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效果评价
2019-07-01管国香
管国香
(江苏省高邮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高邮 225600)
脑梗死也可称之为缺血性脑卒中,是在多种因素下导致的局部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并且在缺血、缺氧状态下引发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软化等病变[1]。中医理论认为,该类疾病指的是中风,主要是由于内伤积损、过度劳逸、饮酒饱食、情志不遂、外邪侵袭等引发机体气血逆乱、阴阳失调等症状,具有病情发展迅速、致残率高等特征,导致患者降低了日常生活能力,引发运动功能障碍[2-3]。为此,本次研究对脑梗死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详情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至我院就诊的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疾病经MRI、CT等诊断后病情明确,给予中医诊断为中风患者,将精神疾病史、认知障碍、眩晕的脑梗死患者排除[4]。
分为两组患者(计算机随机分组模式,n=40)。常规组:22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最小与最大的分别为45岁与80岁,平均(65.23±2.36)岁,18例轻型,16例中型,6例重型,发病时间平均(2.78±0.71)个月;实验组:23例男性,17例女性,年龄最小与最大的分别为45岁与80岁,平均(65.48±2.53)岁,20例轻型,15例中型,5例重型,发病时间平均(2.69±0.65)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无明显的差异,P>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方案,包括改善其血供,给予微循环治疗,保护患者的缺血周边半暗带组织等,早期进行康复治疗,便于致残率的降低。
常规组给予传统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生活指导、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讲解疾病的基础知识,依据患者实际病情进行相应的饮食指导,保持少盐、少油的原则,指导患者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将机体免疫力增强,严格依照医嘱用药。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内容为:(1)西医护理: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在对患者心理变化情况与心理需求进行了解的前提下积极帮助患者将心理障碍解决,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与鼓励,及时排忧解难,提高心理的舒适度,改善病房的环境,利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高,将不良情绪有效缓解。指导患者如何对仰卧、侧卧的方式进行训练,以防出现压疮,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正确的肢体功能锻炼,将自我康复训练能力提高。(2)中医护理:可对相应的穴位加强按摩,每日按摩2次,5min为每个穴位按摩的时间,依据实际的发病部位加强穴位按摩,选择上肢的外关穴与肩愈穴进行按摩,并选择下肢的阳陵泉穴与摩环跳穴进行按摩,头部可选择太阳穴、头维穴进行按摩。同时还可给予中药药包热敷处理,组成方剂包括黄芪、红花、丹参等,30min为每次热敷的时间,每日热敷2次。在康复早期可加强针灸护理,并与按摩进行配合操作,给予一次性不锈钢针灸针进行针灸,依据患者体型给予相应的进针深度与穴位选择,采取平补平泻方式进行针灸,等到得气后且具有麻胀感说明达到了最佳的针灸效果,30min/穴位,2次/d。采取中医辨证方式进行体质分型,对于阴虚的患者可给予米粥、莲子粥、鲜果汁等,并将猪肉、鸡肉的摄入量减少;对于痰湿患者多给予冬瓜、萝卜、芹菜等素食;对于血瘀的患者可将脂肪与胆固醇的摄入量减少,多给予菠菜、芹菜、冬瓜、黄瓜等食物。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护理前与护理后8周的生活质量评分,选择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表(QLI)进行分析,评价内容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功能、社会功能,80分为每个维度的评分满分,随着评分的递增,表示生活质量越佳[5]。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包括对护理过程。护理质量、护理态度、值班制度进行评价,100分为总分,满意表示评分大于等于80分,一般表示评分大于等于60分且低于80分,不满意表示评分低于60分[6]。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8周的运动功能(FMA)评分,低于50分表示存在严重的运动障碍,50-84分之间表示存在明显的运动障碍,85-95分之间表示存在中度的运动障碍,96-99分之间表示存在轻度的运动障碍[7]。
1.4 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脑梗死患者的统计学资料记录至SPSS19.0的软件中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x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比较,选择P<0.05表示两组之间数据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生活质量评分
下表1知晓,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各维度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维度评分均有所提高,且以实验组的提高程度更加显著,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观察(±s,分)
表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观察(±s,分)
分组 时间段 物质功能 社会功能 心理功能 躯体功能实验组(n=40) 护理前 66.78±9.52 61.58±9.55 52.22±10.12 51.36±10.25护理后 73.85±9.96 66.98±10.12 63.22±9.58 60.15±10.89常规组(n=40) 护理前 66.58±10.02 61.74±9.62 52.48±9.86 51.96±9.66护理后 68.23±10.58 62.15±9.55 53.26±10.21 54.17±10.96
2.2 护理满意度
下表2知晓,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析[n(%)]
2.3 FMA评分
下表3说明,护理前两组的FMA评分无明显的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
表3 两组患者FMA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FMA评分比较(±s,分)
分组 护理前 护理后实验组(n=40) 48.52±12.30 88.36±10.23常规组(n=40) 49.12±11.96 76.11±10.48
3 讨 论
脑梗死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当脑部供血动脉引发急性堵塞现象,减少或者消失了脑阻滞的局部供血,将会引发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等现象,且患者容易出现脑部局限性神经功能缺损等并发症[8]。分析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在脑组织缺血缺氧后会出现代谢障碍、炎症反应、自由基受损等,可采取药物进行干预,帮助患者将损伤部位的血供进行改善,对周围半暗带脑组织功能进行保护,使得致残率降低[9]。
老年人群较为多见,主要是由于血栓所引发,可采取溶栓、抗凝治疗等方式缓解疾病的进展。有关研究指出,对脑梗死患者治疗时选择合理的护理方案,便于提高疾病治疗的效果,帮助患者将心理状态积极改善,将其生活质量提高[10]。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护理重点在于帮助其将给药依从性、治疗信心递增,以防患者乱用药,所以说,应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利于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式,缓解其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另外在西医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护理,采取辨证取穴、饮食指导等方式进行干预,达到双管齐下的效果,利于患者身体的早日康复。本次研究对实验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后得知,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各维度、护理满意度、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说明实验组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与上述结论相符。
总而言之,对脑梗死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利于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的提高,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