因而我们的专业写作颇具自身特点。这本被誉为一代写作“圣经”的书可以为我们埋下一块基石,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语言的力量,并对当下涌现于网络媒体和出版物的许多“快”文字保持警惕和反思。□
(撰文:罗晶,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