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州市老年人五维健康状况测评及影响因素

2019-07-01孙佳乐许建强许金鹏曹咪陈卓君付煜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年12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慢性病体育锻炼

孙佳乐 许建强 许金鹏 曹咪 陈卓君 付煜

(徐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4)

老年人作为社会的特殊人群,其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康及影响因素同样具有复杂性,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卫生服务利用水平是卫生和养老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1〕。本研究旨在了解徐州市老年人在行动、自我照顾、日常活动、疼痛/不舒服、焦虑/沮丧5个维度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在徐州市随机抽取18个社区、9个自然行政村,从中随机抽取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面访调查,共发放问卷1 086份,获得有效问卷1 003份(92.36%)。纳入标准:①年龄≥60 岁的现居老年人;②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正常且同意参与研究;无认知功能障碍。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精神病、明显认知障碍、严重听力障碍;②近期有重大家庭变故。

1.2调查方法 采用入户调查方式,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按统一标准和询问方式对老年人进行面对面访谈。

1.3研究工具 所用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距医疗机构远近、养老方式、每天独处时间、是否患慢性病、是否按时进餐、睡眠时间、半年来是否体育锻炼、定期体检频率、五维度健康量表(EQ-5D)和直观式健康量表等。EQ-5D的5个维度分别为行动能力、自我照顾能力、日常活动能力、疼痛/不舒服、焦虑/沮丧,针对每个维度都有1个问题,备选答案划分为3个等级:无问题、中度问题和重度问题(示为受限),要求受访者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在每个维度选出1个最恰当的选项。直观式健康量表为1个长10 cm的垂直视觉刻度尺。标尺的顶端和低端分别赋值100分和0分,100分代表被调查者心目中最好的状况,0分代表最差的状况。受访者在上面记录自己的健康水平。得分越高表示被调查者自我认为越健康〔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自评健康状况得分及其分布情况 80.4%的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集中在61分及以上,平均76.11分。61~80分530例(52.8%),81~100分276例(27.5%),41~60分177例(17.7%),21~40分17例(1.7%),0~20分3例(0.3%)。

2.2老年人五维健康状况及差异分析 根据帕累托“二八原则”,健康问题由大到小排序,累计前80%的健康问题为主要问题,因此老年人健康主要以疼痛/不舒服、焦虑/沮丧、行动能力受限为主,各维度健康状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2.722,P=0.000)。见表1。

表1 老年人五维健康状况及差异分析〔n=1 003,n(%)〕

2.3不同特征老年人口五维健康状况单因素分析 行动能力受限方面:不同年龄、婚姻状况、睡眠时间、是否体育锻炼、患慢性病情况的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照顾能力受限方面:不同年龄、婚姻状况、距离医疗机构距离、养老方式、常规体检频率、睡眠时间、是否按时进餐的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常活动能力受限方面:不同年龄、养老方式、常规体检频率、每天独处时间、睡眠时间、是否患慢性病、按时进餐、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不舒服方面:不同年龄、睡眠时间、是否按时进餐、患慢性病的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沮丧方面:不同年龄、婚姻状况、距医疗机构距离、睡眠时间、每天独处时间、是否患慢性病、按时进餐、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特征老年人五维健康状况单因素分析〔n(%)〕

续表2 不同特征老年人五维健康状况单因素分析〔n(%)〕

1)趋势性检验

2.4老年人五维健康状况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以行动能力、自我照顾能力、日常活动能力、疼痛/不舒服和焦虑/沮丧(0=无问题、1=有问题)为因变量,选取表2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年龄(60~69岁=1、70~79岁=2、≥80岁=3)、婚姻状况(已婚=1、丧偶=2、其他=3)、距医疗机构距离(≤1 km=1、>1 km且<3 km=2、≥3 km且<5 km=3、≥5 km=4)、养老方式(家庭养老=1、居家养老=2、养老院养老=3、其他养老=4)、每天独处时间(≤3 h=1、>3 h且<7 h=2、≥7 h且<10 h=3、≥10 h且<12 h=4、≥12 h=5)、患慢性病(是=1,否=2)、按时进餐(是=1,否=2)、常规体检(每年多次=1、每年1次=2、偶尔做=3、基本不做=4)、睡眠时间(<6 h=1,6~8 h=2、>8 h=3)、体育锻炼(是=1,否=2)为自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自变量的引入标准取0.05,剔除标准取0.10。

结果显示:年龄大、不进行体育锻炼是老年人行动能力的危险因素;年龄大、距离医疗机构远、不按时进餐是老年人自我照顾能力存在问题的危险因素;年龄大、每天独处时间长、不按时进餐、不进行体育锻炼是日常活动能力的危险因素;年龄大、不按时进餐是疼痛/不舒服的危险因素,充足的睡眠是其保护因素;距离医疗机构远、每天独处时间长、不按时进餐、不进行体育锻炼是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慢性病也是除自我照顾能力外其他4个维度健康的危险因素,见表3。

表3 老年人五维健康状况影响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续表3 老年人五维健康状况影响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 论

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老年人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减弱〔3〕,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是21世纪老年流行病学的重要课题,健康状况直接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高低〔4〕。本次调查显示,徐州市老年人EQ-5D各维度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老年人存在疼痛、焦虑、行动能力受限等健康问题,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慢性病患病情况、养老方式的老年人对各维度健康状况的测评有所不同。其中老年人健康状况与性别无关。

年龄除了对焦虑/沮丧外的四个健康维度均有有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导致健康状况随之降低。慢性病患病情况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最为明显,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健康状况明显比未患慢性病的老年人差,慢性病使老年人面临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似〔5〕。半年来是否进行体育锻炼对行动、日常活动、焦虑/沮丧有影响,进行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地提高老年人生理功能,降低患慢性病的风险,提高健康水平。所以应特别关注老年慢性病患者,重点是如何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健康管理,实施健康促进干预活动,降低慢性病给老年人带来的危害〔6〕。相关部门应完善基础公共健身设施,为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提供足够的场所,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率,进而提高老年人各维度的健康状况。

健康长寿=(情绪稳定+经常运动+合理饮食)/(懒惰+酒+烟)〔7〕。可见除了进行体育锻炼,按时进餐情况和每天独处时间与健康存在正相关关系。按时进餐情况和每天独处时间的长短对日常活动、焦虑/沮丧均有影响,焦虑/沮丧又能反映老年人的心理状态,提示要积极向老年人灌输健康理念,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家人和社区要给予老年人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减少老年人独处的时间,开展好日常照护工作。医疗机构的远近对自我照顾、焦虑/沮丧有影响,老年人居住在离医疗机构较远的地方,不仅看病不方便,还缺乏相应的医疗保健知识,自我照顾能力较差,从而引起焦虑/沮丧的心理。

基于上述研究,为积极应对老龄化,实现健康老龄化,家庭及社会养老责任部门可针对不同的养老模式,采取促进老年人健康的措施:①社区居家养老,可加强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提供助餐点,为老年人按时进餐提供方便,可重点为高龄、空巢、独居、半失能老人提供日间照料和短期托养服务;②机构养老,可增加养老床位数,开展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和紧急救援等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慢性病体育锻炼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